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机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机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也悄然增多,那就是农机事故发生后,当事双方常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往往又解决不彻底,事后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者和有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肇事后私了的原因 (1)当事双方碍于情面而采用私了。肇事者与受害者是亲属、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碍于情面不去报案,采用私了的方式解  相似文献   

2.
子牛 《河北农机》2002,(4):13-13
随着农用机动车的增多 ,农机事故也不断发生 ,而目前 ,在农机事故发生后有一些车主和机手与事故当事人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私了”就是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 ,而不通过农机监理或交通管理部门裁决了事。这种“私了”的解决方式隐患无穷 ,一旦再次引起纠纷 ,常常是难于了结 ,因此“私了”不可取。一、发生事故后“私了”的原因1.碍于情面采用“私了” 肇事双方是亲属、邻里、朋友或熟人 ,发生事故后 ,受害一方碍于情面不去报案 ,而肇事一方也觉得花点钱省去麻烦 ,又“体面” ,够朋友 ,不伤和气。于是采用“私了”完事。2 .机车和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机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也悄然增多,那就是农机事故发生后,当事双方常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往往又解决不彻底,事后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者和有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肇事后私了的原因 (1)当事双方碍于情面而采用私了。肇事者与受害者是亲属、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碍于情面不去报案,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 ,自以为这样处理才够“体面”、够“朋友”。 (2)机车和机手没有合法牌证,不敢报案而私了。有的车主急功近利,赚钱心切,既不…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的统计数中发现,随着农用机动车的增多,事故次数和伤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上升31.4%和22.5%。而目前,在农机事故出现后有一些车主和机手与事故当事人采用“私了”的不正常现象也时有发生。“私了”就是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而不通过农机监理或交通管理部门裁决解决。这种“私了”的解决方式隐患无穷,一旦再次引起纠纷,经常是难于了结,很不可取。 1 事故后“私了”的原因 (1)碍于情面采用“私了”。肇事双方是亲属、邻里、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一方碍于情面不去有关部门报案;而肇事一方也觉得花点钱省去麻烦,又“体面”,“够朋友”,不伤和气。于是采用“私了”完事。……  相似文献   

5.
不能正确认定事故原因与责任发生交通和农机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监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加以鉴别。当事人不去报案、私下处理,就不能确定事故的真正原因,无法认定事故责任,容易出现不清不白地由一方全部承担损失的情况。可能引发其它违法行为的出现交通或农机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不及时报案或不去报案,使驾驶员得不到公安机关和农机监理机关的保护,很容易发生受害方殴打驾驶员、扣押车辆财物,或限制人身自由以及敲诈、勒索驾驶员财物等违法行为,甚至引起刑事案件。使违法者逃避法规的处罚自己私下…  相似文献   

6.
一些因当事人违章行为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由于驾驶员撤离事故现场,使事故的责任认定失去了有力的证据,驾驶员也因此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交通事故中的责任认定是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7.
私了的后果     
《南方农机》2001,(3):28
1不能正确认定事故原因,划清责任 大家都知道,发生交通和农机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农机监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经过现场勘察,现场调查加以鉴别。当事人不去报案,自己私下处理,不能确定事故的真正原因,无法认定事故责任,容易出现不清不白地由一方全部承担损失的情况。 2可能引发其它违法行为的出现 交通或农机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不及时去或不去报案,使驾驶员得不到公安机关和农机监理机关的保护,很容易发生受害方殴打驾驶员,扣押车辆财物,限制人身自由以及敲诈,勒索驾驶员财物等违法行为,甚至引发出刑事案件。 3使违法者逃避法律,法规的处罚 不去报案,自己私下处理交通和农机事故,往往只偏重于事故造成的损害经济赔偿,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逃避了法律,法规应有处罚,使责任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钱买法,以钱代罚,危害法律尊严的行为。这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的表现,同时又是姑息包庇犯罪和逃避法律制裁的另一种违法行为。 4自己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 发生事故不去报案,会使受害一方产生“拿钱了事”的想法。而有时身体受伤情况难以准确判断,拿了一些钱后又发现内伤很重,吃了亏;有时受害方不分原因,不分责任把事故损害结果全部推给驾驶员,而驾驶员在逃避法律处罚的思想支配下,极力满足受害方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经济赔偿额越来越高,本来不该赔偿的钱也赔了。同时,还会导致事故拖起来没完没了。因此,发生事故不报案,自己私下处理带来的只能是驾驶员和受害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大平 )  相似文献   

8.
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一些驾驶员由于害怕受罚,加上法制观念淡薄,于是便步入了一系列误区. 1.肇事逃逸.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夜晚或车少人稀的路段.当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员往往利用夜色作掩护,或自认为无人发现,逃离事故现场,以逃避责任.  相似文献   

9.
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我们在工作中时常遇到。在这类事故中也确有一部分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抢救受害者的需要,未设标记、移动了肇事现场而事后才报案,或因交通通讯不便、或不懂法规延误了报案。但大部分都是肇事人为逃避责任或受害人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双方均有意不报案,等到情况有了向坏的方面变化或私下协商不成,才被迫向事故处理机关报案。 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一般情况下肇事现场已不存在,因而给事故处理机关的调查取证和认定责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受理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后,农机监理机关必须派员  相似文献   

