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英  李春强  吴雁  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0-5312,5316
基于1981~2010年衡水11个县市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果树冻害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衡水市果树冻害可能发生时段的气候变化,以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冻害类型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得出冻害发生的初步判定条件;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果树遭遇晚秋初冬冻害和晚霜冻害的风险上升,而越冬冻害的发生率在下降;晚秋初冬冻害的发生程度受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的影响较大;越冬冻害、晚霜冻害的发生程度与极端最低气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3.
果树花期防冻害山东省临沐县南古镇农技站夏英三桃、梨、杏、樱桃、苹果等开花较早的果树,花期易发生冻害,应及时预防。1.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花器官发育增强树体的抵抗能力,减轻晚霜危害。2.灌水法:果园早春在霜冻发生前进行灌水。可提高土壤温度,有较好的防霜冻...  相似文献   

4.
陈红霞  吕丽 《农业与技术》2023,(15):120-125
2010年平谷金海湖地区、2013年平谷大华山地区和镇罗营地区、2018年平谷大华山和镇罗营地区、2020年平谷峪口地区、2021年平谷大华山和金海湖地区出现低温气象灾害,给平谷当地的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实地调查的冻害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上述地区主要生育期的冻害指标,确定导致平谷部分地区大桃受冻害的各主要生育期的温度阈值。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平谷地区低温大桃气象灾害研究,更好地提升平谷气象局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春季晚霜冻害是甘肃省果树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苹果、梨、桃、李、杏、大樱桃、葡萄等果树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技术措施,能预防霜冻危害,保障果树安全生产。本文介绍了果园晚霜冻害预防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7.
在春季果园的管理中,不难发现春季的晚霜冻害很容易对果园造成范围广、面积大等严重影响水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的现象。为保险起见,比较建议果农做好春季的果园晚霜冻害的防御工作。基于此,主要针对在果园管理中如何防止果树受冻进行一系列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4—2018年涟水站发生大雾天气时段的能见度、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相关气象因子,分析其在大雾生消时的变化特征,重点研究相关气象因子对于大雾生消的指示性,从而为大雾预警发布、解除等系列气象服务提供研判依据,以期提高大雾预警发布准确率、提升气象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特色农业生产在乐都区农业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气候条件、反季节栽培等因素影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为了对特色农业生产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化的气象服务,避免或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农业气象技术人员对全区大樱桃、长辣椒、紫皮大蒜生产的气象灾害及灾害发生的气象指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经调查,冻害、晚霜冻、大风、裂果和雹灾...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精准为农气象服务业务,基于Html5技术,开发了山东省智慧精准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平台根据用户精细气象需求,加入用户对气象指标的精准订正信息,构建作物气象指标库和用户气象指标库,建立农作物全生育期适宜度预报模型,结合气象实时监测、气象预警预报、农业气象预报等信息,实现基于用户位置和需求的精准为农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平台基于LBS服务,将精细化预报技术与WEB 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针对用户"一对一"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已在山东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衡阳市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质量和服务水平,对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收集双季早稻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生育期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分析气温稳定通过10℃和12℃的初日和"5月低温"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时段,得出衡阳双季早稻最适宜播种时段为3月20日~4月10日。基于农业气象条件、农业气象指标和农业活动开展情况,建立了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方法,并进行了预报和服务,取得了较好的预测和服务效果。衡阳双季早稻播种期预测技术可应用到双季早稻的春耕春播服务中,为早稻的播种育秧提供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长乐市马铃薯低温灾害时间分布特征及其预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设置田间与气象台站对比气象观测,对长乐市冷空气过境后的晴冷天气(易发生霜冻天气)的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差值订正,将田间寒、冻害气象指标订正为气象台站预警阈值指标,提出预警方法。并采用福建省长乐市气象站近3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1982-2011年)分析马铃薯寒、冻害时间分布特征,总结避冻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5—2019年枇杷花果期(11月至次年3月)丽水市太平乡下岙村枇杷基地棚内、棚外农田小气候站数据,与丽水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时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变化特征,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探讨枇杷低温冻害的发生条件,建立太平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最低气温是判断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最重要的气象要素,晴天最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多云天气最低气温日较差减小,阴天最低气温变化趋于平稳。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以1月下旬至2月中旬较为严重,最低气温较低,冻害日数增多;且以棚外低温冻害最为严重,大棚起到了明显的增温效果。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容易发生在高空“两槽一脊”、地面处“L”型高压前底部的天气形势下,可提早采用枇杷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预估枇杷基地棚内、棚外最低温度,提早开展监测预警服务,防御枇杷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14.
在统计2011—2014年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检验质量、跟踪服务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定量评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方法,提取预报准确率、预报服务覆盖率、预报服务时效、可能预防能力4个评估因子建立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评估,得出汉中市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为72%,说明风险预警准确率和服务时效是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晚霜冻害发生时对核桃冻害情况做出准确调查,为灾年估产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及核桃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现有核桃晚霜冻害调查方法做了改进,明确了调查性状、统一了分级标准,通过将核桃晚霜冻害样本资料数据化,并建立冻害性状调查统计分析表,再以预设标准化数据为参考来确定调查性状的冻害指数和冻害等级,解决了目前核桃晚霜冻害调查性状和冻害等级标准不统一、调查方法可操作性差、不同调查人员人为主观判断较多、误差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辛丰 《新农村》2013,(2):25-25
春季土壤解冻后,气温回升较快,但波动较大,常出现较强的寒流或辐射冷却,造成急剧降温,使果树遭受冻害。为了有效防止春季可能发生的晚霜给果树生产造成的重大灾害,现提出预防晚霜冻害的技术措施如下。1.晚霜冻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春季晚霜对某些果树的开花和坐果危害甚大。落叶果树在度过严冬后已解除休眠,各器官抵御寒害的能力锐减,特别当异常升温3~5天后遇到强寒流袭击时,更易受害。果树的花器官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因桑树晚霜冻害的发生,给春蚕生产造成较大损失.通过对如皋市气象站2000-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结合桑树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如皋地区桑树霜冻灾害的发生规律,对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促进如皋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有的自动气象观测站、海水温盐自动站、海上浮标站和海岛风塔等资料,结合海水养殖户的养殖经验,运用现代气象科技,对海水养殖气象服务进行研究:提炼海水和气象因子与海水养殖关系的指标,建立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模式,建设县级海水养殖气象服务系统,达到最终把服务产品送达养殖户终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与气象密不可分,气象部门一直将为农服务放在气象服务的首位。基于高台县现代农业生产,为应对干旱、暴雨、冰雹、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高台县气象部门不断夯实业务基础,为农业提供精细化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信息,构建完善的网格化服务体系,针对作物生长期提供动态监测等,助力乡村振兴。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气象观测业务水平,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用精细化、个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科学指导农事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