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 近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病死率的变化:过去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般在13%~50%,雏鸡甚至可高达60%以上;现在发病率低,死亡率也降低了,一般在20%以下;②季节性变化:过去春季及夏初发病多,现在该病季节性不明显;③病程的变化:过去发病快,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后3~4d为死亡高峰,现在发病缓慢,零星死亡,病程长;④发病日龄的变化:发病日龄提前,有的鸡群10日龄之内发病,多数鸡群在20~30日龄发病,一些鸡群在使用本病弱毒疫苗二免后发病;⑤病例不典型而且混合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蛋鸡普遍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当前症状与去冬今春的发病症状有所不同,当前发病症状:鸡群无前期症状,多是突然个别鸡死亡,大群鸡精神、采食、产蛋、粪便正常,发病时鸡群每天死亡在0.1%左右,发病4~5天后死亡率增加到0.2%~1%(不同鸡群死亡差异不同),大群鸡中开始出现蔫鸡,只要鸡表现沉郁,一天内死亡。随后大群排黄绿色粪便,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2病理变化剖检病初死亡鸡无明显的腹膜炎症状,腺胃乳头出血,胰腺边缘出血,形成  相似文献   

3.
2003年8月份,日照地区出现了雏鸡突然发病,死亡率较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多集中在5~30日龄鸡群,其中以15~2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40日龄以上鸡群则很少感染。鸡群发病前无明显症状,死亡率一般在30%~50%,个别达70%以上。病程一般为5~10天。死亡急、康复也快。通过调查,饲养不同种鸡场的鸡苗和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都可感染,不同品种、性别的雏鸡亦感染发病,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临床、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新城疫。一.临诊症状发病初期,鸡群无明显征兆,大群采食、精神皆正常,偶见个别鸡精神不好,2~3小时内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育成期饱食症多发生在10~14周龄隔日限饲阶段,尤其以笼养育成鸡群发病严重,并可反复多次发病,发病率一般为1%~2%,死亡率仅有0.04%左右。现将我场一次鸡群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发病经过 本公司从深圳康地正大公司引进艾维茵父母代雏鸡13500套,采用笼养方式饲养,喂以沈阳正大饲料,鸡群生长发育良好,食欲旺盛,6周末育成率为99.3%,10周末鸡群在喂料日采食后突然发病,发病鸡150只左右,死亡23只。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鸡群突然发病,高发日龄在20~60日龄,特别是30日龄多见。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为20%--30%。当有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该病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多数鸡群在发病后6~7天疫情趋于平稳。鸡场一旦暴发该病,以后每批雏鸡均可感染发病。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瘫卧、震颤,排米汤样稀便,大多鸡群在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2005年5月12日,河北省昌黎县李某饲养的2000只50日龄青年鸡发病,1周后,其携带病死鸡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兽药服务部求诊。主诉鸡群病初呈呼吸道症状,曾投支喉康(主要成分为复方罗红霉素)治疗,未见好转。鸡群日渐精神沉郁,垂头缩颈,死亡数量逐日增多,到求诊之日已死亡50多只。另外有2000只同日龄青年鸡未发病。2流行病学调查该发病鸡群20日龄曾患法氏囊病,病愈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由于鸡群健康状况较差,所以鸡群已少免新―支H120饮水疫苗及新城疫油苗各一次,还未注射新城疫中等毒力Ι系疫苗。未发病的2000只青年鸡按正常程序免疫,…  相似文献   

7.
1流行特点 通过调查12个不同地区的鸡群发现,都是经过H120免疫后又发生本病,该病的主要发病日龄为18~56d,发病后一周为死亡高峰,但病死率较低,一般为7%~11.5%,病至后期多呈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某鸡场饲养的8 000只21日龄鸡群突然大批发病,6 d内死亡260只。发病后3~4 d死亡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死亡60多只。发病1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迅速康复。根据临床经验和症状,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9.
1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特点1.1典型病例居高不下临床上发病急死亡率在30%~60%左右。1.2非典型病例增多临床上发病的鸡群逐批升高,没有明显的大批死亡现象,鸡群内常散发,死亡率不高,一般死亡率在2%~5%左右,病程延续较长的,同批鸡群有反复发病的增多。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5月 ,五大连池市某养鸡场发生了一种以急性死亡和败血性病理变化为特征的疾病 ,该病发病较为迅速 ,死亡率较高 ,给鸡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鸡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鸡场饲养海塞克斯蛋用鸡30 0 0只 ,笼养 ,自配饲料。 2 0 0 1年 5月初鸡群突然发病 ,并开始出现死亡 ,每天死亡 6~ 10只 ,持续 2 0d左右 ,共计死亡 187只 ,死亡率为 6 .2 3% ,产蛋率由发病初期的 87%降至 6 1%。白天观察鸡群仅发现有个别鸡排黄白稀便 ,其它未见异常症状 ,但每天早晨上料时发现死鸡 ,病鸡多为急…  相似文献   

