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西吉县梯田地埂灌木树种(以杞柳和柠条为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时,梯形槽和鱼鳞坑整地均可,整地深度以40cm左右为宜,整地时间以雨季预整地最佳;(2)造林方法要根据具体树种而定。柠条最好选择植苗造林,春秋皆宜,杞柳适宜秋季造林,总体上秋造的苗木成活率和存活率明显好于春造。另外,在柠条播种造林时,坡向最好在阴坡;(3)杞柳造林时的种植深度以种条覆土2cm最佳,适宜的几种种植深度模式为:阳坡种条覆土2cm、阴坡种条齐地面、阴坡种条覆土2cm;(4)造林整地、种植深度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较大,造林方法、造林坡向、种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沙松植苗造林及相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1963∽1964年在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营造的沙松纯林、沙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及沙松-阔叶混交林等不同林型人工林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产量观测,通过计算机拟合运算优化出指数函数Y=ae^bx,对各种类型沙松人工林进行了生长预测。结果表明,各类沙松人工林均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到55年生主伐时可获得可观的木材产量;除沙松-落叶松混交林外,其他几种混交林型材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结合生态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因素分析得出:在东部山区的适宜地区应大力推广培育沙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林等针阔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直播造林在辽宁北票市山地丘陵、干旱地区是十分重要的造林方式。该文在北票白石水库公路东西两侧的石质山上,进行了总面积为176.2hm^2的直播造林试验,其结果表明:出苗率达77.31%,其中坡下的出苗量高于坡上的,阴坡的出苗量远远高于阳坡;坡下的苗木生长量高于坡上,阴坡的生长量高于阳坡。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该地区要适时播种,提高出苗率;做好抚育管护工作等对于提高绿化效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树种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石灰岩中山区两个立地条件,包括干旱阳坡24个水保林树种,阴坡9个造林树种进行了综合评分。结果为干旱阳坡乔木树种以樟子松、侧柏、油松得分最高,分别为4.86、4.43、4.29;小乔木及灌木树种以沙棘、翅果油树、荆条得分最高,分别为3.71、3.43、3.29;阴坡以樟子松、油松、沙地柏得分最高,分别为5.0、4.0、3.29。在选择造林树种时,除参考综合评分外,还应考虑立地条件,造林目的和造林方法,以及树种特性和经济价值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沙松播种育苗技术、植苗造林及相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华北落叶松不同立地类型、栽植季节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圃地与造林地生态条件的差异是造成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光、热、水诸因子是影响幼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平台地为最佳立地类型,阳坡、半阳坡适合于培育小径材,阴坡适合于培育中、大径材;常规造林中,应采用小穴整地,营造速生丰产林,宜采用大穴整地。  相似文献   

8.
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类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向是影响南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造林以选择阴坡或半阴坡为优,并且以2年生幼苗造林效果较好。此处,宿土苗春季造林成活率和秋季造林成活率都极显著高于裸根苗造林。  相似文献   

9.
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迎春5号(三北1号)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 Nit.)发生情况调查得知,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造林时的环境条件和生物因子,当年新植林发病最重,1a以后逐年减轻。不同土壤比较:白浆土造林发病最重,暗棕壤次之,草甸土最轻;不同地类比较:农田耕地造林病害重于宜林荒山造林;不同坡位病害比较;坡上重于坡中,坡中重于坡下;不同坡向比较:阳坡病情重于阴坡;不同坡度比较:坡度越大,发病越重。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的陡坡造林一直是造林绿化的难点,但随着绿化水平的提高,许多地区已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绿化成果与效益都十分明显,现总结为六要点,简介如下。1先易后难,选好林地 陡坡可细分为陡坡、缓坡和阴坡、阳坡。一般阴坡和缓坡,上层较厚,土壤湿度较大,与阳坡相比,具有较多的造林优势。因此,一般在规划中应坚持先阴坡、缓坡,后阳坡、陡坡的原则,采取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造林的办法,在雨量较大的年份,则应抓住有利时机,重点主攻向阳坡、陡坡,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造林效果。2修聚水槽,积水造林 过去在土壤瘠薄的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北地区10个种源的77个家系沙松纸浆用材林苗期的苗高、地径和当年高生长指标测定和分析,比较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沙松间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苗高生长表现良好的为东京城04、东京城05和柴河04号家系;地径生长表现良好的为露水河08、东京城04和柴河05号家系;当年高生长表现最好的为露水河14号家系。  相似文献   

12.
沙松选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沙松解析木找出沙松胸径早晚期相关关系,制定沙松优树标准,为建立沙松无性系种子园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庭院栽植的沙冷杉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的发芽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发芽处理的各株树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值为27.9%,变动于8.7%~44.0%之间,差值5.1倍;沙藏催芽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值为21.4%,变动于1.9%~38.2%之间,均值21.4%,差值20.1倍,株间遗传差异显著。有4枚子叶的异常幼苗和1粒种子有2株幼苗同时萌发,存在着多胚现象。  相似文献   

14.
沙松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沙松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发展沙松优质种苗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个种源沙松(Abies holophylla)苗期高生长量的连续观测,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表明:10个种源的沙松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但各种源的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其中不同种源间线性生长始期最多相差5 d,线性生长末期最多相差7 d,线性生长期持续时间最多相差9 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应在线性生长期内做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促进苗期苗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谈郁闭度对沙松天然更新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0多年生沙松人工林在不同的郁闭度条件下天然更新的调查,分析了郁闭度与更新幼苗的密度、高生长、径生长的关系及利用天然更新苗更新造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沙松自然分布区的天然林高生长与分布的状况,提出了沙松天然林区划;并从立地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方面论述沙松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影响沙松裸根苗生长主要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本项研究,对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土壤质地、基肥种类、播种时间等影响沙松苗木生长的裸根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松种子处理应采用混沙方法;最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为壤土;基肥的种类以猪粪和鸡粪为最好;播种应适时早播,如条件允许,可于5月4日前后播种。  相似文献   

19.
沙松生长与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相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此项研究通过数理化理论(Ⅰ)与多元回归分析、计算机迭代计算等方法,以34年间观测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对沙松生长与土层厚度等环境因子和年均气温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及各因子的贡献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判明沙松的生长和材积产量与土层厚度、坡位、坡向、坡度、年均气温、年积温(≥10℃)等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尤其是与土层厚度、坡位、年均气温、年积温的相关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常绿针叶树是北方地区城市森林的重要树种。在沈阳城市森林中,常绿针叶树约占公共绿地树木总量的20%。在严寒的冬季,北方城市中大部分树木落叶、休眠,惟有常绿针叶树保持着植物的生机,体现了城市的活力。然而,冬末和早春的生理干旱常常导致常绿针叶树松针失绿、枯黄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加强常绿针叶树生长季节和秋末的水、肥等管理,保持常绿针叶树旺盛的生长势,是减轻生理干旱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