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茶褐素与金属盐同浴媒染棉织物,根据染色样品的色深K/S值、水洗褪色牢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研究氯化锆、三氯化铁、氯化镍、四氯化钛、氯化镉、氯化锂、硝酸铝、氯化钴等8种金属盐对茶褐素染色棉布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金属盐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处理pH值等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锂和氯化镍在茶褐素染色过程中媒染效果较差,其他6种金属盐在茶褐素染色棉布过程中效果不同。优化条件分别为三氯化铁浓度6 g·L-1,温度30 ℃,时间40 min,pH值7;硝酸铝浓度2 g·L-1,温度40 ℃,时间40 min,pH值10;氯化镉浓度3 g·L-1,温度80 ℃,时间60 min和pH值4;四氯化钛浓度3 g·L-1,温度30 ℃,时间30 min,pH值6;氯化锆浓度3 g·L-1,温度30 ℃,时间50 min,pH值5;氯化钴浓度3 g·L-1,温度80 ℃,时间50 min,pH值4。三氯化铁媒染可以降低样品的断裂强度,钛盐和铝盐媒染可提升样品的断裂强度,其他金属盐处理后断裂强度变化不显著,经金属盐处理的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均有一定上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提取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和速效钾的最优条件,建立了超声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同步测定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样品质量0.5 g、1.0 mol·L-1乙酸铵溶液、pH 7.0、浸提液50 mL、超声浸提时间30 min。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标准物质GBW07416a (ASA-5a)、GBW07415(ASA-4)与NSA-6,测得结果均处于标准值的不确定范围内,交换性钙、镁与速效钾检出限分别为0.013 cmol(1/2Ca+)·kg-1、0.002 cmol(1/2Mg+)·kg-1和0.071 mg·kg-1,各标准物质交换性钙的为0.21%~0.34%,交换性镁的为0.13%~0.28%,速效钾的为1.12%~1.26%,交换性钙、镁与速效钾的测定值与各标准物质参考中位值的相对相差均<10%。用该方法测定16份土壤样品,与国标法相比,交换性钙、镁、速效钾的测定值相对误差均<5%。此方法快捷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的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pH值、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个分布地土壤类型属于黄壤,2个属于紫色土;46.9%的土壤pH值在4.5~5.5,是茶树最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21.9%的土壤pH值小于4.5,土壤酸化较重;31.3%的土壤pH值在5.5~7.0。分布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范围分别在11.01~162.62 g·kg-1、0.05~8.13 g·kg-1、0.02~4.03 g·kg-1、24.81~456.01 mg·kg-1、3.89~84.04 mg·kg-1、27.31~516.67 mg·kg-1;多数分布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含量较高,有效钾、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过量,交换性铝、交换性镁、交换性钙、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范围分别在0.08~8.80 cmol·kg-1、0.18~4.05 mg·kg-1、0.86~10.46 mg·kg-1、5~142.5 mg·kg-1、0.24~9.88 mg·kg-1、0.27~12.04 mg·kg-1。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pH,对不同检测条件下所测的土壤pH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振荡5 min、静置60 min和振荡30 min或60 min、静置30 min或60 min所测土壤pH趋于一致,悬液静置120 min以内完成检测,检测误差较小.测定搅拌中悬液可提高电极响应速度,测定结果稳定,且用时短,是适宜检测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铁氰化钾比色法测定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测定试验中,设水浴时间4个水平(10、20、30、40 min),酸碱度4个水平(pH值为6.0、7.0、8.0、9.0),研究水浴时间和酸碱度对烟叶总糖测定的影响。[结果]烟叶总糖转化时水浴时间长短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总糖转化后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同一样品水浴10 min与另外3个处理总糖的测量值差异极显著(P<0.01)。总糖转化后将待测液pH值控制为6.0~9.0时,不同处理间所有样品总糖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所有样品待测液pH值为9.0的总糖测量值均小于对应样品在pH值6.0、7.0、8.0时的测量值。[结论]烟叶总糖转化时间以80℃水浴10 min较为适宜,待测液pH值范围可控制为6.0~8.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对晚稻甬优1540施用硅钙磷镁钾肥进行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硅钙磷镁钾肥能提高晚稻产量,施用量以1 350 kg·hm-2为适宜;施用该肥料后,土壤pH值、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土壤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经NH2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甲拌磷和甲拌磷砜在质量浓度为0.010~2.0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0 473和0.049 8 mg·kg-1,定量限为0.001 57和0.166 mg·kg-1。对土壤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加标浓度分别为1.50、3.00和7.50 μg·kg-1,甲拌磷和甲拌磷砜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1.4%~95.6%和89.9%~94.2%,相对标准偏差均<6.0%。