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猪布氏菌二号苗给牛喂服,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服苗后四个月,在怀孕期间攻毒时,在15头对照牛全部流产排菌的情况下,19头服苗牛只有6头流产排菌,而7头注射19号苗的牛则有4头流产排菌。可见口服猪二号苗的效力,不低于皮下注射19号菌苗。服苗后经过13个月,免疫力虽有降低,但仍保持一定水平。在奶牛群中,服苗牛与病牛长期接触(14个日),不出现血清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给怀孕绵羊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菌苗,不会发生流产和排菌现象,免疫效果也很好。在羊群爆发布氏菌性流产期间,用此法给发病羊群和附近受威胁羊群的怀孕羊作紧急预防接种是安全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采用猪二号活菌苗对孕羊进行口服免疫,克服了长期以来不能给孕畜接种布氏菌活菌苗的困难,为控制和消灭布氏菌病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3.
山羊和绵羊口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其效力与注射免疫大致相等。在多次试验中,在非免疫羊全部感染情况下,服菌苗羊一般有70~80%获得保护,在布氏菌病羊群中进行大群饮服也有效,可制止布氏菌病的流行。猪二号苗给怀孕羊口服不会引起流产,在怀孕羊群中作口服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猪布氏菌二号苗对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对公猪进行了三次试验,注苗猪攻毒后剖检时,其器官感染率(0~14%)比对照猪的(34.5~67.2%)低得多。在一次试验中看到,19号苗免疫猪的器官感染率(58%)比对照猪的(49%)还高,说明19号苗对猪不产生免疫。对母猪进行了三次试验,发现注苗母猪用精液排菌公猪配种不但影响受胎率,而且使部分怀孕猪流产排菌。但注苗猪若改用皮下攻毒,则表现有坚强的免疫力,在对照组感染率为7/10~7/8的攻毒条件下,免疫猪的感染率仅为1/10~2/10。区域试验现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5.
山羊对口服和气雾猪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怀孕期比非怀孕期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山羊一般有64%~89%获得保护.应用饮服免疫方法更适合广大牧区特点,方法简便,对羊群放牧、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也不引起妊娠羊流产,因此内蒙古在病羊群中广泛饮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1年1次,连续3~4年,就可控制山羊布氏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猪布氏菌二号菌苗对山羊有良好的免疫力,在二次试验中,曾给38头瑞士种奶山羊在配种前皮下注射125亿活菌苗,在怀孕期间与人工发病羊接触时,没有一只感染,而37只非免疫对照羊则有30只感染。免疫后经过16.5个月与人工发病羊接触时,在7只对照羊全部感染的情况下,6只注苗羊仍有3头没有感染。对普通山羊免疫力也很好,在三次试验中,在配种前注射菌苗量在12.5—250亿范围内的山羊共计107只,在怀孕期间皮下攻击强毒菌时,只有21只感染,而非免疫对照羊50只则有37只感染。实验证明,当攻毒量较小时,猪二号菌苗对山羊的免疫力与19号菌苗无多大差别,当攻毒量较大时,猪二号菌苗的效力比19号菌苗强。试验中看到注苗后一年半,免疫力略降低,但仍保持一定水平。免疫量降低到12.5亿,效力不受影响,但降低到6.25亿,则效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山羊对口服和气雾猪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怀孕期比非怀孕期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山羊一般有64—89%获得保护。应用饮服免疫方法更适合广大牧区特点,方法简便,对羊群放牧,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也不引起妊娠羊流产,因此内蒙古在病羊群中广泛饮服猪二号菌苗,一年一次,连续3~4年,就可控制山羊布氏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我省牦牛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相当普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而对牦牛布病的预防,目前尚无适用的菌苗。为了解决牦牛布氏菌病的免疫问题,我们用由我省牦牛体中分得的强毒菌进行了培育,并对其低代菌株(MB3)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证明其效力尚好,一年免疫期有效。但菌种毒力稍强,通过牦牛、绵羊、豚鼠数代后其毒力基本稳定。鉴于菌种残余毒力稍强时,作气雾免疫,对人体有影响。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培育选用高代菌种,为与低代菌株区别定名为MB32号(以下简称本菌)。试验表明,这株菌种毒力相当低,而且稳定性良好,对实验动物有较好的免疫力。现将试验情况简结于后:  相似文献   

9.
