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2002~2004年进行了玉米旱作农田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明显,很适合旱作区农业的发展。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基地和技术模式1·1试验地点试验地选在凌源市城关镇城南村第三村民组北山地块10 hm2。1·2技术模式1·2·1秸秆覆盖模式玉米成熟人工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浅旋灭茬作业(作业深度达7 cm,2~3年深松1次)———精少量播种,深施化肥———药剂灭草或人工除草———中耕追肥。1·2·2高留茬模式玉米成熟人工收获———高留茬(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播种后地表用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粉碎覆盖,或保留高留茬秸秆30%以上及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 相似文献
3.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席卷美国大地的"黑风暴",特别是1935年5月,狂风把田野中的沃土卷起,天空一片昏暗,已见不到太阳,连续三天,从西部刮到东部,横扫了2/3的美国国土,把3亿多吨土壤送入大西洋.大风过后,田野荒芜,土地绝产. 相似文献
4.
5.
6.
所谓温室大棚机械化耕作技术是指利用微耕机,在温室大棚中对土壤进行耕翻、碎土、施肥等耕作的机械化作业技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温室大棚面积的不断增加,其耕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也是农业部在全国北方省区大力推广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我省一些地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沙化、盐碱化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和扬沙天气等现状而应用的。该技术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内容,实施该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农艺要求和机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旱地面积较大,为了发展旱地农业生产,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开发创新各种新技术。目前,我国的旱地农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应用于旱地农业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冷凉风沙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冷凉风沙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针对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试验研究了不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提高产量、防治风沙等方面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北方冷凉风沙区实行免耕留茬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耕作层贮水量比传统对照高 5 0 %~ 6 7% ,达到 76 80m3 ·hm-2 ,满足春小麦 30 0 0kg·hm-2 产量的水分需求。机械化免耕留茬保护性耕作抗风蚀能力比传统对照高 33 1%~ 4 8 3%。每hm2 增效达 112 0元左右。实践证明 :实行“机械化收获留高茬→休闲→播前喷施除草剂或浅松机械除草→免耕施肥播种→机收”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适合北方冷凉风沙地区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是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分布在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旱作农业的面积达3000多万公顷。旱作农业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降雨量小、气温低、土壤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造成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4.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通过免耕施肥播种、秸秆还田、土壤深松等机械进行作业。完成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施肥播种.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芽;通过机械喷施药剂来控制杂草生长和防治病虫害;通过机械深松、秸秆残茬处理,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沙尘暴,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一项机械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树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270-272
为了促使上党地区旱地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省成本、增加产量的基本原理。经过优化设计,确定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本地区的优化工艺模式和该工艺模式的基本操作规范,得出了该技术的推广为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此模式与传统对照模式相比,玉米增产23 2%,小麦增产18 3%,农业收入增加20%~23%。 相似文献
17.
18.
19.
王晓初 《新农村(黑龙江)》2014,(4):173-173
论文论述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模式,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保护性耕作具有防止扬尘、减少侵蚀、蓄水保墒、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作用,不仅具有积极的经济价值,还能够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我国建设生态农业、环保农业、节约型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措施。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把保护性耕作这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广化隆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根据多年的实施总结出适合当地油菜、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为今后大面积推广该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