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地方优良品种"香沙芋". 1.2试验设计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1)3000株/亩;(2)3500株/亩;(3)4000株/亩;(4)4500株/亩.每小区面积0.05亩,随机排列,重复三次.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5个参试油菜品种设置2.5万/亩、3.0万/亩、3.5万/亩三个不同的留苗密度,对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丰产性、抗逆性进行考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留苗密度超过3万株/亩冻害和病害明显增加,低于2.5万株/亩成熟一致性变差,故机收油菜最佳留苗密度应该为2.5万~3万株/亩。  相似文献   

3.
分为高垄双行地膜覆盖、高埂双行地膜覆盖、平畦地膜覆盖三个处理,每个处理均设不盖地膜为对照,两个重复.小区长19.5尺,宽度不一.各处理均亩栽插一万株.4/27栽插,6/20剪苗.  相似文献   

4.
亚优2号为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其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模式,为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990~1991年在盐城农校亚优2号丰产方中设置密度试验.小区面积0.03亩,土壤肥力中等,粘壤土.设1万(处理Ⅰ)、1.5万(处理Ⅱ)、2万(处理Ⅲ)、2.5万(处理Ⅳ)、3.0万(处理Ⅴ)共5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水肥管理与大田一致.成熟后各小区单独计产,各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分析.并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氮钾肥配比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及品质的影响,我们特开展了氮钾肥不同配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处理:(1)无肥区(CK);(2)亩施纯氮15kg+氯化钾5kg;(3)亩施纯氮15kg+氯化钾10kg;(4)亩施纯氮15kg+氯化钾20kg;(5)亩施纯氮20kg+氯化钾5kg;(6)亩施纯氮20kg+氯化钾10kg;(7)亩施纯氮20kg+氯化钾20kg.小区面积20m2,重复三次,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6.
<正>(续第9期第38页)一、疏花穗与拉长花穗1.疏花穗在开花前14天左右进行,一般中穗品种每株留18~20个花穗,大穗品种每株留14~16个花穗。一般先疏弱枝、后疏旺枝,弱株少留多疏、强株少疏多留,尽量选留大而充实、发育良好且靠近结果枝基部的花序。2.拉长花穗对穗较紧的葡萄品种,在葡萄花序长7~10厘米即开花前10~12天使用拉长剂(奇宝)。每克奇宝加水40公斤,震荡2分  相似文献   

7.
粮棉两熟地区,夺取粮棉双丰收,存在着争季节、争肥料、争劳力的矛盾。棉花常因迟熟不能达到稳产高产,同时影响冬作不能适时播种。为了探索棉花早熟增产的栽培技术,我们根据省委对棉花生产提出的两个150(即150天的生育期和150斤皮棉产量)的要求,于1972年开始由工人、教师、学员组成三结合试验小组,进行了棉花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试验分两部分: 1、不同密度比较:四个处理,两次重复,小区净面积六厘。四个处理是: ①20,000 株/亩等行行距1.0尺株距0.3尺②10,000 株/亩等行行距1.5尺株距0.4尺  相似文献   

8.
1 形态特征 "冀蔗一号”属鲜食型果蔗.在北方为1年生高肥四碳植物(长江以南地区可作越冬蔗或须根蔗栽培).皮色紫红,叶片互生,一叶一节,单株总叶18~24片. 该蔗种较南方蔗株高大挺拔,生长势强,一般株高2.5~~3.0m,最高达3.2m以上.单芽茎分蘖7~10个,一般每亩栽二芽段茎1800株左右.每株选留壮蘖4~~5根,高肥田可留6根,确保亩有效茎8000~10000根.最高有效茎1.5~1.9m.茎粗4.5~6cm,单茎重2~3kg,增幅高于南蔗30%以上.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洞庭湖棉区的主要冬作物,过去种植密度一般偏稀,因而单产不高。近年来种植密度提高到每亩八千至一万株,再加上其它措施配合,油菜单产提高很快。在增加密度的情况下,采用哪种种植方式比较合理,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曾有报道,认为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彩取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较好。但研究不够深入。为了弄清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特进行本研究。试验经过试验于1980—1981年在本所试验地进行,油菜种植密度均为每亩1万株,设置三个不同种植方式的处理,即大宽行(行距1.5尺,株距0.4尺),小宽行(行距1.2尺,株距0.5尺)和等行(行距0.75尺,株距0.8尺)。小区面积180平方尺,三次重复,顺序排列。试验地前作为棉花,土质沙壤,供试品种为湘农油2号,栽培管理水平中上。试验观察记载了不同处理油菜生长发育情况(每小区定5株观察)和结荚层不同部位的  相似文献   

