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勇  司学样 《河南农业》2019,(25):18-18,26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13.33万hm^2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耕地是重要资源,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对守住耕地数量、质量两条“红线”,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拥有6 000多万人口,是典型的人口大省。但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浙江耕地面积只有1935.70万亩,现状人均耕地0.34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6亩的25%,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为扭转自然资源禀赋较差、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较低等现实困境,浙江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我国耕地利用类型多样、区域差异大,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未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均可导致耕地质量数据或成果不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影响其使用价值.因此,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工作要坚持技术规范为基础、行标国标为支撑的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把耕地质量“体检”准,实行“对症下药”的保护建设措施,实施“藏粮于地”,保障农产品的高质量供给,服务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河南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部署,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推进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全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会上表示,要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轮作休耕试点,妥善处理轮作休耕与保耕地、保产能的关系,科学确定休耕规模和地块,加强休耕地监管,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更不能借机搞非农化;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全面推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中国农村经济专家柯炳生要做到藏粮于地,关键是两点:第一,保住耕地面积;第二,提高耕地质量。保住耕地面积是基础。提高耕地质量是关键。实行"藏粮于地",减少"藏粮于库",就是把价格补贴和库存补贴的钱减省下来,增加到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耕地质量保护上去。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总农艺师季颖  相似文献   

7.
乔勇 《河南农业》2020,(7):17-18
淮阳县地处豫东南部,属潮土区,耕地面积10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坚持多年耕地地力监测的基础上,开展耕地地力保护提升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8.
耕地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面实施耕地用途管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严格管控耕地与其他农用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的“进出平衡”,探讨耕地“进出平衡”方案如何编制,对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现“化肥零增长”行动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目标为统领,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逐步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生产、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彦雨 《河南农业》2023,(22):62-63
<正>近年,南阳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保护耕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农作物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耕地地力,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耕地质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转型升级。南阳市通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了全市地力现状。本文从改良土壤与培肥地力、耕地资源整合与调整种植结构、耕地质量管理、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支撑粮食增产潜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党中央对耕地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形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耕地利用的科技创新需求,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动实施“沃田科技行动”为例,从“七块地”科技提升、耕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耕地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等方面阐述了耕地科技创新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并提出了加快推动耕地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能力统筹考量,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实现了“十八连丰”,并且连续七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的佳绩。“藏粮于地”成为端牢中国“饭碗”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3.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农业是国家稳定、民心安定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耕地是最宝贵的资源,国家多次就耕地保护出台了政策、提出了要求.耕地提质改造是落实占补平衡中产能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耕地保护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要求,这就为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本文对当前耕地提质改造的迫切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结合此项工作现有问题及笔者自身从事...  相似文献   

15.
正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近年来,昭通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现代物质装备水平为支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占有率,提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小康建成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这一年,农业农村工作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支持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克服疫情、洪涝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轮作休耕是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介绍轮作休耕技术概念以及粮食安全理念的变化,分析了轮作休耕的时代性、地域性、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了根据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掌握好“藏多少粮于地、藏多少粮于技”的平衡点以及因地制宜地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议,并对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厘清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态势,减少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本研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非粮化地域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8年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面积为8.3×106hm2,非粮化率为38.3%;非粮化率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非粮化面积则呈两边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土地流转面积是驱动干旱半干旱区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的最重要因子,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和乡村劳动力人数也影响了地域分异特征,但不同地域内各因素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非粮化受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影响大,今后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调整惠农补贴并优化资源配套,加大监管的同时谨防“一刀切”,实现农民增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三协同”。  相似文献   

19.
<正>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类消费的大部分热量和蛋白质的95%以上来自土地,其中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又取自耕地提供的粮食。人与耕地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粮食问题。毫无疑问,人口的继续增长将直接导致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的下降,而耕地本身的减少又进一步加剧了人粮矛盾。因此必须加强耕地保护,促进我国土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按照华南区滇南农林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指标,对盈江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化,耕层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养分变化情况及土壤性状进行了评价分析。耕地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和资源,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耕地质量保护变得愈发重要。以盈江县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部《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评价办法》(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的要求,开展了2018年度74个调查点位的等级综合评价工作,分析了盈江县年度耕地质量等级总体状况、县域耕地空间等级变幅、耕地养分变化情况及土壤性状。根据所得结果分析不同耕地类型的特点,强化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应用,探讨不同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措施,为指导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