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池塘主养、河蟹塘不同密度混养、河道混养及其它品种池塘混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密鲴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密鲴鱼种投放密度为1200尾/667m2;河蟹塘混养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80尾、120尾、160尾和200尾;河道混养和其它品种池塘混养的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通过投喂自行研制的配合饲料,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养池主体鱼平均单产为284.6kg/667m2,饲料系数为1.72,平均成活率93%,每667m2纯利超过2000元;黄尾密鲴作为河蟹塘混养品种时,平均起捕规格为0.25~0.35kg/尾,平均成活率为95%,经济效益良好。河道混养和其他品种池塘混养经济效益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文论述黄尾密鲴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及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野生黄尾密鲴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水温21.0~21.5℃时经一次性注射LRH—A2、LRH—A3和DON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9~9.5h;采用人工授精,滑石粉脱粘,流水孵化,其催产率为91%~93%,受精率为63%~67%,孵化率为72%~73%,出膜时间为48~49h;采用豆浆法池塘培育25d后,平均全长达3.4cm,成活率57%。  相似文献   

3.
黄尾密鲴属鲤科、鲴亚科的一种中小型鱼类。该鱼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其肉厚、质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黄尾密鲴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小水面中可以自然繁殖,但近年来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扬。现将黄尾密鲴人工养殖高产高效技术介绍如下。  一、搞好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黄尾密鲴 2冬龄即达性成熟,一般体重在 350克~ 450克,可于每年的捕捞季节在江河湖泊内捕获繁殖用亲鱼。黄尾密鲴雄鱼头部、鳃盖、尾柄、胸鳍等处抚摸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浓稠的乳白色精液流出,个体较小。雌…  相似文献   

4.
黄尾密鲴属鲤科、鲴亚科、鲴属的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该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强、易捕捞等特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是当前水产养殖首选的优良品种之一。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安江水库黄尾密鲴资源增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鄱阳湖水系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背鳍Ⅲ,7;臀鳍Ⅲ,9-11;腹鳍Ⅰ,8-9;胸鳍Ⅰ,15-16。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5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肠长的3.85倍、5.00倍、6.55倍和4.95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37倍、3.94倍和2.59倍;体高是体宽的2.99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45倍。肥满度系数K=1.51,其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尾密鲴又名黄姑子,是鲤科鱼类中的一种中小型鱼类.在江河、湖泊、水库中该鱼可以自然繁殖,群体生殖能力强.由于该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池塘和大水面增养殖的好品种.现就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及雌雄鉴别:黄尾密鲴2冬龄即可达性成熟,一般体重在0.3公斤以上,可于每年的捕捞季节在江河湖泊内捕获繁殖用亲鱼.   黄尾密鲴在生殖季节,雌雄鱼都可出现追星,但分布不同.雌鱼主要分布在头部,而雄鱼周身都有,尤其头部、背鳍以前的背部、腹鳍基以前的腹部以及胸鳍上更为显著.   2.亲鱼培育:黄尾密鲴是以高等植物碎屑、硅藻和丝状藻为主食,也食少量的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亲鱼可单养、混养,单养以每667平方米(1亩)放养0.5公斤个体300尾左右,混养以每667平方米放养100尾左右为宜.   亲鱼培育池在开春后每天每667平方米平均施放发酵粪肥50公斤,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每天喂豆浆、豆渣或糠麸之类.每半月冲水1次.到繁殖季节都可达性成熟.黄尾密鲴比较急躁,为适应人工繁殖操作,减少死亡,每年秋、春应定期拉网几次.经过锻炼的亲鱼,在催产时遇到拉网,不会造成受惊跳跃受伤.   3.催产:催产季节,要求水温稳定在18℃以上,最适宜水温20~26℃.常用催产药物中以鲤鱼脑垂体PG和促黄体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的效果最好.雌鱼每尾剂量为PG2~3毫克;或LRH-A50~100微克.每尾注射液控制在0.5毫克.以进行腹腔注射为宜.采用一次注射法. 注射催产药物后,将亲鱼放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一次注射效应时间:水温18~20℃时为12小时,20~23℃时为9~10小时,23~29℃时为6~8小时.用LRH-A时效应时间相应推迟4~5小时.   4.孵化:黄尾密鲴为漂浮性卵,其孵化管理方法与四大家鱼相同.孵化缸放卵密度以每百公斤水10~20万粒卵,孵化环道每立方米水80~100万粒为宜.   黄尾密鲴鱼苗体质娇嫩,需氧量高.在出苗过数时需要带水操作.   二、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方法同家鱼,每667平方米放养20万尾左右.经一个月培育一般可达3.3厘米左右,成活率60%左右.   黄尾密鲴鱼苗个体比家鱼苗小,易受大型水蚤的危害.因此,鱼苗下塘前不能过早施肥,以减少水蚤繁殖.水色嫩,小型浮游生物多,有适口饵料,有利于鱼苗生长.在鱼苗下塘前发现大型水蚤较多时,每立方米水用敌百虫(90%含量)0.05克全池泼洒杀灭.   黄尾密鲴鱼苗娇嫩,鳞片较松散,容易脱落,易被擦伤,出塘前要经过拉网锻炼.夏花出塘规格以在3.3厘米以上为好.   2.鱼种培育:采取单养或混养均可.方法同家鱼.单养每667平方米放养8000~10000尾,出塘规格达10厘米以上.与家鱼种混养时每667平方米放养500~1000尾,出塘规格达13~16.5厘米;每667平方米放2000尾,出塘规格10厘米左右.   ……  相似文献   