11.
2004年9月,河北省廊坊市某父母代种鸡场孵出的商品代蛋鸡在20~30日龄发病,主要表现贫血、消瘦、衰竭死亡。鸡群发病率为50%,死淘率为25.3%。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传染性贫血病。1发病情况自2004年9月以来,该父母代鸡场有一批商品代鸡苗发病。发病一般在20~30日龄。20~30日龄之前,商品代鸡群外观表现均正常。20~30日龄以后鸡群中不断出现病鸡。病鸡精神委顿,呆立,饮食废绝,体重增长停止或逐渐下降,鸡体极度消瘦,可视黏膜发黄,鸡群整齐度很差。病鸡多数衰竭或继发大肠杆菌后死亡。据记录,该场父母代种鸡存栏1000…  相似文献   

12.
(一)流行特点 1.发病特点.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不足的鸡群.养鸡密集区发病严重,养殖不密集区相对发病较少,且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3.
本地区某饲养户饲养了3500羽肉鸡,8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大群采食量下降。与以往不同的是发育良好的鸡出现打蔫、瘫痪、站不起来,公雏比母雏发病多。一般2~3d就死亡,死亡多集中在十几日龄,每天死亡70~80羽左右,来诊时已死亡300多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9日,某育成鸡场有二栏后备鸡群发生了鸡只死亡,笔者经现场调查、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葡萄球菌病,经综合治疗6天后鸡群全部恢复健康。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过程2004年11月9日第一栏后备鸡群发病,发现病鸡12只,死亡3只,之后病鸡逐渐增多,由于治疗及时,只有零星死亡。第二栏后备鸡群11月10日发病,当天死亡16只,之后连续5天平均每天死亡6~8只。发病后备鸡为128~136日龄,第一栏死淘鸡数为50只,死淘率为1.18%;第二栏死淘数为136只,死淘率为1.74%。2临床症状鸡群食欲减退,病鸡羽毛蓬松,伏在笼里不动,笼角有很…  相似文献   

15.
正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系统性疾病,主要易感3周龄以内的雏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雏鸡感染后死亡率高,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1发病情况2017年8月东辽县渭津镇一蛋鸡饲养户,饲养商品代京红蛋鸡5 300只。雏鸡5日龄开始发病,每天死亡5~6只,饲养员认为是弱雏死亡,并没在意,10日龄后发病严重,鸡群中出现明显精神不振的鸡,并且死亡增加,最多一天死亡  相似文献   

16.
今年4~7月,山东周边省市多雨、气温忽高忽低,这种多变的气候是诱发该地区禽霍乱的主要因素。发病主要见于25~31周龄的产蛋鸡,尤其是肉种鸡,以急性型和慢性型禽霍乱为主,发病率20%~40%,死淘率1%~15%不等,病程2~4周。1流行特点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多种禽类的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当前发病以急性型和慢性型为主。同群的公鸡则很少发病。1.1急性型产蛋鸡多见,尤其是25~31周龄的肉种鸡,当产蛋率上升到30%~50%时,发病鸡群吃料时间延长,饮水明显增多,30%~40%的鸡拉黄绿稀粪,零星死亡,4000左右的鸡群每天死7~8只…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鸡群中较常见的一种病。从经济上看造成养鸡损失最严重。我场及饲养三黄鸡的专业户从1990年11月开始使用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兽医院、广东省农科院兽医所生化厂生产的双价高免蛋黄液对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注射。到1991年元月底,共用双价蛋黄液100多瓶、注射鸡上约27000只,注射后2—3天病情基本平息,保护率95%以上。对刚发病鸡群,或发病前1—3天的鸡群注射,两天后病情基本平息,仅在注后1—2天出现极小量鸡为死亡,保护98%以上。对发病鸡群(已出现鸡只死亡的鸡群)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1988年5月1~6日,某场饲养的40周龄产蛋鸡突然发病。鸡群产蛋率下降13%,死亡率逐日增大。5月1日死亡1只,以后每日均死亡多只,至5月6日共死亡29只,占存栏数的2.8%。二、诊断治疗由于发病较急,最初几天基本上看不出有任何症状。5月6日发现个别病鸡拉绿色粘稠粪便。尸体解剖可见肝肿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2010年12月下旬,江苏省盐城市某良种蛋鸡场饲养的商品代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冠发紫、流鼻液、鼻窦和眶下窦肿胀、死亡快和产蛋率明显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场存栏蛋鸡有3个批次,以180日龄的发病最早、病情也最为严重,发病第2天出现死亡,第3天已波及全群,并传染到同场其它2批鸡群.畜主在发病后立即使用复方磺胺间氧嘧啶粉剂拌料,治疗1周后,该病传播速度得到了控制,但鸡群整体状态未见好转,鸡群采食量没有回升,180日龄鸡群产蛋率从95%下降停滞在85%,死亡仍然不断.此时,鸡群共死亡200余只.  相似文献   

20.
发病情况某养鸡场2008年6月中旬购进1000羽海兰商品蛋鸡,采用地面平养,垫料育雏,喂全价颗粒饲料。该鸡群在18日龄时,曾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免疫。饲养至41日龄时突发疫情.并很快波及整个鸡群。发病后1~2d共死亡13羽.第3天死亡48羽,第4~6天死亡133羽,第7~10天死亡59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