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东省从化市进行枫香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4.5 a生林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和枝下高有随造林株行距的增大而递增的趋势,干形随株行距的增大呈递减趋势,不同株行距仅对树高有显著影响(P<0.1);随造林株行距的增大,单株材积增加,而储蓄量减小,但单株材积在不同株行距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蓄积量仅在2 m×2 m、2 m×3 m株行距与其它3种株行距之间有显著差异(P<0.1)。综合考虑投入产出,以及造林成本和产量收益时,建议采用株行距为2 m×3 m的方式造林。  相似文献   

2.
不同株行距对35杨生长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台市林场5年生35杨人工林在2m×3m、2m×4m、3m×4m、3m×5m、4m×4m和4m×6m等6种株行距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树高平均值为13.22~15.70m;胸径平均值为14.68~19.46cm。35杨树高和胸径的,值分别为47.40和32.2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树高指标处理2~6的增幅分别为0.57%,10.45%,18.73%,4.46%和13.96%,其中,处理4的增幅最大,达18.73%。胸径指标处理2~6的增幅分别为-1.22%,23.88%,27.05%,12.43%和30.93%,其中,处理6的增幅最大,达30.93%。综合相关分析结果,初步认为3m×4m、3m×5m和4m×6m等3种株行距造林对东台沿海地区35杨初期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桉树幼林不同株行距配置抗台风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无性系、株行距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通过调查36块13年生杨树样地胸径、树高、活枝下高和冠幅等指标,以综合指数法构建3个林分综合指数(生长指数、冠形指数、干冠协调指数)。【结果】南林95杨和南林895杨的胸径、树高和生长指数显著高于南林797杨(P <0.05)。南林797杨的冠幅、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显著高于南林895杨,与南林95杨差异不显著(P> 0.05)。株行距为6 m×6 m和4.5 m×8 m的林分胸径、冠形指数和生长指数均显著高于5 m×5 m和3 m×8 m林分,不同密度林分对树高影响不显著(P> 0.05)。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正方形和长方形配置对东西和南北冠幅有显著影响,较大株行距促进树冠生长,但对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等影响不显著(P> 0.05)。无性系和株行距对冠长、活冠比、树冠表面积和干冠协调指数影响均不显著,且无性系和株行距对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 0.05)。【结论】杨树无性系对林木胸径、树高和树冠结构的影响大于株行距。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等两个方面,在类似的立地条件上,相比于其它无性系和配置方式,以南林95杨在种植株行距为6 m×6 m(278株/hm^2)时具有培育大胸径林木的潜力,适于培育速生、优质大径材。  相似文献   