8.
新安江水库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96,15(3):184-196
  相似文献   

9.
黄尾密鲴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俗称黄姑子、黄尾、黄片等,是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刮食附生藻类、腐殖质以及植物碎片,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广泛分布于各江河,湖泊,水库中,由于它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肉嫩味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黄尾密鲴冬片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好;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我们进行了黄尾密鲴冬片鱼种主养试验。  相似文献   

10.
千岛湖黄尾密鲴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黄尾密鲴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肥满度指标,幼鱼显著低于亲鱼(P〈0.05);肌肉脂肪含量,幼鱼显著低于咸鱼和亲鱼(P〈0.05);肌肉灰分含量,幼鱼显著高于亲鱼(P〈0.05)。肌肉中的苏氨酸、亮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成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成鱼和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缬氨酸含量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NH3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和咸鱼阶段(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总量咸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P〈0.05);半必需氨基酸总量成鱼和亲鱼显著高于幼鱼(两者P〈0.05)。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明显差异。幼鱼肌肉中铁、锰、锌和铜四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成鱼和亲鱼肌肉中的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2.
鲴鱼     
钱名全 《湖南农业》2004,(11):16-17
鲴鱼种类较多,主要有银鲴(刁子)、细鳞斜颌鲴(黄板刁)和黄尾密鲴(沙尖)3种。它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鲴属。鲴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其银鲴以湘江出产较著名;细鳞斜颌鲴在湖南溪口水库(湘乡)、同欢水库(临澧)、湖北丹江口水库和江西江口水库产量较大;而黄尾密鲴在湖南官亭水库(醴陵)、江西江口水库、湖北粱子湖产量较多。  相似文献   

13.
<正>在青藏高原上,是最大的猛禽,体重有七八千克,双翅展开时接近两米,令人生畏。没有到过青藏高原,或者没有亲眼目睹过秃鹫风姿的人是很难想象它的尊容的。秃鹫在海拔2000米~5000米的高山、草原上都可以生存,它们多栖息于高山裸岩上。秃鹫经常单独活动,有时三五只结为一小群,最大群可达十多只。飞翔时,两翅伸成一直线,翅很少鼓动,而是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死亡动物的尸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  相似文献   

14.
鲴鱼养殖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规格为500克左右,别名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鲴鱼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适合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中的污染物,通过呼吸及进餐侵入人体内,铅、铝、汞等重金属就是其代表;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如自由基、硫化氢等。鲜果、鲜菜汁常常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因为鲜果汁或鲜菜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黄尾鲴受精卵为材料,运用Olympus倒置荧光显微镜对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成熟黄尾鲴卵的卵径为(1.1±0.04) mm,吸收膨胀后卵膜径为(1.50±0.08) mm。在水温为(25.0±0.5)℃的条件下,黄尾鲴受精卵历时26 h 35 min孵化出膜,出膜仔鱼全长(4.60±0.12)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总积温为763.35℃·h。根据胚胎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将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36个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鲴     
1.叉尾鲴肠型败血病该病由叉尾鲴爱德华氏菌感染所致.鱼体慢性感染时两眼之间的头颅顶中部腐蚀成一个洞,急性感染时体表出血,多出现在头部的颌、眼眶周缘、腹部、体侧或鳍的基部.随着病情发展,体侧表皮损伤处形成开口小溃疡,眼睛突出,鳃片灰白、肿大.病鱼早期食欲减退,严重时呈"吊水状".  相似文献   

18.
细鳞斜颌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鳞斜颌鲴,又名黄尾刁、沙姑子、黄鲦,原为野生种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中.其肉味鲜美,起捕容易,是沿江沿湖群众常年主要食用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自然水体中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自20世纪7年代以来,各地相继开展了人工繁殖和人工饲养.1.形态与特性细鳞斜颌鲴头小而尖,体侧扁而腹部稍圆,从肛门前至腹鳍基部有明显的腹棱,鳞片比较小且排列紧密.尾鳍桔黄色,臀鳍淡黄色,背部灰黑色,背鳍条灰色.细鳞斜颌鲴为中下层鱼类,有集群摄食、活动的习性.在天然水体中以刮食着生藻类和摄食高等植物碎屑为主.人工饲养时,不与其他混养对象争食.因此,在不增加饲料与劳动力的情况下,能增加水体产量.  相似文献   

19.
"清道夫"学名"国王异型",原产于拉丁美洲,又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体大,口唇发达如吸盘,因为以各种水底垃圾为食而得名,经常与各种鱼类混养。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他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在水族箱中常  相似文献   

20.
深谙佛教思想的西藏人民认为人的灵魂不灭,肉体只是躯壳,人死后与其让肉体自然消亡,不如布施给另外一种生灵,从而使灵魂得以解脱。在他们眼里,秃鹫是神鸟,它会将死者的灵魂带上天国。因此,秃鹫是实施天葬的核心力量。秃鹫以死亡动物的尸体为主食,它们就像青藏高原的清道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