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农地产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农地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完善农地产权运行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2.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指将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分为二,实现经营权、所有权和承包权这三种土地权利的分置,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而土地承包权是对原有的土地承包权的继承,对于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对农地承包权及其概念、法律性质等进行解读,并分析该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地“三权分离”制度的提出分离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态势,也同时促成了土地产权权能的重新规制.该研究在分析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的基础上,解析了农地“两权分离”与“三权分离”制度,揭示了“两权分离”制度下土地权能构造,分析了“三权分离”下土地产权权能的具体配置以及土地权能的流转.  相似文献   

4.
农地具有多种功能,农地承包经营权所承载和表现的功能特征变化与农户的流转选择具有紧密的关联.笔者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功能及执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此类特征对农地流转的现实影响,并从产权、制度基础、外部环境、组织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主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限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农地产权完整性、流动性及优化配置的需求。为此,需要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视域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构建集体土地财产权合理进入与退出机制,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配置方式,加快推进农地承包权物权化,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农地经营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不明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不明确、土地承包期不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农地制度的创新应满足兼顾公平与效率、能够有效地克服外部性、能够有效地克服搭便车行为、能够有效地克服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等要求。因此,应明晰和规范农地的所有权、向以效率为中心的农地制度过渡、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尽快建立现代农地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土地经营权性质不明、权利内涵不清,导致其流转难、抵押难和变现难,阻碍了农地金融创新。该权经由《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民法典》制度设计后具备了物权特征。土地经营权物权化明确了权利性质、廓清了权利内容、平衡了各方利益,有利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提升农地抵押信用、加速土地经营权二次转让,最终在激发创新动力、筑牢创新基础、促进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对农地金融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05-19506
分析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缺失的主要表现,体现在现行立法在农地征收中未对农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单独的补偿项目;在征地补偿中缺乏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和间接收益损失的补偿;对流转权利的不合理限制妨碍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的实现。提出了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的对策:应当在农地征收中设立农地承包经营权单独补偿项目;在征收补偿中包括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和间接收益损失的补偿;取消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利的不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9.
产权残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产权残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并在对产权进行合理限制的条件下,提出了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以促进其流转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从理论上分析集体农地管理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生态脆弱区江西省兴国县、上饶县、余江县样本村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从土地调整的不同组织者类型的平均土地调整次数来看,在调查区,尽管基层政权组织及其延伸组织会介入农村土地或组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事务,但土地调整的愿望最强烈的还是农民自己,而行政组织及准行政组织(行政村与村小组)土地调整的需求不如农民自己强烈。最后,论文从改善集体农地管理权、提高农地承包权稳定性方面,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49-21151
在对我国农地产权法律制度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农地产权股权化这一路径弥补农地产权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政策确认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将原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 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格局。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运用产权 理论来分析此次农村土地改革的原因,使得农户在明确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同时,促进农地的有 效流转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产权经济理论,从产权结构、地租形式和租约期限等方面分析了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并对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产权关系及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给予农民充分的财产权利,以市场竞争为基础建立符合商品经济要求的土地所有权——产权契约关系,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问题奠定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地抛荒比较普遍,这是农民在现行权益归属制度下的理性选择;农地权益归属及管理制度混乱,理论界对有关权益归属的所有制有不同观点;主张应将农地权益归属的重心向农民倾斜,重在保护农民利益和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农民对农地更大的自由支配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应从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3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研究结论: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土地产权管理,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制度形成原理及产权理论解释了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形成的困境,地方集体组织与政府、农户之间相悖的利益关系以及农户残缺的农地产权是农地流转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地方集体组织利用职权通过对农户农地产权的侵蚀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依靠政府的力量变革农村中的部分生产关系、削弱地方集体组织的权利是农地新制度形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闽台农业合作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闽台农业合作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冲突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际论述了闽台农业合作农民土地权益冲突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尊重合作双方的基本权益出发,提出深化闽台农业合作过程中有效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地产权变更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变更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变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农地承包期限不稳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最后从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权利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便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一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该文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问题和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探讨“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其独特的价值。由于承载社会保障功能以及法律规定上的模糊和对宅基地权能的限制,宅基地所有权虚置的问题由来已久。本文从法律政策规定和现实风险两个角度检视宅基地所有权落实的现实困境,以宅基地改革试点实践探索为观察对象,针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过程中立法上权利主体和权利边界不明晰、权能被过度限制,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区分形成的现实风险等困境,提出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完善宅基地所有权权能实现方式等法治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