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作为新入侵中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自2019年1月入侵中国云南后,已扩散至27个省(区、市),2019年发生面积近120万hm2,迅速成为中国玉米上的重大害虫[1]。幼虫在玉米田聚集危害[2],从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抽丝期以及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均可危害,但偏好取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玉米[3]。在农业农村部推荐草地贪夜蛾应急用药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正>一、草地贪夜蛾从哪里来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该虫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2019年1月首次在我国云南出现,之后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该虫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侵入我国的玉米型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也为害高粱、甘蔗、薏苡等作物。二、草地贪夜蛾为什么危害重草地贪夜蛾具有能生、能吃、能飞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科学和有效的草地贪夜蛾防控用药技术,开展了不同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45 g/hm2、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hm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5 g/hm2、茚虫威悬浮剂30 g/hm2、虱螨脲悬浮剂15 g/hm2药后3 d和7 d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相对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5 g/hm2药后3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4种杀虫剂,且高于90%。药后14 d,虱螨脲悬浮剂15 g/hm2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相对防效最高,达79.9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多杀霉素与虱螨脲混配药后3 d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相对防效均达95%以上,药后14 d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河口县位于中国西南最南端,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辖10个乡(镇)、农场,总人口10.9万人,年平均气温23.2 ℃,最高气温46 ℃,相对湿度85%,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0000 hm2,其中稻谷2067 hm2,玉米3533 hm2,其余为热区水果。不同海拔区域均有玉米种植。1 近几年全县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河口县于2019年3月22日首次在城郊村发现草地贪夜蛾迁入危害玉米。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4月,草地贪夜蛾入侵大理州后,对全州13万hm2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当前在防治方法上主要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部分幼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有所下降,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海南的重大农业迁飞性害虫,严重威胁海南的粮食和南繁种业安全,为摸清其在海南的发生危害规律,在海南海口、儋州和三亚开展了草地贪夜蛾高空诱虫灯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监测期间(儋州监测起始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海口草地贪夜蛾诱虫数量峰期在2020年3—10月...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首次入侵中国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随后扩散蔓延到全国多个地区。地处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的江苏省泗洪县采取并落实"减轻当地危害、压低过境虫源繁殖基数"的方针,防效显著。以田间实际生产操作、应用和实践为基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监测措施、防控对策,以期为应急处置草地贪夜蛾为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1.课程简介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重大迁飞性害虫.湖南省是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面临春季北迁、本土繁殖、秋季南回等多重虫源的压力.草地贪夜蛾可为害300多种作物,主要危害玉米,而湖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生育期很不一致,草地贪夜蛾极易持续危害玉米,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本期课程将从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为害症状、识别、...  相似文献   

9.
近2a来,草地贪夜蛾的迁徙引起了我国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其主要侵袭的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等,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迁入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并逐渐扩散到各省份,该害虫入侵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目前,我国尚无防治该虫的登记农药。本文主要对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药剂进行筛选试验,分析总结,并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更好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后,当年已扩散至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个省份发生为害,发生面积5 013.36 hm,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19年,西安各区县的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 172.81 hm,占据全省的43.34%。文章对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地区201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背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8年底入侵中国后对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远距离迁飞习性是草地贪夜蛾区域性转移危害的生物学基础,其在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流行的气候环境下,可形成纵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迁飞路线。据连续两年全国普查,草地贪夜蛾沿西线迁飞路线逐代北侵的终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全境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但目前,入侵中国西北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的虫源地尚未明确,该害虫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迁飞路径研究也鲜有报道。【目的】阐释驱动草地贪夜蛾迁入中国西北地区的关键气象动力因子,明确该地区首次入侵种群的虫源地所在,精准解析亚洲季风气候背景下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为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和指导区域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0年草地贪夜蛾在西北地区宁夏的成虫种群动态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昆虫迁飞轨迹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草地贪夜蛾远距离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模拟计算草地贪夜蛾在中国西北地区连续1—3个夜晚的迁飞路径和回推轨迹落点。【结果】7—9月份出现的偏南夏季风是影响宁夏等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不断迁入的关键气象因子,其虫源主要来自于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其次为陕西西部,此外,重庆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山西西部局部也可为西北地区提供一定的虫源。【结论】在偏南夏季风的主导作用下,草地贪夜蛾经由多个夜晚的连续迁飞可构成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迁飞路径。该路径源自缅甸,自南向北依次经由中国“云南-四川和重庆-陕西和甘肃-宁夏”,最北可达内蒙古。在7—9月份偏南风盛行期提前和风速偏强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西北部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 Smith)],俗称秋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1]。草地贪夜蛾2019年由缅甸入侵中国云南省[2-3],具有突发性、多产性、暴食性、杂食性、隐蔽性、钻蛀性、钻土性、夜出性、趋嫩性和独占性等特性,迁飞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作为外来入侵重大迁飞性害虫,已在中国南方定殖,同时境外虫源持续迁入,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湖南省是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面临春季北迁、本土繁殖、秋季南回等多重虫源的压力;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生育期不一致,草地贪夜蛾极易在玉米上持续发生危害,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草地贪夜蛾可危害300多种作物,主要危害玉米,不排除其向水稻、高粱、花生、大豆、马铃薯、烟草等其他作物转移的可能性,一旦大面积暴发,将形成全区域生物灾害,严重威胁湖南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迁飞性害虫,2019年入侵我国后扩散至多个省份和地区.2019年冬季是草地贪夜蛾在中国的第一个越冬期,该害虫在我国越冬区域还不清楚.为了解该害虫是否能在贵州省遵义市越冬,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采用性诱捕器诱集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越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遵义市未诱集到草地贪...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毁灭性农业害虫,2019年5月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首见该虫为害春玉米,对安徽省粮食生产造成威胁。本文就当前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形态特征、危害特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措施,以期做好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具有适生范围广、迁飞距离远、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严重时可使玉米减产20%-40%,其世代更迭快,28℃下,30天左右完成一个世代。2019年王集镇夏玉米病虫害防控是不平凡的一年,草地贪夜蛾在王集镇首次发现,笔者现就王集镇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初报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泛,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2019年1月11日在云南省江城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冬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取食玉米叶片,叶片叶肉  相似文献   

18.
防治玉米地草地贪夜蛾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和安全性,开展9种药剂田间控害试验。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0 g·L -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4个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田间持效期在14 d以上;生物药剂32 000 IU·mg -1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30亿PIB·mL -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速效性和持效期方面次之,但符合草地贪夜蛾的防控需求。各药剂对玉米生长安全,符合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科学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明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安全性及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与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乙基多杀菌素180、240 g/hm2处理,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均为100.00%,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且在药后14 d保苗效果仍在65.00%以上,玉米受害等级控制在2级以下,玉米受损程度偏轻,药效持续期达14 d。此外,20%多杀霉素悬浮剂在试验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在90.00%以上,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80 g/hm2用量、20%多杀霉素悬浮剂225 mL/hm2用量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20.
草地贪夜蛾属于一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害虫,于2017年间被归入到世界植物害虫前十之列。2019年,草地贪夜蛾迁飞到阜阳市,主要危害该市玉米生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对该市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在提出草地贪夜蛾基础特征以后,提出几点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和措施,旨在为阜阳市植保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帮助本地铲除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