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辣椒栽培面积的扩大和世界范围的种子流通,辣椒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的发生日趋严重,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匈牙利、印度、意大利、新西兰、土耳其、以色列、希腊、南部非洲、古巴及智利等近60 个国家,细菌性疮痂病已成为辣椒上主要的细菌
病害,给生产造成严重威胁(Cook &; Stall,1982)。在雨季到来时往往引起季节性大流行,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威胁着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如美国
的佛罗里达州,平均每年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 %以上。我国对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研究较晚,20 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报道。随后,在内蒙古、甘肃、贵州、东北三省、山西、安徽、山东、河北、浙江、湖南、新疆和云南等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防治困难等特点,辣椒细菌性疮痂病在我国迅速发生并蔓延。1991 年孙福在等报道了该病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和北京等地区不断发生和蔓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掌握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甜瓜白粉病是危害甜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分布,我国各地也均有发生。甜瓜白粉病可造成植物光合能力下降,引起早衰,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甜瓜的产量和品质,掌握甜瓜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相关防治技术对控制其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病(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是辣椒生产上一种世界性分布较广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严重制约着辣椒生产。辣椒疫病首先于1918 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中国最早于1940 年报道此病在江苏发生,此后陆续有相关报道,且表现为逐年加重的趋势。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辣椒疫病在全国各地的温室、大棚和露地普遍发生,弄清其初侵染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5.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00 年Salmon首先在意大利发现番茄白粉病,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1919 年日本泽田兼吉首先报道我国台湾省番茄上的白粉病菌为蓼白粉菌(E. polygoni DC.)。在我国的云南、河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也曾有过对番茄白粉病的报道。近些年,随着我国温室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白粉病在我国的番茄生产中有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5%~15%,严重地块达80%~100%,已经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大敌。  相似文献   

6.
辣椒以其种植适应性广、产业链长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目前,世界上辣椒的种植面积达370 万hm2 左右,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133 万hm2,辣椒种植已成为我国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生产也不断受到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辣椒炭疽病就是一种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及品质的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7.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 ~30% ,重者达50% 以上,甚至绝收。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由于田间环境的多变性及品种差异,近年来草莓灰霉病不断表现出一些新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生物防治法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经济、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已成为蔬菜病害的重要防治方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是国际上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菌剂,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符合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植保的要求,特别适用于绿色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在植物病害防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茄果类蔬菜是茄科(Solanaceae)植物中以果实作为食用器官的蔬菜作物,主要包括番茄、辣椒、茄子、酸浆等。这类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盐、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茄果类蔬菜又因其产量高,生长季节长,经济效益好,在果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茄果类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专一化经营模式日趋成熟,但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茄果类蔬菜生产中随之产生的各类细菌性病害发生趋势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在蔬菜生产中,通常采用喷施化学农药的方法来防治病害,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将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产品中药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认识的提高,寻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病害防治新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常见的系统性病
害。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已经报道过该病
害(俞大绂,1955),此外澳大利亚(Simmonds,
1966)、美国加利福尼亚(French,1989)以及佛
罗里达(Jr Alfieri et al.,1984)等地区也相继报道
过。近年来,随着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及复
种指数不断提高,辣椒枯萎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
大,危害程度日益严重。该病在陕西、甘肃、吉
林、四川、湖南、北京、广西等地均有发生,发病
率一般为15%~30%,严重时可达70%~80%,
有的甚至全田枯死。因此掌握辣椒枯萎病的发生
规律与防治技术对提高辣椒的品质与产量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设施蔬菜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棚室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条件适宜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导致霜霉病的危害日益严重。通过对全国各地田间调查及寄样诊断中发现,由于莴苣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其栽培茬口的安排越来越紧凑,病虫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其中霜霉病作为一种流行性强、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且毁灭性强的病害倍受重视;该病的发生降低了莴苣的产量和品质,损失较大,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掌握莴苣霜霉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对控制该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是以天然产物Strobilurin A 为先导化合物开发而来的一类仿生合成杀菌剂,是继苯并咪唑类和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再次震撼杀菌剂领域的一类新型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低毒、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几乎对所有真菌(卵菌纲、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引起的病害均有良好的活性。这类药剂由于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与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其他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能有效地防治对其他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菌系列,如对14- 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甲酰亚胺类、苯并咪唑类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产生抗性的菌株。这类药剂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安全,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能很快降解,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无致癌和致突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在西藏亚东县调查蔬菜病害种类时,发现马铃薯薯块上长出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小瘤,表皮龟裂,初为黄白色,后逐渐变粉红色至黄褐色,最后变黑褐色易腐烂,发出恶臭。病原菌鉴定为内生集壶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ersky)Percival],引起马铃薯癌肿病。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马铃薯癌肿病在西藏发生为害的报道,属西藏新病害。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对马铃薯癌肿病主要从分布及为害、病原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为西藏地区防治马铃薯癌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自20 世纪50 年代该病害在中国就有了发生记载,但后续研究报道较少,直到七八十年代在东北三省和北京郊区的大发生,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上人们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叶片上的多角形病斑,对茎部和果实上的症状认识不清。近年来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气候条件多变,生产中缺乏抗病品种,使得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病害的多样性症状也呈现出来。2010~2012 年,笔者在河南扶沟、山东寿光、河北永清等黄瓜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黄瓜病茎和果实上出现流脓现象,后期茎果腐烂,整株死亡。经过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引起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rnans。这一发现丰富了人们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的传统认识,揭示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也可在茎部、果实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17.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由于田间环境的多变性及品种差异,近年来草莓灰霉病不断表现出一些新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阮义理 《花木盆景》2003,(12):30-31
白粉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除球茎、鳞茎、兰花类花木和叶片有较厚的角质层,蜡质层的花木外,大部分花木均有发病。大棚种植发病更为严重,轻则植株生长不良,畸形,不开花,丧失经济和观赏价值,重则生长停滞,叶片提早枯黄脱落,甚至全株死亡。白粉病的种类虽多,但各种白粉病的症状、危害、发病流行和防治方法等,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进行田间诊病和接受电话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菜农最关心的是什么病虫用什么药防治最合适。这个看似最简单的问题,要给予科学的回答并不容易。合理的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农药的效果评价,更要考虑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  相似文献   

20.
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L.)属藜科、环胚亚科、菠菜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叶形和种子是否有刺可分为有刺种(又称尖叶种)和无刺种(又称圆叶种)。有刺种叶片戟形,先端尖锐,叶柄细长,种子有刺,耐寒性较强,适宜越冬栽培;无刺种叶片卵圆形,肥大,多皱,先端钝圆,叶柄短,种子无刺,其耐热性强,产量高,适宜春季、夏季或晚秋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