5.
开展云南萝芙木苗木类型和株行距对比种植试验,研究苗木类型和株行距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生苗和扦插苗间茎、叶和根生长表现差异不显著(P>0.05),考虑到扦插苗具有易于大量生产、生长均一等特点,应用扦插苗造林更优;不同株行距处理间云南萝芙木茎、叶和根生长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中0.4 m×1.0 m株行距处理的茎叶和根的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园区对107杨分别以2 m×2 m、2 m×3 m、2 m×4 m、3 m×5 m不同株行距进行了对比栽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株行距以2 m×4 m生长最好,株行距3 m×5 m最适合林农间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巨尾桉、尾叶桉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为1665株/hm~2造林密度的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生长、抗逆性、林内光照度、林下凋落物及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有所差异。闽南山地造林采用2m×3m 或1.5m×4m 的配置并上下行呈“品”字型排列所形成的营养空间较为合理,不但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且有利于地力的维持,值得推广,而1m×6m 的配置,表现出风析木多、林下杂草旺盛、枯枝落叶量少、土壤养分消耗量大及林分产力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麻栎不同种源幼林生长和生物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种源试验研究麻栎生长动态变化及不同种源生长差异,为麻栎炭用林高效培育提供优良种植材料。[方法]以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国有林场麻栎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35个种源的存活率,以及1年生、4年生、7年生和11年生麻栎生长和地上生物量变化,分析种源间林木生长差异,并对生长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种源麻栎1年生幼苗平均成活率为89.50%,11年生林分平均保存率为72.82%,不同种源间变异系数为13.70%。不同种源树高、胸径(地径)、地上单株生物量的差异随林龄增加逐渐减小,总体上地上单株生物量变异最大,其次为胸径(地径),而树高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聚类分析发现,四川、贵州等地种源在试验区幼林期具有较高的保存率和生长优势,而山东、湖北等地的种源表现较差。[结论]麻栎种源间生长量和生物量差异随林龄增加呈动态变化,试验区以云贵高原地区种源的生长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桉树人工林不同造林株行距配置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树无性系3229的3种不同株行距配置造林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一栽培管理措施情况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分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所差异.造林采用1.5 m×6 m(纵向上下坡走向)及6 m×1.5 m(横向沿等高线走向)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有利于林分的生长;而2 m×3 m(常规)株行距的配置,表现出林分生长较差,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基肥对三年生青钱柳幼林地径、树高和干叶重量的影响。通过施用不同种类基肥与对照相比,得出结论:青钱柳幼林地径、树高和干叶重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施用复合肥、有机肥、钾肥基肥与对照相比,青钱柳幼林地径增长率分别为82. 1%、50. 4%、49. 6%;青钱柳幼林树高增长率分别为78. 9%、63. 9%、63. 3%;青钱柳幼林干叶重量分别增加846. 47%、850. 18%、595. 23%;枯饼肥、磷肥与对照相比,地径、树高生长和干叶重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沈宝贵 《绿色科技》2021,(6):157-158,161
为了解采伐剩余物不同清理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设置了炼山、清除和劈条带3种采伐剩余物清理方式对杉木生长及生物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处理对杉木幼林树高、胸径和材积均显著高于清除和劈条带处理;炼山处理杉木干、根、地上和总生物量均高于清除和劈条带处理,但叶和枝生物量各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炼山处理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小于清除和劈条带处理。为此,提出了炼山处理在杉木幼林期有利于林木的生长,但其长期的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条件对槐树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不同土壤(水稻土、棕色石灰土、沙土、旱地土)中槐树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分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槐树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方面,棕色石灰土、水稻土与旱地土、沙土间均有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是:株高为棕色石灰土水稻土旱地土沙土;地径为水稻土棕色石灰土旱地土沙土;生物量为棕色石灰土水稻土旱地土沙土。表明棕色石灰土和水稻土比较适合槐树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6.
厚荚相思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组合在单位面积蓄积量、单株生长量及干形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1 665株/hm2以上时,株距与行距相近时单位面积蓄积量较高;密度为1 245,1 005株/hm2时,株距小、行距大的组合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优于株行距相近的组合,且同密度不同株行距之间单位面积蓄积量可提高11%~20%。不均衡行距试验显示,US16和US17处理有利于单株生长,且相同密度条件下,不均衡行距模式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明显优于均衡行距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比较1、2年生落叶松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和生物量指标差异,为落叶松育苗技术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年生落叶松容器苗的苗木质量优于1年生裸根苗,1、2年生落叶松容器苗的株高分别比裸根苗高8.85 cm和2.11 cm.但苗木进入第2年生长后,容器苗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了.在生物量方面,参试苗木的各...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不同温度对3个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种源1年生苗木根、茎和叶中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青钱柳根部多糖的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而对茎叶中多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青钱柳苗根部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39%、2.15%和0.87%。不同种源对青钱柳叶片多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器官青钱柳多糖含量有差异性,以根的含量为最高,茎次之,叶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青钱柳扦插生根的最适基质,以3a生青钱柳母株上1a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选用珍珠岩、蛭石、珍珠岩+蛭石、珍珠岩+生物质炭基有机肥、蛭石+生物质炭基有机肥、珍珠岩+泥炭土和蛭石+泥炭土7种不同扦插基质,研究在不同基质处理下,青钱柳扦插过程中的生根状况、内含物质、相关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珍珠岩和蛭石相比,添加生物质炭基有机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青钱柳插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生根数量和生根指数,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降低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添加生物质炭基有机肥和泥炭土均显著降低了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来看,珍珠岩+生物质炭基有机肥处理的酶活性较高、储藏物质能够充分利用,激素含量更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生根效果最好,可作为青钱柳扦插繁殖的基质。  相似文献   

20.
对截杆移栽一年后的青钱柳幼树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截杆试验,目的是要寻找促使青钱柳侧枝分化、增加冠幅、提高整株叶片生物量的最优截杆比例。试验设置了截植株高度的1/3、1/2和不截杆3种处理,通过对树高、地径、冠幅、分枝粗、分枝数、复叶数等青钱柳指标调查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适度对青钱柳幼树实行二次截杆对植株高生长影响不明显,截杆比例越大,地径生长越缓慢。综合各指标测定结果,认为对青钱柳进行二次截杆时,截杆1/3是较适宜的比例,其分枝能力强,复叶数最多,冠幅最大,能产生更多的枝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