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常规粳稻品种常农粳151、武运粳31、上农粳2号和华粳40为供试品种,采用软盘旱育方式育秧,以280万/hm~2大密度抛栽,以期筛选双季晚稻软盘旱育抛栽适宜品种。结果表明,优质品种常农粳151采用软盘旱育抛栽可以实现安全生产,产量为6.77t/hm~2,适宜于庐江地区双晚生产;上农粳2号全生育期132d,较常规品种提前齐穗,成熟度好,双晚生产安全性较高;传统对照品种武运粳31,生育期138d,产量构成均衡,产量表现较好,产量为7.45t/hm~2。因此,常农粳151、武运粳31和上农粳2号均适宜在庐江地区种植,可以作为"早稻机插+晚稻抛栽"周年生产模式的晚稻品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2个双季晚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粳4038、秀水519、N6201、镇稻11、新隆粳3号等5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较好,为庐江县的双季晚稻品种优化提供试验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各类型晚稻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其土壤肥力同化能力的差异,对籼粳杂交稻、粳粳杂交稻、常规粳稻三种类型5个晚稻品种进行无肥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无肥栽培条件下,"甬优12号"产量最高,其次是"甬优13号"和"甬优538","宁81"产量最低;土壤肥力同化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籼粳杂交稻、粳粳杂交稻、常规粳稻。  相似文献   

4.
"浙粳99"是浙江省绍兴市单季晚稻的主栽品种之一,水稻直播是当地单季晚稻的主要种植方式。现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播种量对"浙粳99"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绍兴市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浙粳99"作单季晚稻进行直播栽培,播种量以52.5~6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播期和栽培密度对晚稻品种鄂粳403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鄂粳403在湖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最适播期为6月18-25日,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培密度为37.5万~45.0万穴/hm~2。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302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春江03粳作母本与香型早熟晚粳品系"950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2。商品名为润珠香粳。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433—2007)中公布的24对SSR引物构建江西省2018年27份晚粳区试品种以及4份籼型晚稻区试对照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24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4.75个等位基因,引物的各等位基因在样品间的PIC值变化范围为0~0.374 7,平均值为0.171 1。聚类分析表明,31份水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9~0.77。当相似系数约为0.19时,江西省2018年晚粳区试品种与籼型晚稻区试对照品种分成两组;当相似系数约为0.39时,晚粳区试品种分为4组。指纹图谱数据表明,晚粳区试品种的指纹差异都在2个位点以上,不存在近似品种。  相似文献   

8.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苏南地区,为了增加复种指数,1956年普遍推广种植双季连作稻。双季早稻品种,群众都用早粳"无芒沙粳"和"有芒沙粳"两种。对双季晚稻品种,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用中粳"四一二"一类品种,有人主张用晚粳"八五三"和"老来青"一类品种。对秧龄的长短,意见亦不  相似文献   

10.
5个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在南县地区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适宜于南县双季晚稻生产的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以当地双季晚稻主栽超级杂交稻H优518为对照,分析比较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优1540、春优84、甬优538、甬优9号、甬优12号等在南县地区的生育期、产量、抗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供试籼粳杂交品种全生育期均长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2、9、6、20和12 d;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产增产6.4%、14.6%、11.3%、5.1%和11.9%;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21.5%、41.6%、33.5%、18.5%和35.1%。  相似文献   

11.
平湖市地处浙北,晚稻面积35万亩左右,以单季晚粳为主,播期一般在5月~6月上旬。面对在6月底~7月上旬可能出现长时间的梅雨、台风、暴雨等危害,需做好救灾备荒的良种储备工作。为筛选出适应浙北的早晚稻救灾品种及满足生产的需要,指导农户因种栽培,笔者进行了早稻品种、特早熟晚粳抗灾救灾品种的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中佳粳21(原名YK2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性较好,米质优。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作单季晚稻种植,浙中南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总结了中佳粳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6个品种进行晚稻区域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1号可作为桐城市晚粳的主推品种,镇稻6号适宜作晚稻直播栽培,杂交粳稻甬优8号和常优5号适宜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14.
“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晚粳新品系。2004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区试,平均亩产为560.3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5.4%,达极显著水平;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稻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达513.4kg,比对照“甬粳18”增产7.2%;经作连晚特早熟品种栽培13.4m2小区鉴定试验,7月10日播种,  相似文献   

15.
鄂晚17是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春江03粳作母本、以香型早熟晚粳品系9505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06012)。2007年和2008年被定为湖北省晚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6.
1990年晚稻,在当地晚粳糯品种——“高粱糯”生产大田中发现一株籼粳亚种间自然杂交后代单株,该单株植株增高、分蘖力强、穗大颖花多,但结实率极低,表现为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1991年晚稻,单本种植该单株后代150株,后代表现出籼、粳及中间类型等多方面的显著分离。根据高产优质的育种总目标,在其后代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籼粳杂交稻在湖南汨罗作双季晚稻的生产适应性,摸索与之相配套的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技术,加速推动早籼-晚粳双季栽培模式的形成,特引进甬优538等5个粳稻品种开展适应性和播期试验,从中筛选适应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抗、优质型晚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40作为晚粳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和生产适应性,可作为当地晚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2个晚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稻02、扬粳4038、镇稻10号、N6201、N2340等5个品种在适应性、抗病(逆)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相对突出,为庐江县双季晚稻品种的优化配置及扩大示范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绍粳1 8"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中抗、优质常规单季晚稻类型,2 0 1 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初步总结了其机插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于2022年在浙江省永康市开展了12个单季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种机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9、甬优7860、甬优31、华中优9326和浙粳优1758等6个品种在田间生长和产量表现均较好,适宜在永康市范围内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