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晓娟 《广东园林》2006,28(Z1):60-64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注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淮北师范大学校园植物资源及应用情况,采用实地调研法对该校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并从植物生长类型、植物观赏特性、植物配置类型和植物空间模式4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师范大学校内现有植物116种,隶属于56科74属,植物观赏特性主要以观叶和观形植物为主,植物配置类型丰富,植物空间模式包括平行线型、焦点型、L型、U型、矩阵型、模糊型等多种模式。提出提高植物规划的整体性、丰富植物种类多样性、增强植物配置合理性、注重植物色彩丰富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山丹河污水处理厂至祁家店水库段河道的河岸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分析项目地概况、主要植物种类选择,分别提出河岸护坡植物及湿地植物的配置原则及方法,采用乔、灌、草搭配及不同植物的色彩搭配进行植物配置。对项目地右岸、左岸生态护坡植物及湿地植物进行种植设计,运用植物景观改善山丹河的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4.
用植物进行造景时,应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性功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植物与时令之间的最大协调,使各种植物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以达到调节和美化自然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对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介绍其中主要的材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饲料植物、园林观赏植物、稀有濒危保护植物、药用植物、橡胶植物等18类资源植物,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植物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根深蒂固,应用植物来造境历史悠久。植物民族情结、植物象征意义及植物风水学等历史遗留下来的植物传统文化在当今环境营造中有着其独特的景观文化效应,而植物风水学中的植物配置理论更有其特殊的心理调节作用。许多植物在风水学中有自己的特殊含义及完整的配置理论体系,风水植物摩肩接踵间,"聚气造势",其"气"、"势"下的景观环境科学、宜居。本论文通过对植物传统文化,尤其是植物风水学文化的探究,挖掘隐藏在植物背后的潜在能量,并研究其能量与人居园林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王岗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王岗山自然保护区已查明维管植物196科753属1 216种(含变种、亚种),包括112种材用植物、408种药用植物、40种油脂植物、85种纤维植物、25种淀粉植物、39种杂果植物、32种芳香植物、39种栲胶植物、14种保健饮料植物、47种饲用植物、79种花卉观赏植物、24种水土保持植物、46种珍稀濒危植物等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8.
铅锌超富集植物及耐性植物筛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提取作用从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本研究从植物修复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的特点与解毒机制,列出了Pb-Zn超富集植物种类,最后分析了Pb-Zn植物筛选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植物修复工作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重金属铅锌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筛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的野生经济植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为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该区内有维管柬植物143科501属1203种,其中有经济植物1268种,隶属于184科568属;按用途分材用植物、油料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工艺植物、绿化植物、纤维植物、香料植物、果实加工植物、蜜源植物、染料植物、薪炭植物、栲胶植物等13类。本文中,例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分析了该区经济植物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汕头市水库库区有维管植物142科384属592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有139科370属570种,包括药用植物468种、观赏植物358种、油脂植物65种、纤维植物47种、植物蛋白质和氨基酸植物44种、鞣料植物37种、芳香油类植物29种、植物胶与果胶植物17种、淀粉植物14种、维生素类植物6种、植物色素类植物5种、糖与非糖甜味剂植物4种、树脂类植物4种、橡胶与硬橡胶植物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资源6种,并对其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已鉴定名木古树有104种,隶属40科75属;地理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成份占优势;并拥有较多的孑遗种、特有种、单种属;具有古、稀、奇特色;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创分布新记录和温州特有种。为温州市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为温州市旅游风景资源展示了自然美的珍贵价值,又是为研究温州古代原始森林植被起源、演替、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历史各进  相似文献   

12.
从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角度出发,介绍了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及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和设备存在的问题,对其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阐述,介绍了原料预处理的两种方法:蒸汽爆破法和木质纤维材料苄基塑化法.  相似文献   

13.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海拔相对高差达6 469 m,巨大的垂直高差造成了完整和复杂多样的植被垂直带谱,7个典型植被带蕴藏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在海螺沟及其周边林区大约有2 000种维管植物可作材用、药用、油料、观赏等。沟内已经确认的珍稀植物39种,其中有17种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稀野生濒危植物和2种栽培的保护植物。包括周边林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50多种,其中资源动物200种,包括兽类69种、鸟类110种、爬行类6种、两栖类6种、鱼类9种,同时,昆虫资源也相当丰富。本区珍稀濒危动物种类丰富,计有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28种。本文最后提出了生物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森林与坡面产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我国研究得比较深入与广泛。观测实验依然占绝对优势,径流小区实验仍是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森林对坡面产流机制、坡面流态、产流量、产流过程、产流临界值都有影响,森林枯落物层对径流也有重要影响。坡面产流模型在森林水文学领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对与林木生长及抗性有关常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目前生理生化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亲本选配、间接选择和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机制等几个方面。对今后该类指标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野生花卉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气候、地貌以及野生花卉的生态特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省野生花卉的分布进行了分区。探讨了各区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适宜的引种驯化地。提出了近期宜重点开发的种类。并评述了山东野生花卉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八角的遗传多样性与良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我国八角的遗传多样性与良种选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我国八角良种遗传改良的方向.认为我国八角栽培历史悠久,在自然选择下,其树形、分枝习性、叶、花、果实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遗传多样性丰富.目前,只有广西和云南进行了果用林优树选择,广西共选出128株优树,云南共选出18株优树;叶用林优良品种选育跟不上现实的需要.今后八角的良种选育将以优树选择为主,积极开展杂交育种,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以培育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竹与华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与华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与竹林及竹制品朝夕相伴,对竹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者从古代的竹制品、竹乐器、竹艺术和竹文学作品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结果表明 ,桉树在引种驯化区域内 ,渐尖赤桉和薄皮大叶桉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 ,适合在宜昌区域内作为用材树种栽培发展 ;大叶桉、葡萄桉、细叶桉虽易受风折、雪折和冻害 ,但萌发能力强 ,适宜在本地区内进行矮林作业营造薪炭林或桉油林。  相似文献   

20.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香港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和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在册古树名木有485株,隶属36科60属78种,以豆科、大戟科和桃金娘科为优势科,以榕树Ficus microcarpa、印度榕F. elastic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为主,其分布具有较强的热带属性。从空间分布状况看,香港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但不同区域间的种数和株数的差异显著。DCA(Detru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古树名木分布在香港中西区,与其他区有着明显差异。基于调查结果,对香港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提出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进行健康评估和复壮技术研究、设立专项养护经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