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粮害虫组     
参加旱粮害虫组26名代表,会上宣读了粘虫、玉米螟、麦蚜、高粱蚜、大豆蛴蜡及谷子害虫等14篇论文,并就有关研究结果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还对一些害虫的防治指标提出建议。今后对旱粮害虫的研究工作,应集中力量加强协作,迅速提高试验技术水平。现将讨论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0年5月间在美国召开了关于应用微生物治虫的会议,着重讨论这方面的近年成就、发现及存在问题。参加会议的代表约二百人,来自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波兰、西德、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肯尼亚、乌干达等25个国家。会议主要内容为代表们报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昆虫病理学研究及微生物治虫概况,讨论今后在害虫管理中如何发展微生物防治害虫工  相似文献   

3.
棉花害虫组     
参加棉花害虫组讨论的代表人数22位,在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共16篇、涉及的害虫有棉蚜(4篇)、棉铃虫(5篇),红铃虫(4篇)、红蜘蛛(2篇)和小造桥虫(1篇)。小组重点讨论了棉蚜、棉铃虫、红铃虫对棉花的危害损失分析,并就如何确定经济阈限和防治指标的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在20世纪70-90年代,创新了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方法,显著提升小麦害虫预测技术水平。从宏观到机理,突破了多项小麦害虫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技术与抗吸浆虫机制,创新性提出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及穗期保护策略;利用田间开放式控制虫量的办法建立小麦蚜虫防治阈值及复合防治指标;麦田天敌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面向小麦生产实际,创建小麦吸浆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吸浆虫穗期保护策略和技术、蚜虫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等研究成果一直传承至今,列入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本文还介绍了在后续小麦吸浆虫、蚜虫预测与防控研究与实践中,传承与发展郭予元院士的学术思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温控温处理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杀虫效率高、无残留等优点,已经用于商品闪热处理、检疫热处理防治害虫。但是高温控温处理可能会存在破坏商品质量,热量分布不均导致热利用效率较低,不能有效杀灭商品以及工厂中的害虫等问题。本文综述了高温控温处理方法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讨论了高温控温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顺应生态旅游要求,促进河南省新密市生态园核桃无公害产业的发展,经过调查和走访,针对新密市实际情况,对高密市核桃树上常见且为害较为严重的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作简要介绍,为新密市种植核桃的果农们进行生产上的有效指导.本文对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等防治策略进行介绍,以期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参加这次会议林虫组成员来自16个省(市)科研、教学、行政单位的33名代表,收到论文86篇,包括森林昆虫的分类区系、生态主要害虫生物化学及综合防治方法,封山育林控制制害虫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豆食叶性害虫主要有大豆造桥虫及豆天蛾。大豆造桥虫的优势种是银纹夜蛾和大豆小夜蛾,长须夜蛾、云纹夜蛾等也造成一定的为害。过去所提大豆造桥虫的防治指标是一个混合概念,豆天蛾尚无统一的防治指标。为判定更为科学的化学防治指标,于1984年以来,对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豆天蛾幼虫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通过5年的试验研究,拟定出了不同产量水平下,几种食叶性害虫混合发生时的防治指标。本防治指标是根据经济允许损失率,通过实验分析而制订出的。其方法是,首先根据  相似文献   

9.
张广学 《植物保护》1981,7(2):36-37
防治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时间阶段内,作物所能耐受的、不造成经济损失的、最大害虫群体数量。这时植保费用与治虫挽回损失大致相等。因此,在防治指标以前,一般不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得不偿失;同样,在达到防治指标以后,如果不采取措施,就要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求得可靠的防治指标,要分别地区进行数年田间试验。研究害虫密度与为害程度的关系;为害程度与产值和产量的关系;为害程度与减产值的关系;防治措施所能抑制  相似文献   

10.
1985年6月25—27日,在湖北省农科院和北京市农业局的主持下,召开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工厂的63位代表。代表们听取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等4篇专题报告;参观了Bt乳剂防治玉米螟、菜青虫、国槐尺蠖现场;还观察了目标害虫超微结构的病变,证明Bt乳剂完整地保持了苏云金杆菌的生物活性;最后对Bt乳剂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稻赤斑黑沫蝉近年来逐渐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提出了“灭除田埂杂草,搞好品种布局,以呋喃丹防治出土若虫,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选用一遍净等防治成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棉花红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全年发生三代,常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和科研部门都开展了红铃虫为害与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深化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13.
秋甘蓝鳞翅目害虫不同防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秋甘蓝上不同鳞翅目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提出以菜青虫为标准虫 ,各鳞翅目害虫虫口当量的计算方法 ,以秋甘蓝的生育期和害虫复合动态防治阈值作为防治的决策指标 ,比较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菜农自控 3种不同防治体系的害虫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区与化学防治、菜农自控区对害虫防治效果基本一致 ,生物防治区天敌的控害作用明显增强 ,防治成本比化学防治区和菜农自控区分别减少13.9%和50.7% ,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经济阈值是害虫综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或防治指标(action threshold)是指必须进行害虫防治时的害虫种群密度,通过防治以阻止害虫种群增长到经济受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经济受害水平或为害阈值(damagethreshold)是指效益与费用之比值达到或大于1时的害虫密度。本文报道印度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造成产量损失及经济受害水平的研究结果。本试验分别在三年中进行。1976—77年试验接虫密度为0(对照),25,50,75,100,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1990年以前主要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自冯明光发现其具有杀蚜特性后,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研究日趋增多。本文将十几年来国内外对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粉虱和蚜虫等的致病力、防治刺吸式害虫的应用及生产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开展相关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美国白蛾首次发现于斯达夫罗波尔边区。对害虫发生的地方加以检疫并立刻开展了消灭的工作。边区农业、林业、公共事业、建筑和公路运输等机关发布命令,拟定并贯彻调查及保护措施的全部管理计划。1979年春进行了5次协作讨论会,专家们熟悉了害虫的调查方法,它的形态,生物学及防治方法。地方报纸与电台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边区当局的报纸和电台在夏天对美国白蛾的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表明 ,害虫的适宜寄主及适宜的寄主生育期 ,具有引诱害虫取食、产卵 ,害虫发生盛期与寄主适宜生育期匹配 ,充当害虫生活史的桥梁 ,促进害虫生长繁殖等表现。研究这些表现 ,对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害虫综合治理是人们经过较长时间与害虫斗争所总结出来的害虫防治新的策略。自从40年代后DDT、六六六及有机磷农药的出现。当时人们认为,农药可解决害虫问题了,较多地依靠药剂防治,30多年来药剂防治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害虫的发生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一些原来为害不严重的害虫,现在变得严重了。另外一些很易杀死的害虫,随着药剂的反复使用,产生了抗药性,不易防治。由于这些现象,人们对害虫防治的策略得重新考虑。196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生物防治的国际组织(IOBC)提出害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再生稻白背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白背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文中进行了再生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白背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文中进行了再生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