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赣北地区10条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筛选出边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植物,总结江西省几十年的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实践经验,将植被恢复情况较好的边坡整理归纳出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恢复较差的边坡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对策,为后期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及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实现江西省高速公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观赏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在宝天高速公路路基、路堑边坡绿化工程项目上,分别采用三维网植被防护,厚层基材喷射植被防护的形式进行防护种植.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三维网植被防护,厚层基材喷射植被防护的施工工艺与方法,为今后在同类地面开展边坡绿化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丹锡高速(锦州—朝阳段)部分坚岩、次坚岩高陡边坡生态植被恢复项目为例,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并对现有绿化技术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高速公路两侧坚岩、次坚岩高陡边坡植被恢复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景观,还影响植被的生长。为了能尽快恢复植被的生长,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先锋树种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边坡绿化的功能,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先锋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习性要求,分析了垄茶高速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并探讨了其边坡绿化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就先锋树种选择、植物的文化内涵和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植物35种,其中包括豆科、蔷薇科、杜鹃花科、胡颓子科、桦木科、鼠李科等。其结果对国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高速公路边坡的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绿化的大量实践基础上 ,总结了用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绿化技术的原理、施工特点、施工工艺 ,其结论将有助于推动边坡的生物防护及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可以恢复因修建高速公路而破坏的地貌和植被,并形成自然景观。在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的前提下,从绿化目标、绿化模式、绿化步骤等方面探讨了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对提高岩质边坡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广西南宁园博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通过充分考虑项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地质及植被状况,采用生物活性土壤绿化法对天然岩质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包括从前期地形清坡、植生条铺设与挂网再到活性土喷播等施工工艺。建植期植被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自然生长,并与周围景观高度融合,实现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的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02省道西延工程路堑边坡绿化工程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浙江02省道西延工程玲珑至昌化段公路为例,通过调查公路沿线山区边坡及公路坡面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恢复状况,总结了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路段公路边坡的气候、立地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植物,结合客土喷播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乡土植物客土喷播是公路路堑边坡较为理想的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山体缺口的边坡又可分为土质边坡和石质边坡。土质边坡应先保证边坡的稳定,然后采用植树、种草或者"喷草+乔、灌木"等措施恢复植被。国内在土质边坡绿化方面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此不再讨论。下面仅对石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作一探对。    相似文献   

10.
2种野生岩生植物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芳  罗承德 《林业科学》2006,42(8):139-143
公路、铁路等道路的建设严重改变原有的景观(张翼等,2000).尤其在我国南方,多山地丘陵,道路建设形成大量裸露的陡峭岩石边坡给绿化工作带来更大困难.岩石边坡未形成成熟土壤,坡度大,水分易流失、蒸发,一般绿化植物不能生长.选择适生于岩石边坡的野生岩生植物,是进一步解决岩石边坡植被恢复这一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浸提液对美丽胡枝子等3种灌木的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5%,10%,15%,20%不同浓度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检测其对美丽胡枝子、马棘、紫穗槐3种灌木种子的发芽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紫花苜蓿对3种受体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15%、20%紫花苜蓿浸提液对美丽胡枝子种子发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马棘和紫穗槐的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紫花苜蓿浸提液对美丽胡枝子幼苗苗长和鲜重影响不大,对马棘幼苗苗长作用不明显,但使马棘幼苗鲜重降低,对紫穗槐的幼苗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使苗长和苗鲜重均降低;紫花苜蓿浸提液对3种灌木幼苗根生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并且马棘和紫穗槐的敏感性强于美丽胡枝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皖南山区原有公路裸露边坡自然恢复后的植被进行沿线调查,调查到边坡自然恢复后生长的65种植物,并且对这些植物本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目前建设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蝶形花科、菊科、蔷薇科等植物在边坡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时可多采用上述3科在皖南自然分布的常见种;(2)在边坡上生长的灌木最多,其次为草本、藤本,最少为乔木,并且都是在后期边坡稳定后出现,说明在边坡生态防护初期应该尽量考虑多使用灌木、草本、藤本,而不要单纯使用乔木种。