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1 噬菌蛭弧菌的研究 1.1 噬菌蛭弧菌 1.1.1 噬菌蛭弧菌的概念 噬菌蛭弧菌是Stolp和Petzold于1962年[1]首次在德国土壤中一种植物假单胞菌上发现的一类细菌的寄生菌.它比通常的细菌要小,其作用类似于病毒(噬菌体),但它不是病毒,具有细菌的特性."寄生"和"裂解(溶菌)"宿主细胞是蛭弧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蛭弧菌是寄生在某些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最早是由德国的Stolp在土壤中发现的。蛭弧菌的生物学名称为噬菌蛭弧菌。蛭弧菌是一类专门捕食细菌的寄生性细菌,具有独特的裂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裂解水体中的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弧菌属等属的种类,可将致病菌限制在较低水平上,同时,还可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体的COD、硫化物和氨氮存留量。  相似文献   

3.
噬菌蛭弧菌及其生态制剂的研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蛭弧菌(下简称蛭弧菌)是Stolp1962年首次在德国的土壤中于一种植物假单胞菌上发现的一类细菌的寄生菌.它比通常的细菌要小,有似细菌病毒(噬菌体)的作用,但不是病毒,具有细菌的特性."寄生"和"裂解(溶菌)"宿主细菌是蛭弧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1982年作者等在我国首次发现并及时报道了蛭弧菌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蛭弧菌的分类学、细胞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以及蛭弧菌与宿主菌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今已发表论文800余篇.  相似文献   

4.
目前,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处理与病害防治业已证明是一种绿色环保、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在国内外均有较多的报道。其中噬菌蛭弧菌作为一种具有先天独特噬菌特性的寄生性细菌,在淡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中逐渐崭露头角,已经成为淡水鱼类健康养殖的新秀。笔者从噬菌蛭弧菌的噬菌机理入手,进一步阐明了噬菌蛭弧菌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剂所具有的独特功效,以期加深广大淡水鱼养殖者对噬菌蛭弧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蛭弧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蛭弧菌的生物学名称为噬菌蛭弧菌。蛭弧菌是一类专门捕食细菌的寄生性细菌,具有独特的裂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裂解水体中的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志贺氏菌属(Shiglla)、这形杆菌属(Proteu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a)、弧菌属(Vibri)等属的种类.可将致病菌限制在较低水平上,同时还可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体的COD、硫化物和氨氮存留量,因此.利用其这一特性作为水产养殖水体的生物化物和"活性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对开拓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从海水中分离的3株噬菌蛭弧菌Blb-1、Blb-2、Blb-3在不同条件下的裂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Blb-2裂解水体哈维氏弧菌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在盐度为0~30时均能良好生长,具有广盐性;3株菌对灭活后的宿主菌具有更强的裂解作用,形成噬菌斑的时间普遍提前,且噬菌斑较大;3株蛭弧菌的裂菌谱试验以及不同蛭弧菌菌龄的裂解效果试验表明,3株菌对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均有很好的裂解能力,而对水产益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裂解能力很弱;应用试验表明,噬菌蛭弧菌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具有较强的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媛媛 《齐鲁渔业》2013,(12):12-15
噬菌蛭弧菌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寄生型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海水、污水等生境,体形较小,是运动极活泼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寄生”和“裂解(溶菌)”宿主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噬菌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J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噬菌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儿何级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属蛭弧菌科,是一类寄生于其他细菌体内并能导致其裂解的细菌。1962年,美国科学家Stolp和Petzold从菜豆叶烧病假单胞菌中首次发现噬菌蛭弧菌,它一般比  相似文献   

