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绿竹Dendrocalamopis oldhami、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的竹蔸苗为研究材料,在南宁市营造试验林,研究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后半年,绿竹的造林成活率为96.87%,新竹长势好,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为50.63%;2个竹种新竹的数量、地径和高度均与母竹秆基径呈正相关关系,造林后半年至1年的新竹数量、地径、高度均与造林后半年的相应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强竹蔸造林抚育管理,促进造林前期的生长量,有利于提早成林。  相似文献   

2.
竹蔸施肥     
竹蔸施肥试验测定,每667平方米竹林出笋量可提高25%以上。增产新竹120公斤以上,且对第二茬笋、竹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竹蔸施肥不受地形限制,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3.
竹蔸施肥     
  相似文献   

4.
竹蔸盆景     
竹蔸盆景是以合轴型(丛生)竹类的竹蔸(地下基)为原材料,精心培育而成,不仅表现出竹子固有的挺拔秀姿,而且裸露的竹蔸古朴典雅,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6.
维万 《湖南林业》2005,(10):24-24
过去防治竹蝗多采用喷粉和烟剂毒杀跳蝻(若虫),但此法因受气候因素影响而降低药效,增加防治药数,且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近年林业科技人员研究出一种防治竹蝗的新技术——竹蔸注射。实践证明,用该技术防治竹蝗有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  相似文献   

7.
竹蔸清除良法徐昌棠毛竹笋用林深翻松土是培育工作的重点,但目前所遇到的难题是清除竹势既费工劳动强度又大。浙江省宁海县桥头胡镇铜岭徐村徐定友采用的一种方法省工又省时,现正在宁波市各重点竹区推广。徐定友经营的3.75亩毛竹林,1981年亩产笋仅66公斤,到...  相似文献   

8.
毛竹林竹蔸施肥对竹蔸腐烂及出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福建尤溪县坂面乡,以等氮量(含氮量172.5 kg)的尿素、碳酸氢氨、复合肥对毛竹林进行竹蔸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加快竹蔸腐烂,恢复出笋有效空间,极显著提高毛竹林出笋量。  相似文献   

9.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面纱菌、网纱菌、竹菇娘、仙人笠等,由于竹荪子实体形态雅致,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竹荪属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有10个以上的种和变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据分析,竹荪干品每100克含有粗蛋白15~18克,粗脂肪2.6克,氨基酸16种,其中含氨酸达1.76%,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如铁、钙、镁等,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在竹林区,利用砍伐竹材后留下的竹蔸栽培竹荪,不…  相似文献   

10.
丛生竹育苗通常采用节秆埋节法、大竹蔸育苗法(竹根)、小竹蔸育苗法(竹枝)、种苗法(果实)等,但是,不同的竹种有着不同的生长结构组织和生育能力。实心竹肉质多,营养丰富,用小竹蔸育苗成活率高;空心竹肉质少,营养较少,用小竹蔸育苗成活率相对较低、根据这一特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下,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江西省宜黄县竹腔竹蔸施肥绩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试验调查了竹腔竹蔸施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施肥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除林分平均胸径没有差异外,林分立竹度、新竹量、新竹胸径、发笋数、成竹率分别提高了16.2%、53.6%、6.9%、49.3%和7.9%,总体效果明显;不同施肥类型相比,以竹腔施肥为好。并对加强竹腔(蔸)施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竹蔸注射防治黄脊竹蝗大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桃江县龙溪乡266.7hm^2竹林内的158块产卵地中,根据立竹胸径大小,每竹注射甲胺磷或氧化乐果1~5ml防治上竹取食的跳蝻。只需1次注射,并可防治整个孵化期陆续出土、上竹取食的跳蝻,防治效果为98.2%。是一种治点保面、治早治小、简便适用、易于操作、节省劳资、群众乐于接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伐后竹蔸清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有竹林伐后竹蔸(桩根)清理技术的缺点,即人工挖掘劳动强度较大,劈裂腐烂法其林地更新速度较慢,化学腐蚀法的剩余化学试剂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等,设计了一种质量轻、体积小、移动方便、功效高,且能在地形土质复杂的稠密竹林内移动作业的竹蔸清理设备.  相似文献   

15.
施用草甘膦加尿素和食盐促使毛竹竹蔸腐烂试验,对1年后竹蔸的粗纤维、顺纹抗压强度及密度,均按GB5009-10-85方法测定,结果表明,粗纤维减少50%,顺纹抗压强度降低81%,密度下降33%,经5年试验,竹笋产量没有影响,与对照和劈山处理的产值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可在全国毛竹林地进行竹蔸清理时选用。  相似文献   

16.
丛生竹带蔸埋秆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丛生竹采用带蔸埋秆育苗,进行以苗繁苗、以苗造林,既加快了繁苗速度,又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经过多年的实践,丛生竹带蔸埋秆育苗技术对丛生竹引种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麻竹等4个丛生竹种的田间育苗试验和撑绿竹等4种丛生竹种的大田生产观测表明:丛生竹分株留蔸育苗与带蔸埋秆育苗,竹苗产量和苗木地径差异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前者可比后者平均每丛增产苗木28.0%-106.0%,竹苗平均地径大10.0%~54.0%。分株留蔸育苗各竹种预留母竹数量和地径与当年竹苗产量和地径,除大头典竹外,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竹蔸腐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分析了竹蔸腐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蔸腐烂对0~20 cm土壤的孔隙度影响不明显,对20~40 cm土壤的孔隙度影响较大;竹蔸腐烂可增加土壤的全氮、碱解氮及速效钾的含量,但却减少了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用气体色层分离法鉴定热带竹笋溶剂抽取物的成分这种方法是不存在的。为了调查和利用加纳龙头竹和黄金间碧竹的营养和生物医学价值,采用索氏抽取法和超声波技术及不同极性的溶剂对两种竹子干嫩笋提取物进行预处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毛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从龙头竹的节间用超声波技术发现了正已烷,主要为辛烷、2-甲基茶和1,1-联二环已烷。他们的保存时间为5.01,19.86和20.75 min,其匹配质量分别为90%,90%和91%。还发现了甲醇,主要由2种化学成分构成,他们是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保持时间为5.89和30.16 min,但其匹配质量比正已烷的匹配质量大(分别为97%和94%)。利用索氏抽取法发现,黄金间碧竹具有丰富的6,10,14一三甲基-十五烷-2-酮,其保存时间为30.10 min,匹配质量为98%。它具有抗菌性,而龙头竹的特性显示不具有安全的使用价值。目前,热带竹不能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或蔬菜来利用,然而,可以加强研究,充分开发其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春华 《云南林业》2006,27(3):29-29
丛生竹育苗通常采用节秆埋节法、大竹蔸育苗法(竹根)、小竹蔸育苗法(竹枝)、种苗法(果实)等,但是,不同的竹种有着不同的生长结构组织和生育能力。实心竹肉质多,营养丰富,用小竹蔸育苗成活率也高;而空心竹肉质少,营养较少,用小竹蔸育苗成活率相对较低。根据这一特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下,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