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金咏  于泉林 《玉米科学》2013,21(3):140-143148
在冀东地区全年分别对亚洲玉米螟田间落卵量、越冬幼虫数量及黑光灯诱蛾量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冀东地区玉米田全年共发生以3化性为主的不完全世代。亚洲玉米螟在春玉米田发生第1代和第2代,在夏玉米田发生第2代和第3代。统计显示,玉米秸秆中越冬幼虫以3化性为主,3化性幼虫占幼虫总数的73.7%;黑光灯逐日诱蛾量分析显示,全年共形成3个较集中的诱蛾量动态,共诱集成虫1589头,黑光灯全年诱蛾量动态与玉米螟田间落卵量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1棉铃虫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棉铃虫在一四八团发生逐年增多 ,对棉花为害日趋严重 ,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首要害虫。1 .1发生期提前 ,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较集中 ,高峰期明显。根据黑光灯多年诱集数据资料表明 ,越冬代棉铃虫成虫始见期 1 998年是 6月 4日 ,1 999年是 5月 7日 ,2 0 0 0年是 4月 2 9日。 1 999年比 1 998年提前 31天 ,2 0 0 0年比 1 999年又提前 8天。 1 998年 6月 9日为最高峰值 ( 6只 ,一盏黑光灯 5天诱集累计值 ,下同 ) ;1 999年最高峰值为 6月 9日 ( 8只 ) ;2 0 0 0年最高峰值为 5月 2 0日 ( 1 2只 )。1 .2发生量增多 ,且二、三…  相似文献   

3.
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发生趋势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发生趋势初报①王春义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在同一地点和作物环境下(周围或邻近有麦套棉田、单作春棉田、夏棉田和玉米田),安置统一型号的黑光灯(20W)诱集棉铃虫成虫,连续几年观察记载诱集各代棉铃虫的雌、雄蛾量。同时,结合...  相似文献   

4.
1995年第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中期预测根据我所1994/1995年度棉铃虫越冬滞育蛹观测试验,1995年20瓦黑光灯诱蛾记载,麦田5月26日扫网和随机取样方观测结果:越冬代棉铃虫530头,应用越冬箱控制试验观察结果,冬前羽化87头,羽化16.4%,春...  相似文献   

5.
利用黑光灯诱蛾是防治棉花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自从推广黑光灯以来,各地对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有不少介绍,亦有不少争论。下面谈谈我们对黑光灯诱蛾几个问题的认识。一、黑光灯的诱蛾效果问题我们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用黑光灯作诱蛾观察,从诱蛾量来看是比较多的。拿斜纹夜蛾和棉夜蛾,一支20W黑光灯的诱蛾量超过三个树枝把诱蛾量的十多倍。据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四年的统计,一支黑光灯共诱斜纹夜蛾9157只,一九七六至七七年两年共诱棉夜蛾3286只,最多每夜每支灯能诱斜纹夜蛾486只,棉夜蛾241只。从一九七七年第四代斜纹夜蛾发生情况来看,金清农场一、五两个大队未装黑光灯,平均每亩棉田产卵58.6  相似文献   

6.
菏泽地区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闫以平,程宝良,王玉东,于立山东省菏泽地区棉办2740051993年菏泽地区20多万公顷棉田,一代棉铃虫成虫于6月初始见,发蛾盛期6月12~23日.郓城县一支黑光灯共诱到成虫1.5万余头,是历年平均值的62.4倍,是19...  相似文献   

7.
五统一五结合控制棉铃虫危害支春学,乔建中,杨希田河南内黄县棉办456300内黄县1993年一代棉林虫产卵为麦田66万粒/hm2,二代百株卵4200粒,6月20日一支黑光灯诱蛾3.9头,为1992年同期的近2倍,卵孵化率在70%~95%以上。在棉铃虫如...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与棉铃虫虫害发生相关显著的气象因子,并据此做出棉铃虫发生情况的合理预报,分析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2000―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棉铃虫虫情资料。得出:衡水棉铃虫卵的始见日最早为5月24日,最晚为8月22日;2代、3代、4代卵盛期分别为6月13日-7月1日、7月18日-8月4日和8月17日-9月14日;棉铃虫虫害主要发生在6-8月;棉铃虫的发生主要和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有关。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棉铃虫发生的预报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回测检验,相应预报模型对2代、3代、4代百株累计卵量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1%、20.7%、29.9%,对各代卵的等级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4.4%、83.3%、77.8%。  相似文献   

9.
孟建文 《中国棉花》2005,32(7):28-29
南疆棉区1997年棉铃虫大发生,对棉花为害极为严重,以后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棉花品种的更换、气候因素的变化,棉铃虫发生量逐年下降。2003年部分团场种植非抗虫棉品种,引起局部棉田棉铃虫中量偏重发生,损失较大。为此,对库尔勒垦区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治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动态1.1棉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其分布。棉铃虫在本垦区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能完成不完全的4代。主要为害棉花,第1代发生量小,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其附近心叶;第2代的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主要为害花和铃;第3代次之,主要为害棉铃。…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掌握盘锦稻区常发性水稻害虫二化螟发生情况,做好害虫预测预报,为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对盘锦新建基地、胡家镇、西安农场和王家农场4个稻区的二化螟越冬代、一代与二代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黑光灯诱蛾技术,结果表明,盘锦稻区越冬代二化螟存活率约为20%左右,一代蛾羽化高峰期为6月24~26日,卵始盛期稍晚1~2d,二代蛾羽化高峰在7月底至8月初,世代略不整齐,落卵高峰期与成虫羽化在同一时期。调查也显示,二化螟能明显地降低水稻产量,生产中必须重视对二化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新疆棉区多年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棉铃虫 ,大幅度杀伤天敌 ,破坏了生态平衡 ,致使棉铃虫再猖獗和棉铃虫抗药性日益突出。保护利用天敌、重视生物防治、实现可持续生态控制是当前解决棉铃虫危害问题的关键。因此 ,于 2 0 0 2年 7月中旬至 2 0 0 3年 9月对本棉区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 ,经查阅文献资料 ,明确了新疆棉铃虫寄生性天敌的种类 ,为有效控制本棉区的棉铃虫提供理论基础。1棉铃虫的防治棉铃虫在北疆一年发生 3代、南疆发生 4~ 5代 ,第 2、3代幼虫危害棉花最重。在新疆棉区的棉铃虫防治中 ,农业防治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选用…  相似文献   

