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理珉  张强  孙力  马剑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08-5109
[目的]研究不同滤嘴通风率对烟气成分的影响,为卷烟设计中使用滤嘴通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直线回归的方法对滤嘴通风率与各常规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焦油与其他烟气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CO/焦油值与滤嘴通风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以滤嘴通风率为自变量x,则常规烟气成分的降低率分别为:CO为0.89x,焦油为0.65x,烟碱为0.57x和烟气水分为0.16x;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增大,CO降低最多,焦油降低率居中,烟碱降低最少。以焦油为自变量x,则CO量为(1.44x-5.07),烟碱量为(0.08x+0.21)。当滤嘴通风率在16%~26%区间时,CO/焦油值更趋近于1。[结论]滤嘴通风技术可有效调节卷烟烟气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为中支卷烟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提供借鉴。[方法]以物理指标、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和感官质量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对中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激光打孔数量与中支卷烟吸阻呈现负相关关系(P<0.01),与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与TPM、水分、焦油释放量均呈现二次回归关系。激光脉冲时间与中支卷烟吸阻、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均呈现二次回归关系,但其对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无显著影响。激光打孔数量对中支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激光脉冲时间,在线激光打孔参数主要影响中支卷烟的香气量、刺激性和协调性。[结论]得到一套在线激光打孔参数和中支卷烟理化指标关系的数学模型,可应用于中支卷烟开发和产品维护中激光打孔参数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连芬燕  李斌  黄朝章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74-4078
利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不同滤嘴通风度对卷烟燃烧锥温度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通风度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吸时随着滤嘴通风度0~31.04%范围内,烟支燃烧高温区体积呈下降趋势;随着卷烟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滤嘴通风度呈线性负相关;通过增加卷烟的滤嘴通风度可减少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绝对释放量,但不能起到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卷烟辅材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不同规格卷烟感官质量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相同烟丝制备的不同接装纸透气度的常规、中支及细支卷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接装纸透气度变化对3种规格卷烟的物理指标、感官质量、烟气指标、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接装纸透气度同卷烟吸阻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同卷烟的总通风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均随烟支圆周的降低而变大;2)接装纸透气度对常规和中支的感官影响均比细支卷烟显著,随接装纸透气度增加,常规和中支的感官质量总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对于细支烟,感官质量总分呈先上升又略有下降的趋势;3)接装纸透气度与卷烟的单口焦油、单口CO及单口烟碱释放量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对单口焦油、单口CO的影响程度常规及中支大于细支卷烟,对单口烟碱的影响程度中支及细支大于常规卷烟;4)每克烟丝所释放的烟气化学成分,总量上由大到小为中支卷烟,细支卷烟,常规卷烟.其中,酮类、醛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高于常规及中支,酚类质量分数细支明显低于常规及中支,烯类、酯类、呋喃类及醇类质量分数细支与中支卷烟相当,高于常规,氮杂环类、酸类质量分数细支与常规相当,低于中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烤烟型卷烟较佳的贮存时间,为制定适宜库存量、合理库存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A牌号卷烟为试验材料,对比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量、主要致香物质(酸类、烯烃类、醛类、酮类、酚类和酯类化合物)及重要致香成分(棕榈酸甲酯、柠檬烯、棕榈酸、新植二烯、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在贮存21~90 d,其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量、主要致香物质及重要致香成分含量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贮存60~180 d处于较高值,且变化趋势不明显,但贮存180 d后明显下降.[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6.
不同吸附材料滤嘴对卷烟烟气成分过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种不同颗粒吸附材料制作的复合滤嘴对不同牌号卷烟烟气中某些成分的过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附材料对卷烟烟气中总粒相物的过滤效果表现为麦饭石〉麦饭石+提纯膨润土+膨化蛭石〉提纯膨润土〉活性炭,麦饭石与活性炭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对烟气中烟碱的过滤效果是提纯膨润土〉膨化珍珠岩〉麦饭石〉提纯膨润土+膨化蛭石,与活性炭相比差异极显著;焦油的过滤效果以麦饭石最好,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色谱法具有高分辨效力、高分析效率、高灵敏度、操作简便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以及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特性,有针对性的按照色谱法对2000年以来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国内外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分析方法优缺点,为从事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分析的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中性香气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2 h,水浴温度为60 ℃的条件下,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在提取得到的中性香气成分中,质谱鉴定出了72种,其中:烃类17种,醛类7种,酮类23种,醇类9种,酯类8种,醌类1种,含氧杂环类2种,含氮化合物5种.所测标样的回收率为70.9%~85.4%.提取的25种含量较高的中性香气成分中,除植醇外,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膨胀温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膨胀温度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结果]同一膨胀模式下,温度变化对NH3、苯酚和BAP的释放量有一定影响,对CO、NNK、HCN和巴豆醛则无显著影响;CO2膨胀方式下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较小;降低膨胀温度在一定程度有利于降低卷烟危害性指数。[结论]该研究为低危害卷烟工艺设计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酸角挥发油香味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酸角挥发油,平均出油率为2.46%。