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蜡质小麦研究进展及其育种途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影响小麦品质的蜡质基因 ,展开分析了国内外小麦蜡质基因突变体筛选、蜡质基因对淀粉合成的影响、电泳检测技术的发展、蜡质基因的分子遗传研究和蜡质小麦的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并对培育蜡质小麦的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常规育种、单倍体育种、反义基因转移等 5种途径的 7种方法进行了逐一分析和列表类比。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麦超高产育种与品质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地处南北过渡的中原生态类型区,小麦超高产育种应选择半冬性或弱春性、多穗兼大穗、中等粒重类型的品种,走稳穗增粒的道路。产量指标为8250kg/hm^2,且有9750kg/hm^2的增产潜力。品质的改良要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多部门配合,使现有的优质品种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品质育种、品质栽培等研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麦育种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小麦产量潜力及其育种途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产量潜力及其育种途径述评吴兆苏(南京农业大学210014)提高产量始终是小麦育种的最基本目标。小麦产量育种在国内外都已取得很大成就,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从1983年开始,我国小麦总产已上升为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小麦亩产达200多公斤,虽高……  相似文献   

5.
保障粮食安全育种途径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兴  李春寿 《种子》2004,23(7):61-62
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及生态环境日益严重,是全球密切关注的影响粮食安全的大问题.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作物抗灾能力、提出了抗病育种,抗旱育种及生物技术育种等作物育种途径及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麦高产育种方向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平  靖金莲 《小麦研究》1997,18(3):32-33,35
  相似文献   

7.
在小麦育种中.有性杂交是常规和有效的育种手段。在进行有性杂交时,对经过去雄或不育的小麦雌蕊授粉.常采用取粉授粉法和捻穗授粉法。这两种小麦授粉法,具有简单、直观、有效等特点,但在大量小麦组配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工作量大而集中、授粉受时间限制、技术要求标准高等问题。在近些年的育种中.我们尝试对父本移植授粉法进行创新和改进。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一些问题.在小麦育种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使育种效率和成效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再论小麦育种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小麦品种资源,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本文根据目前小麦育种,优质小麦育种,超级小麦育种和饲用小麦育种,并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郑培绩 《小麦研究》1996,17(3):28-30,32
  相似文献   

14.
鲁大林 《种子》1992,(1):40-42
1 四川盆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栽培耕作制度及品种演变情况从气候条件来看,四川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暖和,一月份平均温度3~10℃,绝对最低气温-8~-2℃,小麦无明显停止生长阶段,幼穗分化期长,容易形成多花多实。小麦生育期日照仅300~500小时左右,雨量在300~500mm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的较高水平。四川盆地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随  相似文献   

15.
16.
小麦理想株型育种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化邦 《种子》1989,(3):25-26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矮化育种文献,对矮源基因的研究进展、现状以及矮化育种近年成就作了全面阐述。笔者认为,国内小麦品种资源中,矮源尤为丰富,应加速矮源的发掘和研究。根据多年品种资源观察分析,文中推荐有重要价值的矮源名录,可供小麦育种部门和矮化育种工作者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麦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小麦育种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早有详尽的研究,但是综合运用它们的策略尚有待发展,因为育种理论与方法需有育种实践的长期积累,并与育种理论结合才具实际意义。笔者所在单位近50年来育成了一系列小麦品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下游及中游部分地区小麦品种3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是小麦杂交育种的成功范例。笔者根据长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提高四川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育种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庞启华 《种子》1998,(3):50-52,54
本文从四川麦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我省小麦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肯定了“以矮秆为基础,穗重为中心,调整株叶型,提高穗粒数”的育种策略,提出高产再高产应在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以通过培养生穗和多小穗来提高穗粒数进而提高单穗重的目的为主攻目标,并对进一步提高四川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所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