10.
何京 《四川农机》2004,(2):23-23
1.不能正确认定事故原因,划清责任。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需由专业人员经现场勘察、调查并加以鉴别,才能正确认定。当事人不报案,私下处理,不能确定事故的真正原因,无法认定事故责任,容易出现不清不白地由一方全部承担损失的情况。2.可能引发其它违法行为。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不及时或不去报案,而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处理,容易发生争执,甚至引发其它违法行为。3.使事故责任人逃避法律、法规的处罚。不报案,自己私下处理事故,往往只偏重事故造成损害的经济赔偿,事故责任人则逃避了法律、法规的处罚,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以…  相似文献   

11.
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我们在工作中时常遇到。在这类事故中也确有一部分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抢救受害者的需要,未设标记、移动了肇事现场而事后才报案,或因交通通讯不便、或不懂法规延误了报案。但大部分都是肇事人为逃避责任或受害人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双方均有意不报案,等到情况有了向坏的方面变化或私下协商不成,才被迫向事故处理机关报案。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一般情况下肇事现场已不存在,因而给事故处理机关的调查取证和认定责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受理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后,农机监理机关必须派员到报案人所反映的事故…  相似文献   

12.
发生交通事故后,处理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流程进行。(1)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在夜间,需开示宽灯、尾灯。若在高速公路上,需按规定在车后设置危险警告标志。(2)及时报案。当事人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报告公安交警(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或110),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民警报案。若有人员伤亡,同时向急救中心呼救(医疗急救求助电话:120或11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种农机事故的发生呈上升的态势,农机事故“私了”现象常有发生。为什么在农机事故中会经常发生“私了”现象呢? 一、事故当事人对有关农机法规不了解 由于农机驾驶员或事故当事人对有关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用机车保有量的增加,尤其农用运输车的迅速发展,农机交通肇事也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种极不正常的解决方式——私了,也悄然增多。“私了”就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协商了事。这种解决事故的方式往往不彻底,事后易引发纠纷,给当事人双方和有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全因素。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1 农机事故私了的原因 1.1 碍于情面而采用私了 事故的双方是亲属、邻里、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碍于情面不去报案;而肇事方也乐于接受,于是便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自以为这……  相似文献   

15.
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我们在工作中时常遇到。在这类事故中也确有一部分是由于事故发生后抢救受害者的需要,未没标记、移动了肇事现场而事后才报案,或因交通通讯不便、或不懂法规延误了报案。但大部分都是肇事人为逃避责任或受害人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双方均有意不报案,等到情况有了向坏的方面变化或私下协商不成,才被迫向事故处理机关报案。……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可是,一些拖拉机驾驶员却置法律、社会公德和受害人的安危不顾,肇事后逃逸。分析其心理及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侥幸心理。发生事故后,驾驶员见四下无人或乘人们疏忽大意,开车溜走,侥幸地认为驾车逃逸不会被人们发觉  相似文献   

17.
一些车辆驾驶员在交通肇事后,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少法律知识和必要的交通法规方面的知识。导致车辆事故处理困难,常常陷入不能自拔的误区。 误区之一:发生交通肇事后,肇事驾驶员逃逸现象。据调查资料表明,持这种心愿态的驾驶员大多是在夜晚或人烟稀少的地段肇事后逃逸现场。肇事驾驶员往往企图利用夜幕的遮掩或没人察觉的情况,逃避因肇事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误区之二:交通肇事后,肇事驾驶员伪造、破坏现场。这种现象大多是肇事驾驶员在“三怕”心态下所为的。即怕承担法律责任,怕承担赔偿责任,怕遭到受害人家属亲友以及附近不…  相似文献   

18.
发生农机事故,应当立即向农机监理部门报案,得到事故处理部门的依法处理。但不少人却是与对方私下了结,而且这股“私了”风日渐盛行。 农机事故“私了”现象为何增多?究其原因:一是怕耽误时间。出了事故到农机监理部门报案,要勘查现场、寻访证人,搜集证据,怕耽搁时间,影响自己作业或办事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事后报案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有由于事故发生后抢救伤者的需要,而未设标记、移动了肇事现场,之后才报案的;有因交通和通讯不便,或不懂法规而延误了报案时间的.但大部分是肇事人为逃避责任或受害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双方均有意不报案,直到当事双方私下协商不成,才不得不向事故处理机关报案.  相似文献   

20.
因工作关系,我发现部分驾驶员发生了交通事故,由于缺乏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在发生事故后 24小时内未能及时向车辆的承保公司报案,致使在申请事故赔偿时,双方发生争执,产生一些不应该发生的问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因为,被保险人义务中规定,被保险人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被保险人应当采取合理的保护、施救措施,并立即向事故发生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保险部门要车辆在外地发生保险事故,可通知当地同类保险机构;请求协助处理,并应在 24小时内通知该车辆的承保公司。因此,笔者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同志,车辆一旦发生意外交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