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对酸角挥发油的20种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发现,酸角挥发油能有效地掩盖卷烟杂气,使烟气柔和,香气细腻,对改进烟气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种材料制作的滤嘴对不同牌号卷烟烟气中某些成分的过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滤材对卷烟烟气总冷凝物的过滤效果表现为复合滤嘴>醋酸纤维滤嘴>聚丙烯滤嘴;对烟碱的过滤效率表现为复合滤嘴的截留效果最好,聚丙烯滤嘴次之,醋酸纤维滤嘴最差;对焦油的过滤效率表现为复合滤嘴显著高于另外2种滤嘴,而聚丙烯滤嘴与醋酸纤维滤嘴的截留效果无明显的差别;3种滤嘴对抽吸口数多少的排序为复合滤嘴>醋酸纤维滤嘴>聚丙稀滤嘴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制丝工艺主要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碱、水分和CO)的影响,采用不同制丝工艺条件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主流烟气4种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延长卷烟的储丝时间有利于降低卷烟烟气4种常规成分;采用CO2方式膨胀后卷烟的烟气常规成分含量最低;增加切丝宽度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的焦油、烟碱和C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卷烟烟丝与烟气中主要生物碱成分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价类的市场畅销品牌卷烟样,测定其烟丝及烟气中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碱和可替宁6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通过SPSS软件分析其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其间的转移率并进行不同类卷烟的比较.[结果]分析表明,烟气烟碱含量与烟丝中的烟碱、降烟碱、新烟碱较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618和0.698;烟气中麦斯明与烟丝中麦斯明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2;其他成分之间弱相关.国内主要品牌卷烟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碱和可替宁转移率范围为0.83% ~ 53.43%.高价类较低价类卷烟,烟碱转移率偏高,其他成分都偏低;长较短滤嘴和高较低透气度卷烟各生物碱成分转化率都偏低,且加长滤嘴效果好于增加通风率.生物碱成分中的烟碱、麦斯明与卷烟内在质量相关较为密切.[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烟丝含水率对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研究了部分贵烟牌号在不同平衡湿度条件下的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情况。[结果]卷烟烟丝含水率随平衡湿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卷烟的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含量变化不明显,卷烟抽吸口数、一氧化碳量呈现出相同的增加趋势,当烟丝水分条件一定,各烟气成分间并无显著的关联性;卷烟含水率升高,卷烟落锥数量明显减少,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卷烟落锥的影响要大于不同卷烟之间造成的影响,不同卷烟之间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卷烟在50%与60%水分条件下落锥个数无明显差异,其余含水率条件下卷烟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烟丝含水率及烟丝结构对卷烟落锥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真空回潮工序中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两参数进行不同组合,检测卷烟烟气中焦油、7项有害成分、叶片常规化学成分等,以探明不同条件对卷烟常规化学成分及危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能显著降低烟气中焦油、烟碱和总粒相物含量;CO、氨、B[α]P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有升高趋势,巴豆醛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则显著减小;烟碱、钾、氯含量受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影响较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高真空度和长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总氮含量在低真空度和短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抽真空度与卷烟烟气危害性呈正比关系,对其影响较大,保压时间与烟气危害性则呈反比关系,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真空回潮工序中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两参数进行不同组合,检测卷烟烟气中焦油、7项有害成分、叶片常规化学成分等,以探明不同条件对卷烟常规化学成分及危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能显著降低烟气中焦油、烟碱和总粒相物含量;CO、氨、B[α]P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有升高趋势,巴豆醛含量随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的增大则显著减小;烟碱、钾、氯含量受抽真空度和保压时间影响较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高真空度和长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总氮含量在低真空度和短保压时间下显著减小;抽真空度与卷烟烟气危害性呈正比关系,对其影响较大,保压时间与烟气危害性则呈反比关系,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李海锋  汤德芳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2-14024,14027
[目的]为中式低焦油卷烟设计中应用沟槽滤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透气度接装纸和不同吸阻沟槽滤棒对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的影响。[结果]尽管随着沟槽滤嘴中接装纸透气度或沟槽滤棒吸阻的增加,常规烟气成分、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对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7种物质释放量的影响作用却有明显的异同。[结论]通过打孔接装纸和沟槽滤棒的配伍性,可以全面有效降低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中的7种物质,实现沟槽滤嘴在中式低焦油卷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卷烟纸中不同助燃剂含量及助燃剂中不同钾/钠比、卷烟纸定量及不同滤嘴通风率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接装纸和成型纸卷制卷烟,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卷烟纸中助燃剂含量、助燃剂中钾比例的升高、卷烟纸定量的降低及滤嘴通风率的增加,卷烟烟气中的焦油和CO释放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显著。[结论]通过调节卷烟纸中助燃剂类型及用量,设计不同的卷烟滤嘴通风率可实现调节卷烟烟气常规成分。  相似文献   

19.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卷烟主要辅助材料对主流烟气中焦油(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卷烟纸透气度、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与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卷烟纸透气度对Tar和CO释放量影响最大,滤嘴通风度对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影响最大,卷烟纸克重对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影响较小;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卷烟纸透气度70CU、滤棒吸阻4500Pa/支、滤嘴通风度60CU为最优方案,与优化前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后卷烟主流烟气中Tar、CO和自由基释放量均低于优化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卷烟减害降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