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苯尼考属于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抗生素,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开展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对正确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22%水温条件下,采用药饵给药,剂量为10mg·kg~(-1)体重,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血浆和肌肉峰药物浓度(C_(max))分别为4.46μg·mL~(-1)和6.88μg·g~(-1),达峰时间(T_(max))均为12 h,血浆和肌肉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6.68 h·μg·mL~(-1)和112.71 h·μg·g~(-1),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0.03和10_97h。本实验条件下,血浆和肌肉中药物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MIC 取0.8μg·mL~(-1))以上的时间均在40 h 以上。在给药后168 h,血浆中药物浓度为0.04μg·mL~(-1),而肌肉中已经检测不到氟苯尼考(检出限为0.03μg·g~(-1))。试验数据表明,氟苯尼考不仅治疗效果良好,而且在罗非鱼体内消除快、残留少,具有良好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通过肌内注射、口灌两种给药方式,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把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随机分成2组,控制水温在30℃,以15 mg/kg分别单剂量肌内注射、口灌给药。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用Win Nonlin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肌内注射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较慢,消除较快,达峰时间(T_(max))=4 h,峰浓度(C_(max))=4.64μg/mL,消除半衰期(T_(1/2λ)z L)=10.4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91.06μg·h/mL。口灌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较快,消除较慢,T_(max)=1 h,C_(max)=5.92μg/mL,T_(1/2λ)z L=13.13 h,AUC=61.96μg·h/mL。肌内注射、口灌氟苯尼考后,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显著,这一差异表明肌内注射给药吸收相对较慢,但更为完全(肌内注射氟苯尼考的AUC明显较大),消除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4.
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灌和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按100 mg·kg-1口灌给药后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氟苯尼考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2h、6h、0.5h、1h,以后开始缓慢下降,给药2d后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分别为4.209μg·mL-1、0.792μg·g-1、0.493μg·g-1、1.448μg·g-1,给药3d后血浆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分别为0.0836μg·mL-1,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均未检出;按100mg·kg-1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达峰时间为0.5h,以后开始缓慢下降,给药5d后血浆中的氟苯尼考浓度为0.1151μg·mL-1,给药10d后血浆中的氟苯尼考浓度未检出.口灌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体内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分布可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来描述,口灌给药的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7.939h、18.844h、11.83h、36.87h;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在欧洲鳗鲡体内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分布可用开放性一室模型来描述,肌肉注射给药的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37.52h. 相似文献
5.
水温对氟苯尼考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水温对氟苯尼考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代谢规律和组织分布的影响.在17℃和28℃水温下,以20 mg/kg剂量单次肌肉注射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各组织样品,氟苯尼考药物含量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温度下,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氟苯尼考含量瞬时达到峰值,而肝脏中氟苯尼考含量则随给药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氟苯尼考在中华绒螯蟹体内代谢规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均与温度呈负相关,而总体清除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经丁香酚麻醉后苏醒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浆、肝脏及肌肉中丁香酚的质量浓度变化。试验结果:采用30 mg/L丁香酚药浴后,罗非鱼血浆、肝和肌肉中的药时数据均符合非房室模型;丁香酚在罗非鱼血浆、肝脏和肌肉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8 257.52μg/m L、88.62μg/kg和73.78μg/k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5、1和2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1.267 3、75.616 1和24.147 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83 738.054 3 h·μg/m L、1 466.467 7 h·μg/kg和1 131.101 7 h·μg/kg,0~∞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11.498 2、85.284 4和39.388 7 h,表观分布容积(Vz)分别为1.941 2m L/kg、743.903 0 kg/kg和307.994 9 kg/kg。结果表明,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分布广泛、消除慢、停留时间长。本研究可为罗非鱼活体运输中麻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相同的基础饲料配方,制成膨化浮性饲料(D_1)和沉性颗粒饲料(D_2),以0.1%的TiO_2为外源指示剂,以平均初始体重为(54.21±0.47)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在22℃和28℃两种温度条件下比较研究其对这两种工艺饲料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22℃条件下,D_1组和D_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对饲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除苯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而D_1组的摄食率、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_2组;D_1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_2组。在28℃条件下,D_1组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_2组。与28℃组相比,2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以及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大,而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膨化浮性饲料显著提高了两种温度下吉富罗非鱼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而22℃的温度条件下,降低了吉富罗非鱼对两种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水温对尼罗罗非鱼几种血液学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测定了尼罗罗非鱼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几种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其中总蛋白、无机离子(除Fe~(3+)外)不受水温的影响.而红血球数(RBC)、血红蛋白量(Hb)、Fe含量在15~35℃范围内随水温升高而升高,据此确定保存尼罗罗非鱼种子质量的较佳温度应是28~32℃。 相似文献
9.