A 型(群)猪肺疫 CA 株弱毒菌苗从1984至1987年在广东省17个县(市)以及湖北省5个县(区)共注射各类猪只196.77万头,表现安全有效。其菌种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禽霍乱731菌株。由于731菌苗注射鸡以后出现过不安全的事故,究竟用731菌株制造的CA 株弱毒菌苗注射猪以后会不会对鸡不安全呢?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CA菌苗在猪体连传6代,毒力无返强现象。免疫猪经48小时后体内已分离不到本菌。敏感鸡与大剂量接种 CA 菌苗的猪同饮同食同居34~45天不发病,攻毒无保护。试验证明生产上用 CA 菌苗免疫猪,对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在布病流行的牛群中保护小母牛免受感染对控制布病在牛群中扩大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李碧波等实验证明,给6—11个月龄犊牛口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500亿个活菌体后,所产生的免疫力能保持3.5年以上。因此我们从1982—1987年在布病暴发流行的牛群中应用本苗给1—8个月龄的犊牛进行口服免疫,观察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布氏桿菌19号菌种是弱毒菌种,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地用来免疫牛只以預防布氏桿菌病,已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們所保存的19号菌种,是解放前遺留下来的,由于保存混乱,未曾作过系統检查,其历史已无从查考。1953年我們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获得該菌种后,作了較系統的检查,首先是进行变异型的检查,挑选其中典型的S-型,除去R-型,然后再检查其一般的特性及对动物的測定,以确定其毒力及免疫力。在1954年来一般特性的检查与毒力試驗已經获得初步結果,証明該菌种是弱毒19号菌种,至1955年对試驗动物的免疫力測定亦告結束,并且証明該菌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PPV)强毒,在1~5日龄仔猪肾原代细胞上传代,传至20代左右毒力下降。为保持PPV强毒的毒力,我们用一头妊娠母猪(妊娠48d)做剖腹术。用大剂量的PPV细胞培养物注入猪胎儿的羊膜腔内,人工感染猪胎儿,病毒通过猪胎儿体内的组织进行复制,使毒力增强。术后12d迫杀母猪,取胎儿分离PPV强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4,(11):1748-1752
对我国最为流行的血清4、5、12、13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豚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的比较研究。豚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对豚鼠毒力最强的是12和14型菌株,其LD50均低于3.5×108 CFU;其次是5型,其LD50介于1.0×1091.9×109 CFU之间;毒力最弱的是13型,其LD50介于4.0×1091.9×109 CFU之间;毒力最弱的是13型,其LD50介于4.0×1094.1×109 CFU之间。4型的毒力差异较大,强毒菌株与5型接近,弱毒菌株与13型接近。与我们前期报道的小鼠毒力试验结果相比,豚鼠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后具有更长的发病死亡周期,且具有纤维素性渗出和败血症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变特征,表明豚鼠较小鼠更适合作为该病的替代实验动物。进一步的仔猪毒力试验结果与豚鼠毒力试验结果相一致。剖检发现,所有5、12和14型菌株以及4型强毒菌株均能导致严重的败血症性病理变化,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强毒菌株能导致猪的系统感染和全身性疾病;而所有13型菌株和4型弱毒株则不能。这表明国内流行的5、12和14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与国外已有报道一致,均为强毒菌株;而4和13型则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4.