10.
对巨型南瓜每株留1个瓜、2个瓜、3个瓜、4个瓜、5个瓜处理单株上最大瓜膨大速率及单株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植株长势及营养条件下,单株留果数增多,中后期最大瓜膨大速率减小,最大单瓜重减轻,观赏价值有所降低,但株产量则随单株留瓜数的增多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配方肥料在慈菇上的合理运筹,笔者于2001年春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试验设:(1)亩施配方肥25kg,其中基肥15kg,结球期追施10kg;(2)亩施配方肥25kg作基肥;(3)亩施配方肥25kg作结球肥;(4)亩施生物有机复合肥45kg作基肥;(5)亩施配方肥20kg作基肥;(6)常规施肥为对照.小区面积20m2,重复一次,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12.
在間套作比較試驗(1960、1961)的基础上,1962年对不同肥力条件下的玉米、大豆混間作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毅处理4个,对照2个,静6个小区:(1)单作玉米(对照)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2,222株;(2)单作大豆(对照)行亩距60厘米,每播量8.5斤条播,(3)玉米、大豆2:1简作;(4)玉米、大豆2:2简作,(5)玉米、大豆奴2简作(简作中  相似文献   

13.
秋大棚番茄密度与留果数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产量为第1考核指标,筛选出秋大棚番茄定植密度、每株留果数的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的高度和叶面积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留果数的增加,产量也增加,3200株/667m2、留果数12果/株时产量达到最高;当密度高于每3200株/667m2时,此后的产量呈下降趋势。3)随着密度的增加与留果数的增多平均单果质量逐渐减小;对各个密度而言,留果数不宜低于每株10果。4)生产中推荐采用3200株/667m2、留果数每株12个果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14.
对蜜童无籽小西瓜种植密度及留瓜方式进行试验,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5m2,设A、B共2个因素(各4个处理)。结果表明:最优的处理为A2B4,即定植密度为400株/667m2,采用5蔓留5果的整枝方式,产量达到5818.47kg。试验中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密度和整枝留果的最佳组合是获取高产重要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烤烟四种密度(1200株/亩、1500株/亩、1800株/亩、2100株/亩)和五种留叶数(16片/株、19片/株、22片/株,25片/株、28片/株)的试验结果分析,初步找出了不同密度和不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留叶数越多,群体昼夜温差越小,田间风速减弱,光照强度下降,呼吸强度上升,节距变大,茎围变细,根系分布范围、最大单叶面积变小,单叶重下降,烟叶内总糖含量升高,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降低,施木克值升高。试验结果认为,在许昌生态区,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及留叶数的最优组合是,每亩1500株,每株留叶22~25片。其表现为单产350斤左右,均价1.00~1.14元,腰叶重5.84~6.05克,中黄三级总糖含量20%左右,总氮2%左右,烟碱含量1.8%左右。  相似文献   

16.
剪枝对棚室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茄子具有再生能力的原理 ,对已过产量高峰期的茄子 (售价较低时 )进行剪枝处理 ,促使萌发新的结果枝 ,延长茄子的采收期和供应期 ,是实现棚室茄子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1 材料与方法1 .1 栽培设施及品种塑料大棚。茄子品种为辽茄 4号。1 .2 试验方法试验在金州区蔬菜管理服务中心科技示范基地进行。设 5种处理 ,即留主茎 (地上 1 5~ 2 0cm) ;留 2枝 ;留 4枝 ;留 6枝 ;不剪枝 (ck)。每小区 4行 48株 ,随机排列 ,3次重复。 3月 2 4日定植 ,栽培密度由常规的 2 70 0株 /667m2 增加到32 0 0株 /667m2 。 7月 2 0日 (上午 )…  相似文献   

17.
西瓜与棉花间套田块,棉花种植密度较低,适当选留叶枝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选留叶枝虽然对棉花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能显著增加二级果枝数及果节量,对提高单株成铃数及产量有促进作用。在中上等肥力、棉花种植工为2200株/亩~2500株/亩的田块,每株以选留1台~2台叶枝为宜。采用该技术时,一定要加强技术措施配套。一是叶枝定量定位,每株棉花留1台~2台叶枝,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高位去低位,留伸向行间的,去除伸向株间的;二是苗蕾期不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让叶枝正常生长;三是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满足叶枝对光…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性诱剂田间控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菜蛾诱芯,在连片种植的甘蓝田设4个诱捕区和1个对照区,共5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每小区667m2放性诱剂(三角型纸筒)3枚或5枚,放置高度为30cm、50cm,观察蛾高峰和调查百株虫口密度及被害率。结果:6月14日出现蛾高峰,百株虫量处理区比对照区平均减少40.6头,最多可减少112头;被害株率处理区比对照区平均降低29.2%,最多可下降65%。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度我们在油菜抽苔期进行了天缘液肥的用量试验,以寻求最佳用量.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莲盛镇任屯5队. 1.2试验材料"92一13"系油菜,抽苔期喷天缘液肥.1.3试验设计随机排列,四次重复,小区面积0.03亩.各处理喷施天缘液肥浓度相同,均为300倍.处理(1)天缘液肥30ml兑水9kg喷施;(2)天缘液肥60ml兑水18kg喷施;(3)天缘液肥90ml兑水27kg喷施;(4)天缘液肥120ml兑水36kg喷施;(5)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20.
农业小常识     
1.如何计算玉米的种植株距①1亩6000平方尺,株距=6000/亩株数/行距。例如:每亩4000株,行距为1.5尺,株距为6000/4000/1.5=1(尺)。②每亩3000株,行距2尺,株距=6000/3000/2=1(尺)。③每亩按666.7平方米,算法是一样的,例如:每亩4000株,行距0.5米,株距=666.7/4000/0.5=0.33335(米)=1(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