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林分平均直径与转移概率有联系,且平均直径与林分演变的内部时间有联系,所以林分的转移概率形成新的“概率分布函数(^ρ)”。这种概率分布是由内部时间定向的,可用以描述阔叶林分未来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2.
通过论述地史时期的森林变迁,认为云南阔叶林林分系统是随机变量序列,遵守无后效性的马尔科夫过程。用马尔科夫过程描述云南阔叶林林分系统存在与演变的结果表明,云南阔叶林林分系统是1个随机过程,具有无后效性和时齐性;云南阔叶林林分系统的适生分布区域为海拔400~2800m的地带,实测资料将其划分为10个子系统,10个子系统的转移概率可把云南阔叶林林分系统由状态Ei经过10次转移到达状态Ej的概率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所归结的云南83个“成熟阔叶林分”的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了分布于云南各水系不同“海拔梯级”的由多科多种群林木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1)云南阔叶林分的生态阈限范围;(2)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状态转移概率;(3)用逻辑斯谛方程刻画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进化过程;(4)用耗散结构论来刻画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由初态走向稳恒态;(5)用马尔科夫过程来说明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无后效性和时齐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松林遭小蠹虫危害以后,常由于林分抵御功能的不同而形成区域性的蠢害林分系统,即在"虫群区域"内存在着"衰退"和"发展"两种林分演变过程,若按"演变属性"来分析,则看到蓄积量下降、蓄积量停滞、蓄积量上升等3种林分演变过程是蠹害林分系统的普遍性特征,前2种属于"衰退状态",后1种属于"发展状态"。对3个蠢害林分系统的"演变属性"用二项分布P(衰退概率)+Q(发展概率)=1来描述,那么二项式(P+Q)3方程中的系数1、3、3、1成为系统中不同"演变属性"的概率论判断。由人为因素、虫群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林分"衰退"和"发展"当然是随机的,但从分析中看到人的正、反两面行为都会引起林分与虫群相互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抚育对阔叶林林分结构的影响,以湖山林场阔叶中幼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取割灌除草(A)、抚育间伐(B)2种抚育措施与对照样地(CK)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取A、B两种抚育措施后,对阔叶中幼林高大乔木更新树种影响较大,能促进幼龄树种生长发育,提高乔木层高大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且采取B方式比A方式提高高大乔木树种重要值明显,高大乔木径级增长量和一般乔木个体数增加也高于对照样地(CK)。试验结果对阔叶中幼林可持续经营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清镇市的林业需求分析结果,对水源涵养(P_1)、森林旅游(P_2)、水土保持(P_3)、生物多样性保护(P_4)、木材需求(P_5)、调节小气候(P_6)、改善空气质量(P_7)等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森林功能,利用层次分析法,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评价指标,定量计算各功能类型的综合效益,进行主导功能优选。结果表明,各功能类型的综合效益为:P_3(0.1955)P_2(0.1727)P_1(0.1517)P_4(0.1356)P_6(0.1154)P_7(0.1148)P_5(0.1146),在7种主要的功能类型中以P3即水土保持功能类型的综合效益最佳。因此,清镇市的常绿阔叶林应该以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为主,辅以其他功能类型的经营管理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绕武夷山群落结构特征、主要生态功能以及与其他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进行研究表明:①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调查主要集中在米槠林、甜槠林、丝栗栲林、青冈林和木荷林等5种森林群落类型,其中关于甜槠林群落结构特征的报道较多;②有关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生态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特征和群落特征调查方面,在土壤特征调查方面主要研究了土壤的生化和理化性质,在群落调查方面主要回答了物种组成、多样性分析、种间联结性、生物量等问题,土壤和群落特征调查方面发表的文献占文献总数量的90%以上,而气候和水文方面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设置了3个100m×100m样地,对其中的6个30m×30m样方,进行群落和林分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中树种种类多,优势树种为小叶白辛树和锐齿槲栎,林分树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林分株数密度平均为1511株/hm2,林分样地间差异不明显。胸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树高主要集中在4-9m的树高级,分布则呈偏左的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总体上具有多树种复层异龄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开化王山阔叶林采种基地集约经营区进行群落学调查,结果表明其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有93种,灌木层有20种,草本层有20种,层间植物有16种,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种不明显,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低,乔木层相对重要值超过5%的有甜槠、木荷、马银花、红楠、东南石栎5种,甜槠最高占11.34%;草本和层间植物较单调优势种明显。常绿种类幼乔比高,落叶种类幼乔比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组成特点,为大兴安岭绿化造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扰程度对常绿阔叶林迹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常绿阔叶林迹地,选择了微干扰下形成的常绿阔叶林和持续干扰下形成的杉木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微干扰下形成的常绿阔叶林在高生长,径级生长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均优于持续干扰下形成的杉木林,而且在林木生长方面也优于后者。