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区对比排列法,对籼粳杂交稻浙优21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 表明,浙优21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推广种植,全生育期154.8 d,长势繁茂,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穗大粒多,着粒紧密,丰产性好,平均产量达718.24 kg/亩,比Ⅱ优5501 (CK)增产15.82%,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2.
3.
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以嘉禾212A(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为母本与中恢7245(中籼迟熟型恢复系)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优势,于2017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0064),2020—2022年先后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审稻20202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晚稻(桂审稻2022093号)、江西省(赣审稻20210016)的品种审定,2022年通过福建省:(闽)引种[2022]第1号的引种备案,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晚稻种植。文章介绍了嘉禾优724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高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春优618的制种产量。[方法]依据春优618亲本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和对比,总结出了高产稳产的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结果]在常规技术基础上,春优618制种地域选择面小,播种时间要求严格,栽插密度要求特殊,同时注意防范异常气温导致花期不育的风险。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制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生产,才能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春优618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制种基础。 相似文献
5.
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以嘉禾212A(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为母本与中恢7245(中籼迟熟型恢复系)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优势,于2017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0064),2020—2022年先后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审稻20202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晚稻(桂审稻2022093号)、江西省(赣审稻20210016)的品种审定,2022年通过福建省:(闽)引种[2022]第1号的引种备案,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晚稻种植。文章介绍了嘉禾优724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7.
8.
2020年福建省引进籼粳亚种杂交稻浙优21作为中稻在全省进行多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浙优21平均产量10774 kg·hm-2,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15.82%,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全生育期154.8 d,比对照迟14.3 d;具有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大穗密穗,后期转色佳等特性;田间稻瘟病抗性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10.
《热带农业科学》2021,41(7)
籼粳杂交稻浙优21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剖析其产量构成因素,探明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对该组合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浙优21的8个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单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主穗谷重和单株谷粒重的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66、0.82、0.71、0.64和0.77,上述性状共同影响了浙优21的产量性状。单株谷粒重(Y)与株高(X_1)、穗长(X_2)、穗数(X_3)、单穗总粒数(X_4)、实粒数(X_5)、结实率(X_6)、千粒重(X_7)、主穂谷重(X_8)的回归方程为Y=325.780 2+4.234 2 X_3+2.282 0 X_4+1.123 2 X_5+3.142 2 X_6+4.265 5X_7+1.253 8 X_8,决定系数R~2=0.913 5。通径分析表明,浙优21单株谷粒重主要受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影响,贡献率依次为18.39%、17.24%、16.21%和15.15%。栽培上要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兼顾穗数和籽粒满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前推广的多数籼粳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偏长,无法衔接冬播作物的直播茬口要求,培育早熟且高产、抗病的品种迫在眉睫。通过导入籼稻的早熟基因,培育出熟期早、高产抗病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919。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全生育期分别为146.5 d和147.0 d,比对照嘉优5号早熟2.4 d和1.2 d; 2 a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92.06 kg,比对照增产7.24%;稻瘟病抗性强,穗茎瘟损失率平均3.92%,最高等级3级。2022年通过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苏南等南方粳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籼粳杂交品种春优84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秧、肥料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刘平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2):32-34,25
通过对两系杂交粳稻70优04制种实施“父本栽插苗数”、“父母本栽插行比”、“生物激素使用”和“父本偏施氮肥”四项试验,明确了该组合制种父本适宜栽插苗数为穴栽2粒种子苗,行比以2:12为宜,九二○最佳用量为240g/hm^2。分析了父本适当偏施氮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