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麦004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1994年以豫麦13/90M434的F1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经过连续5年系谱法单株选择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平安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安3号由河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吕平安(河南省小麦首席育种专家)以兰考8679与豫麦18杂交F1代和祥8820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3号,已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40353.2,适宜河南省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高产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兰考198是中国小麦著名育种专家沈天民培育的超级小麦品种,属河南省"单产(667m2)800kg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与示范"科技专项资助项目,兰考198在2011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23),具有超高产能力、抗病性广泛、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穗大粒多、秆矮成熟早、千粒重高、品质优良等特性,近两年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表现十分突出,已经成为黄淮海冬麦区实现超高  相似文献   

4.
《种业导刊》2010,(6):33-34
1优质强筋高产抗病矮秆小麦新品种郑麦36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3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选育,豫麦47/PH82-2-2,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030506.9。2005—06全国推荐的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董昀 《中国种业》2006,(4):61-61
新麦208(区试代号为郑育麦029)是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用豫麦18作母本、冀麦5418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于2000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二年和一年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5013.已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6.
豫麦70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70号(内乡188)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12个主推小麦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山农20(原代号山农05-066)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以PH82-2-2为母本,以95407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多抗高产水地小麦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6)。山西省曲沃县从2014年引进推广该品种。1播种技术.适当调整播期播期直接影响着小麦出苗等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天数和积温。试验证明,播期主要影响出苗期和出苗至  相似文献   

8.
<正>中麦629(曾用名CA062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组合为30095/中优9701,2013年4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津审麦2012001。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近十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质专用小麦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多数优质小麦品  相似文献   

9.
正春丰0017是以兰考906为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6001,2016年3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100947.0。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湖北省西北部麦区及生态条件相近麦区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张容 《中国种业》2020,(1):64-66
扬辐麦6号(原代号扬辐麦2054)系采用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而育成的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4-2016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由于其产量和农艺性状突出,2016-2017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12)。该品种熟期较扬麦20早熟1d,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做到良种良法的配套,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1.
强筋小麦郑州9023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建民 《种子科技》2001,19(6):366-367
郑州 90 2 3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早熟、多抗、广适性、高产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审定号为豫审麦 2 0 0 10 0 3。1 特征特性1.1 优质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州 )、农业部农产品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分别于1998年、1999年和 2 0 0 0年对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小麦项目办公室、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和河南省品审会小麦组在河南境内 2 2个试点所取郑州 90 2 3的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 3年多点平均值为 :粗蛋白 15…  相似文献   

12.
济宁16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以[烟1934/82(4)046]F1为母本,[聊83-1/2114]F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种子》2019,(3)
为了创新小麦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本研究采用航天诱变和Co~(60)辐照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小麦新品种。豫丰11是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用矮抗58干种子经航天诱变筛选的SP_4代优异材料"豫同198"为母本,以高产亲本周麦18为父本杂交,同时F_0代采用250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按系谱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并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豫丰11的成功选育,说明航天诱变和~(60)Coγ-射线辐照与传统杂交相结合是加快创制优异育种材料和培育小麦新品种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淮麦2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1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保护并获得公告,公告号为:CNA002847E。  相似文献   

15.
郑麦366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属优质强筋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中麦816(曾用名CA08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组合为CA9722/轮选987,2014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13021。该品种较好地结合了双亲的优点,高产、稳产、节水,适应性广,有望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汶农1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汶农14由于在国家黄淮小麦试验中表现突出,于2011年11月18日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5。1特征特性汶农14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比石4185(对照)晚1.5d。幼苗匍匐,叶色深绿,长势强,冬季抗寒性好。  相似文献   

18.
京冬17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京冬17号小麦新品种为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具高产、稳产、广适、高抗等特性。2006、2007年分别通过北京市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京审麦2006003,国审麦2007019),植物新品种保护号:CNA004838E。  相似文献   

19.
铁春6号小麦新品种是由铁岭市农科院以龙麦15为母本、中8607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个世代系谱选育而成.原系谱号90091-6-1-12-1-1.2003年经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3年第1个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绵阳32号之后.2007年又育成温光型两系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并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其不育系MTS-1、恢复系MR168以及杂交组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田间质量检验。绵杂麦168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在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它将是通过四川省审定的第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第2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并使我国在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