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旨在通过优化合成条件来提高植物乳杆菌PA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A01)胞外多糖产量,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基础。该试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PA01合成胞外多糖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大豆蛋白胨19 g/L,葡萄糖15 g/L,发酵温度34℃,培养时间36 h,培养基初始pH 6.6,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PA01胞外多糖的产量理论上可以达到261.56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约1倍。  相似文献   

2.
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影响鼠李糖乳杆菌胞外多糖产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为培养温度、酵母粉、接种量,再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产胞外多糖的最大响应区域,最后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胞外多糖产量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7℃、酵母粉30.45g/L、接种量5.76%时胞外多糖产量最大,为354.97mg/L。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考察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植物乳杆菌XN1904E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培养温度37 ℃、半乳糖为最适碳源、鱼蛋白胨为最适氮源,此条件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为235.41 mg/L;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水溶液(0.2 mg/mL)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7.54%,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细胞增殖试验对干酪乳杆菌LC2W产胞外多糖纯化两组分G1和G2的体外免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体外细胞培养试验结果表明,G1和G2均无细胞毒性,在5μg/mL~80μg/mL的浓度范围内,G1与G2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差异较大,G1与G2对B淋巴细胞增殖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且G2的抑制作用比G1强,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胞外多糖进行了提取纯化,得到两个组分LBZ-1和LBZ-2,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LBZ-1分子量远大于LBZ-2,两者的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61%和1.88%;紫外及红外光谱研究显示,其均为单一组分且均含鼠李糖和半乳糖,同时LBZ-1含有甘露糖;其粘度随浓度、离子强度、pH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金属离子可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粘度。  相似文献   

6.
一株发酵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研究对分离自中国青贮窖中的一株乳酸菌BLF01进行了分子学鉴定,结果显示为发酵乳杆菌。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H值)对BLF01乳酸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碳源是乳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最佳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5、培养温度35℃、接种量1%,可以考虑将BLF01作为青贮接种剂使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同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方法得到植物乳杆菌粗多糖(DZ),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收集得到DZ-1与DZ-2 2 种多糖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法对DZ-1与DZ-2中单糖组成进行分析,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对2 种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Z-1为仅含葡萄糖的均多糖,DZ-2则为由阿拉伯糖与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单糖组成及百分比含量比值为阿拉伯糖∶半乳糖=46.03∶53.89;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DZ-1与DZ-2均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3个主要培养条件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砸亚种NCFB2772(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CFB2772, L.b NCFB2772)高产乳酸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EPS)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6.5、接种量4.5%、发酵温度42℃、L.bNCFB2772合成EPS的量达到最大(907.8mg/L)。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可用回归方程Y=-287.08+39.83C1+11.44C2+18.54C3表示。  相似文献   

9.
发酵乳是益生菌的重要载体,可保护菌株免受环境影响。鼠李糖乳杆菌是目前国际上文献记载最多、应用最广的益生菌之一。该菌耐酸性强,可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发挥的作用及功能的研究和资料相对匮乏。综述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作用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化学限定培养基,采用逐一排除法研究了B族维生素和核酸碱基对两株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FDB89,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FDB86)生长和胞外多糖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克酸、泛酸钙、黄嘌呤、叶酸、核黄素、对氨基苯甲酸对菌株FDB896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生物素、核黄素抑制菌株FDB89的多糖合成。尼克酸可促进菌株FDB86的生长,泛酸钙可促进其胞外多糖合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分别适合菌株FDB89和FDB86产生胞外多糖的化学限定培养基,使多糖产量分别提高了89%-9.8%,为进一步研究胞外多糖的各种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发酵乳后熟期间产乙醛特性,并研究乙醛合成与其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出的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将各试验菌株在复原全脂乳中进行单菌发酵,发酵结束后(pH4.5~4.6)于4℃冷藏后熟,测定48 h内发酵乳中的乙醛含量;采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检测乙醛合成关键调控基因pdc、pdh、ald、ldh的表达特征.结果:6株嗜热链球菌产乙醛量介于2.59~14.53 μg/g之间,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乙醛量介于9.17~39.45 μg/g之间;乙醛合成量随着基因pdc、ald及pdh表达量的升高而增加,而与基因ldh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发酵乳后熟期间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乙醛产量差异显著,相同菌株在不同后熟时间产乙醛量差异明显,存在菌株特异性和时序变异性;调控基因pdc、pdh及ald具有促进乙醛合成的作用,基因ldh的表达不利于乙醛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瑞士乳杆菌是潜在的功能发酵乳发酵剂,为改善瑞士乳杆菌的发酵特性,使用嗜热链球菌配合瑞士乳杆菌用于发酵乳制备。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与瑞士乳杆菌混合发酵将凝乳时间缩短了3.5 h,黏度提高了1.8 倍,改善了乳清析出和质构;嗜热链球菌的使用有效减弱了发酵乳的后酸化,贮藏20 d发酵乳的pH值仍大于4.2。为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测定发酵乳中的活菌数、乳糖消耗量、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乳贮藏期间具有较低的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乳糖利用量较低,这是后酸化减弱的主要原因。与嗜  相似文献   