13.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4,31(4):41-42
敦煌属典型的绿洲农业 ,沙漠、戈壁、荒滩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棉铃虫的远距离迁移 ,使棉铃虫的严重发生为害时间比我国其他棉区晚了 1 0多年 ,可是 2 0 0 1、2 0 0 2年棉铃虫连续在本市部分棉田重发生 ,大范围内轻发生 ,2 0 0 3年又呈严重发生之态势。为此 ,在 2 0 0 1年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又专门成立攻关小组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 ,基本摸清了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并总结、借鉴国内外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 ,2 0 0 3年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生规律棉铃虫在本市年发生 3~ 4代 ,以 2、 3代为害为主 ,尤以 2代…  相似文献   

14.
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 999- 2 0 0 1年在南疆 2 9团和北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棉田进行。供试品种为长果枝类型的陆地棉品种冀棉 2 0、中棉所 36。在棉铃虫发生的 2、 3代时期 ,于棉田定 3点 ,每点连续 30株 ,每 3天进行调查 1次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和蕾、花、铃的空间分布。根据棉田不同的肥力选择 7个条田 ,对大田棉铃虫进行多点调查 ,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 .1不同时期不同世代棉铃虫为害情况。第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在棉花苗期 ,发生量小 ,为害多在麦田、菜地 ,极少数进入棉田 ,主要为害棉花的顶尖、叶及幼蕾 ;2代棉铃虫发生在…  相似文献   

15.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中后期 ,由于棉花实施早育早栽、地膜覆盖栽培后 ,棉铃虫发生为害呈上升趋势 ,1 996年棉铃虫在当地大发生 ,由于防治不及时 ,给棉花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 ,近几年来 ,笔者对当地棉铃虫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以便更有效地指导防治。1 棉铃虫发生代数的分析据有关资料介绍 ,棉铃虫在四川 1年发生 4~ 5代 ,当地到底是 4代还是 5代 ,据近 3年观察与分析 ,结论是应为不完整的 5代。据资料介绍 ,棉铃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春天当气温回升到 1 5℃以上时 ,越冬蛹开始羽化。日平均气温达 2 0℃以上时 ,适于成虫产卵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18.
由于瓜棉共生期长达 2个多月 ,复种指数高 ,瓜类需肥量大 ,土壤肥力足 ,田间小气候郁蔽 ,棉花害虫趋重发生明显。主要表现为 :害虫重发的种类多 ,重发代次频率高 ,发生盛期拉长 ,世代重叠严重 ,导致防治难度大 ,为害损失重。1 瓜套棉田主要害虫发生特点1 .1 棉铃虫重发代次多 ,产卵盛期长 ,卵峰多 ,卵量多。近 3年来 ,当地三代棉铃虫在纯作棉区均属重发生 ,百株累计卵量在 1 0~ 2 0粒之间 ,而瓜套棉区因肥力足 ,植株旺长嫩绿 ,西瓜、棉花开花不断 ,对棉铃虫产卵有明显的诱集作用 ,且蕾铃、幼果多 ,幼虫食料丰富 ,成活率高 ,卵量都在 60~…  相似文献   

19.
罗玻军 《中国棉花》2003,30(4):44-45
棉铃虫是农一师十团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 ,1 997年第三代棉铃虫百株幼虫 3~ 6头 ,平均蛀铃率 4.1 8%,个别棉铃虫发生严重的条田蛀铃率达1 0 %。通过 5年的综合防治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第三代棉铃虫的蛀铃率均小于 0 .5 %,棉铃虫蛹的越冬基数也由 1 997年的 0 .37头· m-2 下降到 0 .1 6~0 .1 8头· m-2 。其主要原因是 :1加强农业防治1 .1更换品种。 1 997年农一师十团主栽品种是石远32 1和中棉所 1 2 ,生育期 1 4 6~ 1 5 1天 ,由于中后期长势旺 ,为第三代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 ,顶部棉铃极易受到第三代棉铃虫的危害。1 999年试…  相似文献   

20.
根据萧县棉铃虫系统调查数据 ,统计历年棉铃虫产卵高峰日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以此将棉铃虫各代历期作相应的调整 ,即一代幼虫到成虫产卵前历期增加 4d,二代幼虫到成虫产卵前历期减少3 d,将三代幼虫到成虫产卵前历期减少 5 d。调整后对 1 990~ 2 0 0 2年各代发生期进行回测 ,二、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吻合率比调整前分别提高了 6 7.3 %、43 .6 %、6 0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