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地质背景与茶叶品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农业地质背景出发,论述了农业地质背景的作用机制及农业地质背景中元素的来源及元素的营养作用,并进一步以茶树为例,探讨了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地质背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贵州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优质茶叶的关系.认为地质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密切,是控制茶叶品质的先决条件之一.从农业生态地质的角度,不仅要研究第四系形成的最年轻的土层,而且必须研究成土母岩的地质环境,只有把地质背景与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才能深入地研究地质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为茶叶规模化种植和优质茶叶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布局贵州区域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贵州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采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对湄潭县茶叶种植区代表性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碎屑岩背景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类黄砂泥土,土壤质地以砂壤、壤粘土为主,土壤风化程度较低、肥力较高、养分供应条件较好,所产茶叶氨基酸含量较高,适宜生产优质绿茶;碳酸盐岩背景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类黄粘泥土,表层土壤为壤粘土质地,土壤风化程度高,随土层的深度增加,土壤质地愈加粘重,通气透水性能差,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钾等养分含量较低,但所产茶叶茶多酚含量较高,种植茶叶宜采用浅耕与深耕相结合,并需增施有机肥、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钾、镁、铜、锌、锰、钴、铁、硒和碘等9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中大多数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红壤区(Ⅰ)相对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中元素含量相对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其次为铜、镁、锰、锌和钾,饲料中碘受地质背景影响最小。因此,在Ⅴ和Ⅰ区,反刍动物添加剂配方中铜、镁、锰、锌、钴、铁和硒添加可酌量减少,而Ⅲ、Ⅳ和Ⅵ区,则必须重点考虑实际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罗山茶区主要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罗山茶区的温度、降水和日照条件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罗山茶区近30年来的活动积温与全国其他茶区相比偏低,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②茶区内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和云雾条件都符合生产优质茶的条件。③日照百分率偏高,茶树可以生长,但是容易降低茶叶的品质,可以通过营造防护林、铺草帘和人工搭棚等方法来减少直射光。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气象条件对天目湖白茶茶树生长的影响,提高天目湖白茶生产气象服务能力,利用溧阳气象观测资料和茶叶生产资料,分别分析了2020年溧阳市天目湖白茶冬季、2021年开采前期、开采期的气象条件,并进行茶叶气候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上一年冬季极端低温和当年春霜冻过程是造成天目湖白茶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开采期间光温水条件配置较好,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2021年气象条件有利于天目湖白茶生产,所采鲜叶气候品质等级均达“特优”。  相似文献   

6.
信阳茶区栗茶间作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铭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07-2211
对信阳毛是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及提高土壤养分.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较纯茶园也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而茶多酚含量却显著低于纯茶园茶叶.因此,栗茶间作茶园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信阳毛尖茶生长环境的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信阳4个茶区的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及元素含量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4个采样区土壤中K2O含量丰富,全N含量中等,速效P含量相对缺乏,其中车云山茶场K2O含量高达41.3 g.kg-1,此与本采样区为花岗岩发育的黄棕壤有关;信阳茶区土壤pH值适合茶树的生长,4个采样区相比较,黄棕壤土类中土壤有机质高于水稻土,而土壤容重低于水稻土,这说明黄棕壤比水稻土更适合茶叶的生长.黄棕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茶叶品质的提高;信阳茶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Fe,Mn,Mo,Zn,Co,Se含量中等,而B含量缺乏,成为茶叶品质的限制因素.建议增施P,B等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茶叶的防伪和茶叶生产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时的茶叶生产的管理和产品的防伪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茶叶防伪方式为激光标签或者防伪电话,但是这种防伪方式所含信息量少,无法满足消防者对茶叶品质以及生产过程的关注.本研究以IPhone智能手机为例探索将二维码作为防伪标识,利用基于Google Maps的地理空间信息以及基于SQL Server后台数据库管理茶叶生产,对茶叶进行产地防伪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茶叶销售逐渐趋向于高层次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茶叶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成品茶品质,也就是选用最为适合的加工工艺技术来生产茶叶。本文以生产卷曲型中高档绿茶为例,就其3种绿茶加工工艺技术予以分析和探讨,以此来说明卷曲型中高档绿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名优茶品质,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于1996—2003年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场系统开展了不同名优茶形状对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及茶叶贮藏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名优茶品质的形态效应"新观点:名优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原料标准、栽培措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加工的名优茶外形的影响。即: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优茶品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或毛峰形名优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和名优茶品质的形成。这在国内外首次把产品外形纳入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范畴,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