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平畦预报技术指导自然海区缢蛏苗种生产,重点介绍苗埕选择、苗埕建造、平畦预报、以及蛏苗附苗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养成埕地的选择选群山环抱或东北面有屏障的海区,在风浪较小、地势略带倾斜的内湾或河口的滩涂,开辟缢蛏养成埕地最适宜.蛏埕的底质最好是泥沙混合,表层有2-3厘米的沉积软泥,此种底质之埕地,再如管理措施得当,养蛏亩产可达4,000-5,000斤,高的达到万斤. 中潮区至低潮区都可以养成蛏,可依具体情况选定潮位.低潮区埕地,缢蛏摄食时间长,生长快,但  相似文献   

3.
“谷雨”前后,是东南沿海一带播种蛏苗的“黄金季节”。根据我市养蛏专业户的高产经验“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技术要点: 一、认真选择蛏苗种,蛏苗质量的优  相似文献   

4.
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俗称娃子、泥蛙,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省温岭市是著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全市养蛏面积6.2万亩,总产量达4.06万吨。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  相似文献   

5.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娃子、泥蛙,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省温岭市是著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全市养蛏面积6.2万亩,总产量达4.06万吨.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两年多的立项研究,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泥蛏、蜻,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温岭是有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该市养蛏面积已达6.2万亩,总产量达40600吨,预计“十五”期间可增至10万亩以上。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稳步发展。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缢蛏工厂化育苗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现将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涂养蛏一年致富苍南县东门墙大队杨乃顶一家,从事养蛏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片面的强调以粮为纲,只抓大田,荒了海滩.杨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结果被抓到公社批斗了一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杨乃顶一家重操旧业,1981年承包大队海涂6亩,放蛏苗900斤,1982年共收获蛏168担,只一年就收入5200元,加上其它收入1000元,全家净收入6000元.  相似文献   

8.
杨乃顶滩涂养蛏全省夺魁浙江省苍南县芦浦镇东门村养蛏专业户杨乃顶一家,三个劳力放养蛙子15亩(计118垄)于去年开春后播种蛏苗1600公斤(规格为0.8—1万颗/公斤)。经精心管理,从农历5月18日始选择已达商品规格的蛏子陆续起捕上市,直至霜降后全部捕...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的附着基处理方式及投放时机对大竹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竹蛏稚贝存活及生长对附着基的不同处理无明显选择性,实际生产中以清洗过的细海沙为附着基最为合适;投放附着基的早晚对存活的大竹蛏稚贝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700μm以后其存活率降低,以500μm左右投放清洗好的附着基较好。  相似文献   

10.
福清县龙田公社是福建省水产品重点产区之一。沿海12个大队中,以渔为主的有7个大队,5,700户。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放宽政策,全面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渔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贯彻党中央(1983)1号文件后,水产专业户、重点户和各种联合体迅速增加,商品性生产蓬勃兴起,全社渔业经济充满活力。近几年来,龙田公社将蛏、蛏苗、牡蛎、紫菜的养殖承包给社员户养户管,蛤、蛤苗、淡水鱼及近海捕捞作业承包到专业队、联合体  相似文献   