10.
噬菌蛭弧菌作为一种具有先天独特噬菌特性的寄生性细菌,在虾蟹病害防治中逐渐崭露头角,已经成为虾蟹健康养殖的“新秀”。  相似文献   

11.
蛭弧菌分布非常广泛,普遍存在于各种水域以及土壤之中,能寄生和裂解大多数水产动物致病菌。介绍了蛭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机理,简要概述了我国北方沿海刺参养殖及病害发生情况,并对蛭弧菌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蛭弧菌是一种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对诸多水产动物病原菌具有吞噬和裂解作用。蛭弧菌能够预防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养殖刺参的疾病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利用蛭弧菌可以预防刺参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蛭弧菌水产养殖刺参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蛭弧菌是一种寄生性细菌,广泛分布干土壤及备种水域之中,对诸多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水产动物病原菌具有吞噬裂解活性.本文选取七株细菌为宿主菌,对蛭弧菌的裂解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蛭弧菌对其他六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裂解活性,其中以对红色假单胞菌的裂解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蛭弧菌是一种寄生性细菌.广泛分布干土壤及各种水域之中.对诸多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水产动物病厚菌具有吞噬裂解活性。本文选取七株细菌为宿主菌.对蛭弧菌的裂解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蛭弧菌对其他六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裂解活性.其中以对红色假单胞菌的裂解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蛭弧菌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梁  沈建忠 《淡水渔业》2006,36(3):41-43
用添加蛭弧菌的饲料喂养草鱼,36 d后检查草鱼的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脾脏和胸腺的免疫器官指数逐渐升高,头肾的免疫器官指数起初升高然后下降,血液中的NBT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血清抗菌活性与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用温和气单胞菌疫苗免疫后,草鱼的免疫应答水平明显提高,免疫力增强。饲料中蛭弧菌的适宜的添加剂量为5g/kg。  相似文献   

16.
海水蛭弧菌分离纯化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蛭弧菌(Bdellovibrio)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它具有噬菌的特性,对水体中细菌数量控制具调节作用,有可能是进行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生物。本文比较不同分离方法、上层培养基营养盐浓度和富集培养与直接培养等对海水蛭弧菌分离、计数的影响,从而建立了海水蛭弧菌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应用无营养盐的海水双层琼脂平板法,采用6种宿主菌分别对海南4份海水样品进行计数检测,发现不同宿主菌所得到的蛭弧菌数量不同,同时对分离纯化到的3株海水蛭弧菌进行液体培养增殖,进一步检验了海水双层琼脂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用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层平板法以不同细菌为宿主测定了八个厂家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噬斑含量及噬斑分离物的宿主裂解范围;以三对靶向不同类群蛭弧菌类生物的特异引物对各产品及其噬斑分离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两株代表性蛭弧菌分离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通过构建蛭弧菌科进化树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被检测的绝大多数蛭弧菌类生物制剂质量不合格,仅两个样品被蛭弧菌科特异引物检测为阳性,被双层平板法证实有噬斑出现。其中一个样品JSF中存在两种形态和宿主范围不同的噬斑分离物,且不同宿主菌计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两种噬斑分离物JSF1和JSF2,分别属于蛭弧菌科的噬菌蛭弧菌(类群1)和未定种的类群5。但另一样品的噬斑分离物则被证实为非蛭弧菌类生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16S rDNA特异引物对63F和842R对蛭弧菌标准菌株Bdellovi briobacteriovorus 109-J和实验菌株Bd-9913进行了PCR鉴定,使用Bd-9913菌株分别对3株虾类病原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sticus LS01、HF09,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 V28以及1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CH-42进行裂解。结果表明,10^5PFU/ml的Bd-9913对于10^9CFU/ml的宿主菌具有较好的裂解效果。采用3.0×10^5PFu/mlBd109-J和Bd-9913分别与饲料混合(v/w)后投喂3.0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幼虾,14d内未发现对虾异常,且在对虾肠道内检测不到Bd109-J及Bd-9913,证明二者对于凡纳滨对虾幼虾是安全的。对正常养殖了50d的室外集约化虾池水体分别泼洒终浓度0.3mg/L的二氯异氰脲酸、0.3mg/L季胺盐络合碘和3.0×10^5PFU/ml蛭弧菌,后者对于抑制水体弧菌活菌浓度的效果明显优于化学消毒剂。当每隔20d左右分别进行一次上述水体处理,通过比较体内弧菌感染的对虾个体数,发现从肝胰腺分离到弧菌的对虾数量二者无显著差异,但从血淋巴分离到弧菌的对虾数量,蛭弧菌处理组显著少于化学消毒剂处理组,显示了蛭弧菌在预防对虾弧菌感染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I CHIU  LIAO  EMILY Y  CHANG 《Fisheries Science》2003,69(2):317-322
ABSTRACT:   The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Linnaeus is an exoticaquaculture species in Taiwan. As a carnivore it preys on a varietyof food organisms, including fishes and invertebrates. Isolatingthe sensory mechanisms that govern its predatory behavior wouldhelp clarify its feeding habit.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predationresponses influenced by vision, olfaction and lateral line in captivejuvenile red dru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teral line had the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redatory behavior of the fish. Blockingmechanoreception of the lateral line system resulted in completeloss of ability to catch prey. Ablation of olfaction, in contrast,caused a booster effect on the predation rate. Experimental fishwith scorched olfactory rosettes showed active predatory behavior. Nearor complete darkness had in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redationrate. When the lateral line system was blocked, the fish could notprey normally, even when vision and olfaction were left intact. Itwas concluded that mechanoreception plays the primary role and visionthe secondary role in predatory behavior of the red d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