鉴于77—81年石河子垦区有的农牧团场和公社的畜间布病考核及血清检查结果。对906份流产胎儿及胎衣等进行了细菌学检查,检出布氏菌4株,出菌率0.44%(4/536份),其中羊Ⅲ型2株,猪Ⅲ型2株。从石河子垦区猪场暴发性流产的胎儿脏器中分离出猪型布氏菌系属首次,暂命名为“石80—134号”菌株,后简称134号菌株。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猪种布氏菌病流行的疫区.我们坚持以"检疫、免疫、淘汰病猪、推广人工授精"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猪布氏病,有效控制该病疫情.但在疫区应用猪型布氏菌二号弱毒菌苗免疫种猪,影响了猪布病的血清学诊断和对布病疫情的监测.为此,我们对猪种布氏菌强毒菌株C73攻毒和弱毒苗S2免疫种猪血清学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体消长的分析,提出了鉴别布氏菌免疫反应与强毒感染的合理检疫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定牛、羊、猪三株不同种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选择了牛种2308、羊种M28和猪种S1330株,分别用雌性豚鼠(Hartley)和雌性小鼠(Balb/c)对其毒力进行测定。豚鼠测毒试验中,用含不同菌数的菌液腹股沟皮下注射5只豚鼠,测定2308、M28、S1330菌株的豚鼠最小感染量(MID),结果显示以上3种毒株对豚鼠的最小感染量分别为9 CFU、10 CFU和30CFU。小鼠测毒实验中,将2308、M28和S1330菌液按1×105CFU/0.2 mL/只腹股沟皮下注射小鼠各5只,2周后分别剖杀小鼠,取脾脏测定含菌量,平均脾含菌量分别为1676971、314765、83811CFU/g脾脏。豚鼠和小鼠测毒均显示牛种2308株毒力最强,羊种M28株次之,猪种S1330毒力最弱。本研究首次用豚鼠和小鼠同时测定了布鲁氏菌2308、M28、S1330株的毒力,补充了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数据。  相似文献   

17.
将从我国常用的五株禽霍乱弱毒株中筛选出的731弱毒菌株(简称CA株)制备的菌苗,以3~4亿活菌免疫猪,极为安全,保护率100%,免疫期达9.5个月。对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2 000万活菌,最大安全剂量为200亿活菌,在猪体连传6代毒力无返强现象。共用15批菌苗在14个县、市免疫猪只33.7万头,表现安全,免疫力强。  相似文献   

18.
猪溶血性链球菌“斗门”野毒株用高温诱变法,于1978年5月育成了一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猪链球菌 ST171弱毒菌种。由本菌种制成的冻干苗,用免疫剂量0.12~0.24亿活菌肌注仔猪16头,用0.36~0.48亿活菌灌服仔猪16头,14天后连同对照猪攻击广西株、安徽株和四川株强毒,试验组全部保护,肌注对照组6头全死;灌服对照组3头,生存1头。免疫保护率100%。用26~131万活菌肌注仔猪20头,攻皖、桂、川强毒同上,试验组生存18头,对照组13头,生存1头,免疫保护率为89.2%。毒力试验用129~1050亿活菌肌注或皮下注射仔猪54头,另灌服1575亿活菌3头,观察14~21天,全部健活。除少数暂短微热或减食,肌注组部分跛行外,均无其他不正常反应。1978~1980年间,在广东省28个县(市)内疫区试用,共接种猪101万多头(冻干苗占648,523头),用苗一周左右疫情停止,效果良好。据756,476头区域试验猪的统计,反应率平均为0.375%,死亡率平均为0.000397%。本报告对菌种的特性、冻干苗的制造、小动物检验和区域试验等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9.
布氏菌猪二号苗,对猪抗布氏菌感染的免疫效力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培育健康猪群试验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见广西兽医科技通讯1978年2月3日)。但是,用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苗来控制和根除已经暴发流行猪场的布氏菌病至今还未见有人报道。1978年我们应用布氏菌猪二号苗对布氏菌病流行比较严重的高鹤横江良种场和广州  相似文献   

20.
用固体培养基生产布氏杆菌猪型Ⅱ号弱毒苗要用大量的猪肝、琼脂等原材料和大扁瓶等设备,工艺复杂用人多,劳动强度大,不便生产。为了简化工艺流程,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我们于1970年进行了猪2号布氏杆菌弱毒苗液体通气培养试验。共试验了六批,每毫升的菌数可达到500—600亿。1972年7月又进行了九批试验,并进行了冻干。经本厂和农林部兽医药品监察所检验,认为生长和生化特性,对海猪的毒力和免疫效力,均合乎试行规程的要求,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