13.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生产菌株结合实验室不同分离源的库存菌株为研究对象,评价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过程.选取12株分离自蒙古国不同地区发酵乳制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结合1株商业菌株为研究对象并发酵酸奶,在发酵完成后的低温贮藏阶段(0~48 h、7d、14d和21 d),分别测定菌株发酵酸奶所需时间、贮藏期间滴定酸度、pH值以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综合发酵产酸特性和酸奶后发酵过程中酸组分含量变化,最终得到弱后酸化菌株IMAU20458.  相似文献   

14.
对Membralox1P1960GL/SD/100nm陶瓷膜在植物乳酸杆菌发酵液浓缩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陶瓷膜的操作条件和再生方式。在过膜压力1.0bar、切向流5m/s条件下,浓缩倍数达到15倍时,平均过膜通量保持在160L/m·2h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商业发酵剂G027为对照,将嗜热链球菌PZST4和保加利亚乳杆菌PZLB5按照不同的比例复配,研究其对发酵乳发酵时间、贮藏过程中酸度、质构、脱水收缩性及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剂中球杆菌活菌数比例的不同对发酵乳品质有显著影响,球杆菌活菌数比例为5000∶1时,发酵乳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组合,为最理想的球杆菌搭配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最佳工艺生产的发酸乳制品在贮存过程中的pH、酸度、蛋白质含量、黏度、双乙酰、微生物指标及感官品质变化情况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贮藏期间PH值、黏度、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总酸度、双乙酰及微生物指标都不同程度得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证实,活性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多种生理生化活性功能,其中活性多糖络合水的能力、高黏度、抗氧化及抗衰老等特性奠定了其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基础,将活性多糖与食品相结合生产功能性食品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发酵乳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益生性能,但是也存在诸如货架期较短、凝乳品质较差、益生性能表现一般等问题,如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21日龄(449.66±6.01)g的健康黄羽肉鸡公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Ⅰ组、Ⅲ组和Ⅴ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6%和9%棉籽粕,试验组(Ⅱ组、Ⅳ组和Ⅵ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籽粕,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后从每组随机选取6只鸡屠宰、采样,并对样本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及肌苷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Ⅱ组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Ⅰ组显著提高了13.91%(P0.05),Ⅳ组肌肉中亚麻酸含量比Ⅲ组显著提高了21.51%(P0.05),Ⅱ组、Ⅳ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Ⅰ组、Ⅲ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4.22%和9.04%(P0.05);3)Ⅵ组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较Ⅴ组显著提高了13.85%(P0.05);Ⅳ组、Ⅵ组肌肉中风味氨基酸(FAA)含量较Ⅲ组、Ⅴ组分别显著提高了6.04%和9.27%(P0.05),Ⅳ组、Ⅵ组肌肉中FAA比Ⅱ组分别显著提高了5.55%和5.39%(P0.05);4)Ⅵ组肌肉中肌苷酸含量较Ⅴ组显著提高了10.81%(P0.05),其他各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以改善黄羽肉鸡肌肉的风味特性,按6%或9%比例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藏灵菇功能特性,以滴定酸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藏灵菇脱脂发酵乳工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并通过体外实验对藏灵菇脱脂发酵乳抗氧化能力和降胆固醇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确定藏灵菇接种量6%、发酵温度37 ℃、发酵时间7.5 h为藏灵菇脱脂发酵乳的最优工艺条件,此条件下制得的脱脂发酵乳酸度适宜、口感细腻、质地均匀,具有独特风味,乳酸菌数为1.48×108 CFU/mL,硬度为178.43 g,高于传统发酵乳,黏附性为-103.52 g·s,且非脂乳固体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滴定酸度均符合发酵乳标准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品质较好;藏灵菇发酵乳抗氧化能力虽与传统发酵乳差异不显著,但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能力,藏灵菇脱脂发酵乳胆固醇去除率高达37.98%,藏灵菇全脂发酵乳胆固醇去除率高达40.68%。  相似文献   

20.
川西高原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优良乳酸菌性能测定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从川西高原牧区采集的自然发酵的酸奶中分离出120株乳酸菌,通过在牛乳中的传代实验,筛选出6株遗传性状稳定,凝乳状态好,风味独特的乳酸菌菌株,对这6株菌进行了冷藏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及活菌数的测定,并通过菌株间的组合发酵以及不同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选出了最好的菌种组合和最佳的生产工艺用于酸奶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