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立足于生态学的思想,从整体出发观察森林,力求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所发生的自然过程。把生态与经济最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一种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栎、短尾柯、木荷和红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甜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虎皮楠种群为间隙型;亮叶水青冈、钩栗种群为衰退型,整个群落处于进展演替阶段;各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存在差异;群落中,各优势种群均出现了Ⅲ级小树个体数异常减少甚至缺失现象,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祁门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熟林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在600 m2的样地内出现树种数(D≥3.0 cm)为11个,多样性指数为1.94,均匀度指数为0.81,低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但林下植被树种(D≤3.0 cm)多样性较高,出现树种数达21种,表明森林植被干扰后树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林区天然阔叶林培育大径木高产林分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省级固定样地和伐区调查设计中小班全林每木样地相结合的方法,以天然阔斗林高产大径木林分结构为载体,详细分析了影响该林分结构的三个主要因子:林木最大保留直径(LDT),相邻径级立木株数之比(q)和林分保留断面积(RBA)。分析结果表明,培育大径木的林分结构条件是;LDT不超过54cm,q的取值范围为1.2~1.6,RBA不超过30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采伐强度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 M.Godron 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和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植物群系为评价单元,通过相关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从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的众多因子中提取出最重要的健康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中山市常绿针叶林与阔叶林群落结构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建群种更新苗数、乔木种类、灌木层密度和草本层盖度是影响中山市常绿针叶林群落结构健康最主要的4个因子;5种常绿针叶林群系结构健康得分排序为:湿地松-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岗松-湿地松林>湿地松林。建群种更新苗数、草本层盖度和乔木株数是影响中山市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健康最大的3个因子;8种常绿阔叶林群系结构健康得分排序为:粘木-凹叶红豆林>华鼠刺-粘木-凹叶红豆林>乌榄-樟树林>白颜树-红车林>降真香-白颜树林>荷木-台湾相思林>台湾相思林>银柴-小盘木-红车林。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玉洪 《林业科学》1991,27(6):639-643
森林内的土壤温度是森林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不仅受太阳辐射的支配,而且还受林冠阻截再分配的影响,使得林内外地温的差异远较气温大。另外,土壤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林内地温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地温对植物的蒸腾,根的呼吸和吸收以及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凋落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冈常绿阔叶林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明坚 《林业科学》1999,35(6):42-51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林场和黄山西北坡4 个不同发育阶段青冈常绿阔叶林(7 龄林、20 龄林、40龄林和近熟林) 的动态特征。青冈林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类组成体现出以青冈和其它常绿种类占优势,并伴有一定比例落叶成分的特征。群落的叶面积7 龄时比20 龄高,20 龄后逐渐增大,近熟林中达12-8 。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在林木层、藤本植物和草本层中以7 龄时为最高,7 龄林中缺乏的下木层则在后3 个阶段中呈上升态势。4 个阶段林木层、下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 - Wiener 指数分别为3-32 ~4-88 、3-59 ~4-14 、1-14 ~2-36 ,其动态与结构和物种数相似。优势种青冈能在采伐迹地上萌生,使群落以压缩演替的方式快速步入常绿阔叶林阶段。由于年龄较小、种子库遭破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需一定的光照条件等原因,没及时产生充足的幼苗和幼树,青冈种群在40 龄左右尚缺低龄级个体,其基株的大小级结构往往为纺锤形,使之以产生克隆分株和萌生枝作为对空间占有的补充。此后,根据生境状况,它可能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以巩固其优势地位。林木层生物量和生长量随着群落的发育而增加,其中青冈的比例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20.
吉林蛟河天然红松阔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三种结构参数,分析了红松阔叶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用平均混交度和混交度分布分析了林分的树种空间配置情况,得到该种林分主要以中、强度混交为主;用平均角尺度和角尺度分布分析了林木水平分布格局,得到该种林分以随机分布为主等结论。同时还应用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分析了一些主要树种的空间属性,发现两种参数的结合可以清楚地描述树种的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