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单季杂交晚稻嘉丰优2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移栽密度19.5万丛·hm-2处理的产量与6.0万丛·hm-2处理的产量在10%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他的均未达显著水平;移栽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但对每穗实粒数的影响不显著;5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以及5个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随着移栽密度增减,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于产量的作用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移栽密度各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很明显;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除千粒重外,其他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比较大,高产高效栽培应特别重视在促进较大群体形成并获得较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健壮个体,提高结实率,促进穗大粒多;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和生产实际认为,嘉丰优2号的移栽密度以15.0万丛·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张翯  王蓉  金成兵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707-1709
为探寻优质稻嘉丰优2号在金华地区连作晚稻种植的适宜施氮量,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0~30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嘉丰优2号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随施氮量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适施氮量为210 kg·hm-2;在此施氮水平下产量最高,为9405.32 kg·hm...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嘉丰优2号作单季稻栽培的最适播期,试验设计了5个不同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20日、5月28日、6月5日、6月13日和6月21日。结果表明,籼粳杂交品种嘉丰优2号随播种时间推迟,播种至齐穗历期从95 d缩短至81 d,全生育期从164 d缩短至131 d,表明该品种有较强的感光性;在温州平原地区作单季稻种植以5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期,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机插密度对连作杂交晚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明确其合理的群体起点,为连作稻区晚季杂交稻机插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插秧机设计的行株距规格,设栽插丛数为12万、15万、18万、21万和24万丛/hm25个处理,采用小区重复试验,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减少,成穗率降低;机插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增产增效。[结论]"甬优6号"在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机插密度以21万丛/hm2左右,每丛插2.5~3.5本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方前镇水稻高产示范方产量结构,并结合生产实际,从基质叠盘育壮苗、合理密植促壮秆等方面提出水稻嘉丰优2号绿色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播期和密度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连作晚稻甬优9号播期和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播期的效应最大,密度次之,播期×密度则相对较小。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栽培,应适当提早播种,其适宜栽插密度为18万~21万丛·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单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嘉丰优2号在浙江台州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了嘉丰优2号新组合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嘉丰优2号实际单产在无肥区(处理1)和无氮区(处理2)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以氮、磷、钾均为2水平(202.5—90.0—150.0 kg·hm~(-2))的处理6产量最高,较无氮区(处理2)、无磷区(处理4)、无钾区(处理8)分别高31.73%、6.34%和6.43%说明氢肥对产量的效应高于磷、钾肥;相关分析表明,实际产量与有效穗数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显著负相关(P0.05);从高产高效要求出发,综合氮、磷、钾肥料效益模型和生产实际,嘉丰优2号在当地作单晚种植的N、P_2O_5、K_2O用量分别以201.0~210.0 kg·hm~(-2)、90.0~97.5 kg·hm~(-2)、112.5~12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金华市婺城区进行机插连晚试验,研究不同秧龄对嘉禾优555的生育期、群体分蘖动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嘉禾优555在7月2日播种时,22 d 秧龄移栽产量最高,随着秧龄增加,抽穗期推迟,安全齐穗的风险加大,产量降低。金华市婺城区嘉禾优555机插的适宜秧龄为18~22 d。  相似文献   

9.
嘉丰优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产性好,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70012)。经播种期试验嘉丰优2号在台州市黄岩区作单季稻种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播种适期;作连作晚稻种植, 6月底至7月初为播种适期,适当早播,培育壮秧,及时移栽。  相似文献   

10.
以Ⅱ优航2号为材料,研究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设计33.67、44.44、59.52、76.92万株/hm24个移栽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4个处理中,头季稻、再生稻和总产都以44.44万株/hm2基本苗的处理最高,分别为11156.5、4515.5、15672.0kg/hm2。该处理虽然密度不大,但群体结构合理,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适中,因而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杂交籼稻中浙优8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在文成县作单季晚稻种植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8000~10000丛/亩。  相似文献   

12.
13.
张怀杰  宋扬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1977-1978
嘉丰优2号籼粳杂种优势明显,有生长旺盛、株型紧凑、穗大粒多、抗逆性好、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等特征特性。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环境选择、标准种植、绿色栽培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素水平和栽插密度对Y两优2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Y两优2号进行不同氮素水平和栽插密度试验探讨该品种在本地区生产力,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施氮量180 kg/hm2,栽插行株距为30 cm×21.6 cm条件下,Y两优2号在该地区生产力最高,产量可达10521.62 kg/hm2,并且穗粒结构最佳,在此条件下Y两优2号高峰苗可达到276.77万穴/hm2,同时保证有效穗数为253.64万穴/hm2。  相似文献   

15.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陵两优268在南方双季稻区适宜的栽培密度,于2011年在湖南长沙以陵两优26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移栽密度下陵两优268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稀植(18.8万穴/hm2、14.0万穴/hm2、10.8万穴/hm2)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及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导致产量不高;与此相反,密植(67.9万穴/hm2、40.1万穴/hm2)因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多而获得较高产量;适宜密度(26.5万穴/hm2)在保证基本苗的同时,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及较小的顶三叶叶基角,并能协调产量构成因子,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达8.70 t/hm2。由此可见,在南方双季稻区,陵两优268适宜的移栽密度为2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6.
进行嘉禾优555播种期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期移栽的产量较高,超龄移栽,产量较低。在金华地区嘉禾优555作连作晚稻规模机插种植时,应选择分期播种,早播条件下,以秧龄25~30 d移栽为宜;迟播条件下,以秧龄20~25 d移栽为宜,为保证安全齐穂,移栽期以7月25日前为宜。  相似文献   

17.
移栽密度对秦优10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优10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移栽密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秦优10号的适宜密度范围为7 000-8 000株/667m2,拟合回归方程得出,最高产量的移栽密度为7 600株/667m2,对应的产量是252.57kg/667m2;移栽密度对一次以及二次分枝个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太明显;株高和菌核病的发生程度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在密度为6 500和8 000株/667m2时较高。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超级杂交晚稻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双季晚稻生育期、分蘖动态、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群体茎蘖数和有效穗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但茎蘖成穗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洞庭湖平原区,双季晚稻移栽密度以23.3cm×13.3cm,基本苗150万/hm2为宜,能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22,(1):12-14
为提高遵赤艳3号辣椒的产量,以遵赤艳3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移栽密度辣椒的产量。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遵赤艳3号辣椒的移栽密度为4 103株/667m~2时,产量最高,小区产量达44.2kg,折合产量达1 62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移栽密度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及关键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在6万~18万株/hm2的移栽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加大,产量以极显著的幂函数趋势增加,增产原因在于通过密植极显著提高了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的角果皮面积指数;(2)群体总角果数是提高苏油4号产量的关键因子,但每角粒数则是限制其高产形成的主要因素,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小;(3)不同移栽密度条件下苏油4号油菜籽硫苷、蛋白质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的差异不显著,但含油率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施纯氮262.5 kg/hm2条件下,苏油4号籽粒产量超4000 kg/hm2的适宜密度为18万株/hm2左右,适宜角果皮面积指数为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