本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满足样品的批量化处理,适用于土壤中甲拌磷和甲拌磷砜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市售农残速测仪对青菜中毒死蜱和三唑磷的检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6年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禁止使用后,其残留现状仍较为突出,农残速测仪作为重要的农药残留筛查手段被广泛采用。本研究探讨了9种速测仪产品对毒死蜱和三唑磷的检测能力,重点针对青菜样品和缓冲盐提取液中的灵敏度做了评价。结果表明,9种速测仪产品对青菜样品中毒死蜱和三唑磷的灵敏度较差,在残留限量1和5倍值时(0.1和0.5 mg·kg-1)均无法检出。在青菜样品中添加50倍限量值时,仅分别有2种和3种产品能检出毒死蜱和三唑磷。当标准溶液加标至缓冲提取液时,9种产品酶试剂的最高灵敏度对毒死蜱和三唑磷分别可达0.06和0.15 mg·L-1,则对应的蔬菜样品在农药提取充分时的灵敏度分别为0.30和0.75 mg·kg-1,但由于缓冲盐溶液对青菜中两种农药低下的提取效率,限制了速测仪产品的检测能力。未来农残速测仪产品须在蔬菜样品中的农药提取效率上改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土壤机械组成测定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本文使用比重法对搅拌仪处理的土壤进行了土壤机械组成测定,同时与人工搅拌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搅拌仪摇臂长度根据最佳搅拌行程确定,搅拌行程一致且搅拌充分;摇臂转速调整为1周/2 s,上下搅拌30次/min,搅拌速度均匀一致,符合国标要求;2种搅拌方式所测土壤中黏粒和粉砂粒含量无显著差异,砂粒含量有显著差异。搅拌仪操作方便,一次可同时搅拌多个样品,工作强度降低,检测准确高效,可用于批量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古蔺县烟叶主产乡镇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本研究在古蔺县17个烟叶主产乡镇,采集168个土壤样品,对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古蔺县植烟土壤pH均值为6.46,土壤以弱酸性至中性为主,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适宜,均值为30.46 g·kg-1,偏低、适宜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36.0%、33.4%和30.6%;土壤全氮含量略偏高,均值为1.52 g·kg-1,偏低、适宜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10.6%、46.0%和43.4%;土壤碱解氮含量整体适宜,均值为111.75 mg·kg-1,偏低、适宜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39.4%、46.5%和14.1%;土壤有效磷含量缺乏,均值为10.75 mg·kg-1,偏低、适宜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88.1%、8.4%和3.5%;土壤速效钾含量缺乏,均值为104.14 mg·kg-1,偏低、适宜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84.1%、11.2%和4.7%。  相似文献   

11.
以畜禽养殖废弃物+油菜籽枯饼+花生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AIZ自动化-智能生物酵解技术充分腐熟后,加入复合功能微生物菌剂,加工生产爱思Si/TE(活性螯合硅/微量元素)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进行减氮10%替代施肥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225 kg·hm-2的水稻产量为7 203 kg·hm-2,较施用灭活后的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225 kg·hm-2处理、常规施肥对照、空白对照分别增产5.4%、6.9%和46.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水稻上施用爱思Si/TE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节氮增产和增收效果。施用后能提供良好微生态环境,钝化固化重金属,有效降低重金属生物移动性,极大地降低了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有利提升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兰溪大多数果园有机质含量低、有效磷较高、缺钾、酸性强等土壤障碍因子,于2013年开始,选择枇杷规模种植园,连续应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同时对化学肥料养分进行调控试验。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8 t·hm-2,化学肥料投入量减少50%,即削减N 144 kg·hm-2,P2O5 234 kg·hm-2,连续5 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7 g·kg-1,pH值上升0.3,枇杷果实单果重提高0.72 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5百分点,平均产量提高1 134 kg·hm-2,增产率达10.1%,收到了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枇杷果品品质,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组配改良剂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萝卜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组配改良剂(0、600、900和1 200 mg·kg-1)对800、1 200 mg·kg-1两种浓度铅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微生物种群数量、萝卜肉质根铅积累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00 mg·kg-1组配改良剂后,800、1 200 mg·kg-1两种浓度铅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1.32%和25.35%,且显著提高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但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施用900 mg·kg-1组配改良剂可使两种浓度铅处理下萝卜肉质根的铅含量分别降低20.35%和27.69%,并显著提高萝卜肉质根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干物质量。说明组配改良剂可显著提升铅污染土壤萝卜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建立用微波消解-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农产品中痕量硒的方法:HNO3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处理农产品样品,以CH4为反应气,采用动态反应池(DRC)技术消除m/z 80处40Ar40Ar+对硒测定的干扰。