(3)通过边坡植物多度分析,建议在皖南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生态防护时可以采用盐肤木、马棘、香花崖豆藤、泽兰、铁芒萁、五节芒等植物,同时为了美观可以适当增加野菊花、多花蔷薇等植物,丰富边坡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赣南不同坡向杉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江西大余县帽子峰林场,通过标准样地法对不同坡向杉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不同坡向的植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阳坡植物种类较阴坡丰富,阳坡有利于保持乔木层及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阴坡有利于保持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且物种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乡土植物、地带性植物优先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进行恢复植物物种选择,同时结合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植被恢复的美学理论等对其恢复植物进行组合设计,提出了新河高速公路路域边坡及相似类型的裸露边坡地区在植被恢复中可供选择利用的5种植物组合:①苦楝(或香樟)+美丽胡枝子+葛藤+坡柳+狗牙根组合;②山黄麻+清香木+含羞草+皱叶狗尾草+地果+牛筋草组合:③黄金间碧玉+棕叶芦+椭圆叶木蓝+皱叶狗尾草+掌叶鱼黄草+竹节草组合;④五节芒+绢毛木蓝+委陵菜(或草玉梅)+稗+密花葛(或粉葛、苦葛)+山麦冬组合;⑤羊蹄甲(或苹婆)+香花崖豆藤(或多花崖爬藤)+地果+积雪草(或杠板归)组合。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退化旱坡山地环境人工经济林行间少优良草被覆盖问题,在酸角人工经济林行间,种植铺地木蓝对其适应性和生物量产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铺地木蓝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酸角人工经济林行间适应性较好,具有速生、覆盖力强、耐瘠、耐旱、不攀缘和缠绕客体特点;全生育期内可刈割2次,留茬15cm,地面生物产量达31 501~40 502kg/hm~2;未刈割3年生铺地木蓝地面枯落物为年6300kg/hm~2,可采收种子968.8 kg/hm~2;适宜作为干热区退化旱坡山地人工经济林果行间覆盖作物推广,但规划种植时宜重视低温对其危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模拟土壤不同磷水平,测定木蓝和胡枝子对高磷胁迫的生理生态特性、吸收固定能力的响应。结果表明,木蓝的净光合速率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且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蒸腾速率也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胡枝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而胞间CO2摩尔分数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质量浓度的变化对2种植物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影响,但是可引起植物体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木蓝对土壤磷的消减程度和植物体内组织的磷质量分数都高于胡枝子,表明木蓝对土壤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高于胡枝子。土壤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还会引起植物体内组织磷分配与利用的变化。总体而言,木蓝对高磷土壤的适应与吸收利用能力高于胡枝子,更适宜作为先锋物种对磷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7.
Habitat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such as soil depth and soil/rock conditions can provide favorable environments for species with different requirements, while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normally exert additional effects on species composition. However, specific studies have rarely been conducted in the degraded karst regions of Southwest China despite the high heterogeneity of karst habitats and past human disturbances. In this study, woody species 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on rocky outcrops on a typical karst hillslope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earby matrices on shallow and rocky soil.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matrix vegetation was more diverse in genera and species than vegetation on rocky outcrops. This might relate to the contrasting substrat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disturbance histories of these two habitats. Unlike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slope on species richness of the matrix vegetation, rocky outcrops exhibi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slope positions, largely because their microhabitats were similar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Although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reforested naturally for about 30 years, woody species of the matrix vegetation were still dominated by pioneer shrub species. Rocky outcrops were dominated by late-successional tree species, which was primarily related to their isolated features and resistance to certain disturbances. Most of these late-successional species were not habitat endemics,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for their encroachment into surrounding the matrix. From this aspect, further studies will be necessary to identify and address the limiting factors for the encroachment of these late-successional species in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位置、类型及分布和植物种类及主要科别代表植物进行调查,并提出湿地植被的规划及其保护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间物种共有度的海拔梯度变化(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梯度格局法在长白山北坡海拔700-2600 m之间每100 m设置一样地,共计20块样地,应用Jaccard指数,对植物群落间物种共有度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不同海拔群落间的共有度,无论以哪一层次的植物种来表达,基本都以与其最相邻海拔的群落之间为最高。相邻海拔群落的不同层次物种间的共有度变化存在相似性和相异性;但如相邻海拔的两个群落属于不同植被类型,其共有度则较低。群落间物种共有度的峰值与谷点反映了植被的海拔梯度格局,且灌木种的物种更替在这些地段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律。在同一海拔差群落间的共有度数值都非常接近,并均随着海拔差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群落各层次物种的构成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公路边坡选择样地进行相关的植被调查,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作为样地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中树种分化程度较小,灌草层植物的信息量丰富,恢复边坡的灌草层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乔木层,乔、灌草的多样性受人为再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