氯霉素在尼罗罗非鱼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尼罗罗非鱼血浆内氯霉素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法(RT-HPLC),并研究了以50 mg·kg-1剂量的氯霉素单次给药后,不同水温、不同年龄尼罗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的差异.结果表明,RT-HPLC法检测血浆中的氯霉素基线走势平稳,药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在空白血浆样品中添加0.25,2.5和12.5 μg·mL-1标准品,3个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可达(90.47±3.42)%,且变异系数小于1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较高,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199%和1.770%.研究揭示,水温和年龄对氯霉素在尼罗罗非鱼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水温升高,氯霉素在罗非鱼血浆中吸收、分布和消除速度则明显加快,26℃下T1/2 ka仅为18℃的1/3,T1/2α和T1/2β也明显缩短,Tp不到18℃的一半,CLs是18℃的1.74倍;氯霉素在一龄罗非鱼血浆中的吸收速度比二龄罗非鱼快,达峰时间短,消除速度明显减慢,但分布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AUC)大小二者比较接近.鉴于CAP毒性强,在对水产品中的CAP残留进行监控时,应以养殖水温较低、年龄较小者作为监控的重点,以确保水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吉富罗非鱼一次灌服50mg/kg剂量的四环素和土霉素浑浊液,研究四环素和土霉素在其肌肉、肝脏和血液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12h后四环素、土霉素在肌肉、肝脏和血液中含量分别达最高,四环素含量分别为0.920mg/kg,2 703mg/kg,1 225μg/mL;土霉素含量分别为0 860,2 188mg/kg和1 075μg/mL。鱼肉中四环素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 593,23 50h;土霉素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 261,22 979h。216h后,鱼肉中四环素和土霉素均低于0 1mg/kg。 相似文献
11.
2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对池塘和水库养殖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的营养成分、感官评分、理化性质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较低,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2)水库养殖罗非鱼总体感官评分优于池塘养殖。3)两者的熟肉率、蒸煮损失及肌红蛋白差异都不显著,而pH、滴水损失、贮存损失、肌内脂肪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差异均显著。4)肌肉中检测到了18种常见氨基酸,两者间的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他氨基酸无显著差异;两者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相近,而池塘养殖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半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水库养殖的。从总体上来看,水库养殖罗非鱼嫩度要优于池塘养殖,而在营养成分及鲜甜味方面不及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体内氟甲砜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建立了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血浆、肌肉和肝脏内氟甲砜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法)。采用内标法和峰高法定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较高。8、1和0.125μg·mL-1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9.16%-96.13%;对应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21%-6.55%和2.11%- 7.71%。方法检出限为0.03μg·mL-1。结果表明,此方法非常适合用于罗非鱼体内氟甲砜霉素的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10月,在福建尤溪水东水库开展奥尼罗非鱼水库网箱集约化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投放平均体重为27g的奥尼雄性罗非鱼,经过190d的饲养,鱼体平均体重1062g,产品符合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平均成活率达98.0%,饲料系数为1.7,平均盈利244元/m^2,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水源条件、养殖设施、养殖密度、饲料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福建尤溪水东水库罗非鱼网箱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为福建溪流型水库开展罗非鱼网箱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按照鱼的体重,以10 mg/kg的单剂量,分别给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水剂口灌和混饲口灌盐酸诺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水剂口灌组和混饲口灌组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水剂口灌组药物的吸收、消除都明显快于混饲组,水剂口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269 h,t1/2α=0.588 h,t1/2β=16.42 h,Tmax=0.745 h,Cmax=0.123μg/mL,AUC=1.83 h;混饲口灌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0.428 h,t1/2α=1.85 h,t1/2β=21.77 h,Tmax=1.63 h,Cmax=0.099μg/mL,AUC=2.42 h。 相似文献
15.
16.
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ACH50)活力。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 g/kg时,试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量为1.0 g/kg时,血清溶菌酶和ACH50活性达到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添加量为2.5 g/kg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sex ratio, stocking density and age of hybri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X O. aureus) brood fish on seed production in concrete tanks were evaluated in 1992 and 1993. A sex ratio of 1:2 and 1:3 (male: female) and a density of 2 fish m-2 gave the best result with respect to number of seed female-1 day-1 and number of seed kg-1-1 female day-1. Maximum seed production female-1 day-1 was recorded for 3-year-old females and the minimum for 1-year-olds, but in terms of seed kg-1 female day-1 and seed m-2 day-1, 1-year-olds produced the maximum number of seed followed by 2-, 3- and 4-year-old females. Seasonal pattern in seed production was apparently influenced by season and temperature. From the first harvest on 21 April 1993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reaching a peak during the third harvest and a second peak during the sixth harvest. Thereafter seed production gradually decreased, reaching a minimum during the tenth harvest on 27 October 1993. No seed were found during the last harvest of 18 November 1993. Maximum production coincided with the highest water temperature of around 28°C. 相似文献
18.
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