系统考查反应气种类、流速、抑制参数q(RPq)等对信噪比(S/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80Se为分析物、CH4为反应气、流速为0.9 mL·min-1、RPq=0.7时可以有效消除干扰,信噪比最佳。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0 μg·L-1,检出限为0.001 μg·g-1,定量限为0.004 μg·g-1,7次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3.39%,加标回收率为97.32%~101.1%。采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柑橘叶参考物质GBW10020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和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5.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钙磷镁钾肥,可以增加植株籽粒氮磷钾素的积累量,能显著增加小麦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基施1 500 kg·hm-2时最为明显;施用该肥料,同时可提高土壤的pH和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连续施用沼液后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在浙江省桐乡市设置不施沼液和连续沼液施用时间为4、2 a的稻田样区各1个,并在各样区采集4个0~30 cm的土样,分析其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结果显示,1)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pH比不施沼液的土壤pH显著降低;2)施用沼液4 a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7.98 g·kg-1)、阳离子交换量(19.75 cmol·kg-1)、电导率(116.5 μS·cm -1)显著高于不施沼液土壤;3)施用沼液4 a土壤全氮(1.45 g·kg-1)、全磷(2.61 g·kg-1)、全钾(26.3 g·kg-1)、碱解氮(89.7 mg·kg-1)、有效磷(234.7 mg·kg-1)、速效钾(254.5 mg·kg-1)和NH4-N(48.40 mg·kg-1)含量均比不施沼液处理显著提高;4)施用沼液4 a处理的土壤C∶N∶P比为8.71∶1.00∶4.84,显著低于不施沼液的土壤。稻田施用沼液4 a处理与不施沼液的C∶N比无显著性差异,而C∶P比和N∶P比则低于不施沼液的土壤。在土壤肥力较高稻田上施用沼液导致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的累积以及C∶P、N∶P比的降低,稻田土壤可能存在养分流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陈平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98-1600
对上海市42个道路绿化带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检测分析,其浓度范围为227.85~16 461.75 μg·kg-1,平均值为3 918.92 μg·kg-1,主要为中高环PAHs,浓度低于国家对建设用地中第二类用地的要求。基于ILCRs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道路绿化带的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值分别为1.66×10-7~9.34×10-6和1.00×10-7~5.63×10-6,基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儿童PAHs最主要的摄入途径为误食,成人最主要的摄入途径为皮肤接触。  相似文献   

18.
筛选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酸碱度3个项目的速测比色法,制作了土壤含水量、酸碱度(pH)、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7个项目的"土壤速测比色卡",采用土壤速测法和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对74个土样(pH值为39个土样,其余项目为35个土样)测定得出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磷两法测定结果间的相关性为极显著水平,常规分析与速测比色卡分析测定结果之比值(换算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98、1.43、0.99.土壤速效钾两法测定结果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制定了速测法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酸碱度(pH)4项目分别分为7、7、6、6个含量级别的分级指标,同时对74个土壤测定结果进行了分级.根据土壤速测法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测试值、目标产量需肥量等因素,确定施肥品种及数量,建立了玉米N、P、K肥推荐施用量对应表.运用养分分级指标及N、P、K肥推荐施用量对应表指导8个同田对比试验,产量提高18.4%,N、P2O5利用率分别提高10.0、10.3个百分点;指导平衡配套施肥示范,3年完成玉米高产示范面积2038hm2,平均单产达8127.0kg/hm2,其中2000年项目区平均单产高达9582.0kg/hm2.  相似文献   

19.
随机采集浙江省12个主产区的100份葡萄样品,利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乙烯利残留量,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仅4份检测出乙烯利残留(≥0.01 mg·kg-1)。参照我国葡萄残留限量标准(1 mg·kg-1),有1份葡萄样品中的乙烯利残留量超标。乙烯利慢性和急性风险极低,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试剂萃取7种贝类(泥蚶、贻贝、缢蛏、青蛤、彩虹明樱蛤、香螺、东风螺)样品的砷,并对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测定贝类总砷含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微波消解7种贝类总砷含量为2.21~8.77 mg·kg-1,湿法消解总砷含量为3.59~14.25 mg·kg-1。不同贝类总砷含量差别较大,东风螺、香螺、缢蛏、泥蚶等总砷含量较高,贻贝、彩虹明樱蛤、青蛤等总砷含量相对较低。不同萃取方法中,缢蛏、贻贝、泥蚶、彩虹明樱蛤、香螺、东风螺等以超纯水、甲醇体积比1∶2溶液萃取时效率最高,青蛤以超纯水、甲醇体积比1∶1溶液萃取时效率最高。贝类样品中砷主要成分为砷甜菜碱,此外还有少量的二甲基砷、砷胆碱、硝苯砷酸等,无机砷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