11.
宁海县冠岭乡养殖专业户陈良虎,承包15亩海涂,1989年养蛏12亩,放养蛏苗1800公斤,当年起捕5亩,产蛏9300公斤,平均亩产达1850公斤,创产值1.58万元,获纯利1.3万元,比一般养殖户的亩产高800公斤左右。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一、苗种运输 我们每年要从浙江玉环、乐清地区组织大批蛏苗,长途运输蛏苗对运输技术的要求很高。运输蛏苗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蛏苗长度1.5厘米以上,在苗种运输之前我们用海水将蛏苗洗清,去除泥土和杂质,装入箩筐内,以保持蛏苗清洁。运输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闽东沿海池塘主要以培育肥水的方式养殖缢蛏,但在养蛏过程中大量的施肥投料,使过剩的肥料沉积池底,底质逐渐恶化.近年来,池塘养蛏生长慢,高温期发病严重,成活率低,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沿海群众于2002年开始改池塘缢蛏单养为缢蛏与三疣梭子蟹轮养,效益显著,规模逐年扩大.缢蛏与三疣梭子蟹轮养即养蛏结束后,接着高温期不播种蛏苗,而进行梭子蟹养殖.现将其池塘轮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综合养殖是日照市海水池塘的一种主要养殖模式,水中养虾,池底养蟹,底泥养蛏,有效地提高了虾池生产力,增加了经济效益,规避了养殖风险。现以2003年当地几位养殖户的养殖情况为例作一介绍。一、池塘情况池塘面积7~15亩不等,泥沙底质,机械提水,最大水深1郾2米。在四周浅水区,整造蛏畦,蛏畦面积约占整个池塘面积的1/10~1/5。每年2月份对池塘进行清淤消毒,肥水待用。二、苗种放养1郾蛏苗放养缢蛏于2~3月份放苗,苗种规格6000粒/千克,放苗量一般按整个池塘面积5千克/亩折算。2郾虾苗放养对虾共有三种养殖模式,一种是每年养殖两茬日本对虾,第一茬于4…  相似文献   

15.
2015~2017年连续3年进行大竹蛏人工繁育试验与生产,累计培育出平均壳长3~6.1 mm蛏苗1.62亿粒,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繁殖习性及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竹蛏卵子分批成熟,多次产卵。在水温18~25℃条件下,受精卵约经22~35h发育为D型幼虫,D型幼虫经6~10d培育变态为稚贝,日生长量14~25μm,成活率66.9%~73.3%。以细沙为附着基进行稚贝培育和中间育成,成活率可达53.5%~77.3%,日生长量150~166μm。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东山县礁头养蚶已有数十年历史,全营可供养殖的埕地约800亩,过去由于对养殖重视不够,特别是蚶苗供应困难,海涂埕地曾一度荒废。合作化后,虽放养几亩,但技术没有改进,管理不周,亩产只2,200斤。57年秋县养殖会议以后,贯彻了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组织了一个养殖专业组,58年2月放养泥蚶15亩;为了树立旗帜,支部决定,在其中选择一块埕地搞亩产万斤试验,经过几  相似文献   

17.
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为重要的经济软体动物,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蕉城区缢蛏养殖历史悠久,过去主要以滩涂养殖为主,90年代以后利用原有虾池进行池塘养殖。由于缢蛏池塘蓄水养殖周期短、投资小、收益大,生产比较稳定,且首次采用人工蓄水养蛏技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掀起养蛏热潮。目前,蕉城区池塘蓄水养蛏面积达2000公顷,年产量达2.5万吨左右,成为福建省养蛏大县。但近年来,由于诸方面原因的  相似文献   

18.
穆此根是我县海水养殖场的生产队长。1985年他家承包了78亩滩涂养蛏,绝大部分生长良好,预计亩产900~1,000公斤,总获利上万元。十几年来,我县蛏子死亡严重,死因不明,致使养蛏业停滞不前。穆此根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认  相似文献   

19.
<正>缢蛏(Sinv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海产经济贝类及增养殖种。20世纪90年代前以平涂粗养或滩涂蓄水养蛏为主,90年代后逐渐发展为池塘蓄水养蛏或与对虾、梭子蟹、海水鱼类、藻类等混养。养殖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池塘综合养殖效益。但是传统的蓄水养蛏或混养方式需在养蛏池内直接施肥培饵或投饵,容易出现池水过肥、水质不稳定、底质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闽东沿海地区利用虾池采取人工施肥投料,供给缢蛏饵料生物和养料,进行蓄水精养缢蛏,群众称之为肥水养蛏。肥水养蛏较常规的蓄水养蛏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产品质量好,效益显著等优点,深受群众的喜爱,较好地得到推广;同时也为虾池综合利用,实现虾池增产增值开辟一条新途径。根据近年生产实践中的观察总结,现将肥水养蛏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场地选择:根据缢蛏的生物学特性和肥水养蛏的要求,选择的池塘要有环沟和一定面积的中央滩,环沟深1米左右,沟宽不低于2米,以便于施肥,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