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渔业生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更是下一年渔业生产的物质储备。只有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才能提高鱼种抗病力和越冬成活率,才能为发展生产,促进渔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个别鱼种越冬场点鱼种越冬成活率不高,死鱼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越冬管理不善,缺氧死鱼,造成越冬成活率低的原因外,还有鱼种带病越冬和鱼种体质差,肥满度低,  相似文献   

2.
张明  韦学 《齐鲁渔业》2008,25(12):11-12
鱼种越冬期间因病害和冻害引起的死亡,常给养殖者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鱼种越冬防寒管理和防病工作,是提高冬季鱼种成活率和来年养鱼效益的关键。鱼种安全越冬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书讯     
唐永华 《内陆水产》1993,(11):20-20
培育好鱼种,并让其顺利度过严冬,是池塘养鱼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少渔农对鱼种越冬缺乏足够的认识,结果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大批死亡。要想使鱼种越冬成活率高,必须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鱼种越冬是我国北方地区淡水养鱼薄弱环节之一。现行的越冬方法是将秋片鱼种按0.5斤/米。的密度投入越冬池内越冬。此方法效率低,成活率也不高,更主要的是现有越冬池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鱼种越冬的需要。况且越冬池对池塘条件要求又很严格。因此,想用池塘越冬方法彻底解决春片鱼种需要,是不现实的。目前,某些网箱培育的鱼种,也需经越冬后继续培育二龄鱼种。  相似文献   

5.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春片苗种培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片培育的目的是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培育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大规格春片鱼种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大规格鱼种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格鱼种的养殖周期要比小规格鱼种缩短1年左右;二是节省2龄鱼种池,为扩大成鱼池面积创造条件。规格大的春片草、青、团头鲂可直接套养在成鱼池中培育2龄鱼种。故可以适当淘汰2龄鱼种池。增加成鱼池面积;三是鱼种成活率高,为鱼种自给提供了可靠保证。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和抗寒力高。在养殖和越冬过程中死亡率低。为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崔贵君  曹岩 《水利渔业》1994,(2):43-44,29
在大绥河水库越冬鲤鱼种14箱,计21336kg,与池塘越冬3.06ha,鱼种28861kg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网箱越冬鱼种成活率81.09%,鱼池鱼种成活率27.09%,网箱越冬费用仅为池塘越冬费用的22%,表明前者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降低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穆棱市位于牡丹江市区的东北部。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度平均达70公分,冰封期长达165天,漫长的冬季给鱼类越冬造成诸多困难。前几年因越冬缺氧,加之鱼种体弱多病而发生大批死鱼现象,严重制约着养鱼生产的发展。为此,就如何提高越冬成活率,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我们进行了反复试验。几年来,我们在鱼种培育、越冬环境改造、生物增氧等方面规范技术操作,加强技术指导,使我市鱼类越冬成活率在牡丹江地区保持较高水平。鲤鱼的成活率在90%以上,花白鲢、鱼种越冬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受养鱼条件限制和习惯影响,我市大部分鱼种生产场(户)都采用原塘越冬方式,过去他们都十分重视引进耐寒品种,培育大规格秋片,采用生物增氧安全越冬和加强管理等措施,鱼类越冬成活率较高,普遍在85%以上。但近三年来,我市鱼类越冬成活率呈下降趋势,个别池塘不足50%,经济损失惨重,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现将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原塘越冬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1.密度过高。近些年,我市驯化养鱼迅速发展,鱼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鸡西市地处半山区,穆棱河纵贯全市,绝大多数养鱼水面分布在穆棱河沿岸。因土质含沙量大,不能修建鱼种越冬池,以往城郊农民养鱼只好到外地购进鱼种。不但成本高、成活率低,而且由于鱼种规格小抵抗力弱,容易发生鱼病。由于鱼种问题解决不好而影响农民养鱼积极性。1984年,柳毛中心村的农民刘会显利用自家房山头旁边的小沙坑注入水进行鱼种越冬试验,竟获得意外成功。坑内越冬的鱼种成活率达到80%以上。他的具体做法是用小水泵每天  相似文献   

11.
鱼种越冬问题是我国北方淡水养鱼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北方省市利用网箱在水库进行鱼种越冬,获得成功。鱼种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不仅可提供大量春片鱼种和2龄大规格鱼种;还可以把当年培育的小规格鱼种再进行培育,而且鱼种越冬密度大、成本低、成活率高、方法简便易行,又可减轻越冬池塘的负担。鱼种网箱越冬的技术主要有:1.越冬水体的选择水质良好、冰下有效水深大于两米、冬季水位稳定的水库都可进行鱼种网箱越冬。设置越冬网箱要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网箱养鱼规模的日益扩大,鱼种运输在网箱养鱼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鱼种运输成活率成为制约网箱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现在罗非鱼种运输成活率一般在85%~90%,有的甚至低于50%;鲤鱼种运输成活率在90%左右。为了提高鱼种运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周元军 《内陆水产》2001,26(12):15-15
鱼类进入冬眠期,多潜伏在深水草丛中,很少活动,不吃食,只靠消耗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来维持生命,到来年春季出池时体重要减轻10%~20%。这期间,若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种死亡。因此,保证鱼种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越冬前的准备1.1加强秋季饲养,促进鱼种健壮为使鱼种长得又肥又壮,提高越冬成活率,进入秋季后,就要增加鱼种能量饲料的比重或添加低值的植物油(加入量为3%~5%),使饵料的脂肪量达到10%以上为宜。一般尽可能晚停食,只要水温适宜(8℃以上),鱼类还…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鱼种越冬一直受着越冬期长、冰层厚、底质渗漏、补水难等不利因素的困扰,鱼种室外越冬成活率一直很低,严重阻碍着商品鱼的生产。为了摸索北方严寒地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技术,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1998年开始在县鱼种场和城郊专业养鱼户中开展室内鱼种越冬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活率达到90-98%,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1,26(1):32-32
鱼种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其新陈代谢作用逐渐减弱,食欲也相应减退,体质变得较虚弱,易遭敌害生物的攻击和致病菌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池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如何保证亲鱼顺利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成功经验。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  相似文献   

16.
周正良 《内陆水产》1991,(1):37-37,39
东江水库号称“湘南洞庭”.1991年首次发展网箱养鱼。据统计下水成鱼网箱60只.共投放鱼种40210尾.鱼种规格在20厘米以上。4月中下旬进行全面检查。成活率在90%左右。鱼病得到了控制。鱼类摄食正常,生长速度良好。二季度将有25只鱼种箱下水。预计今年网箱养鱼产量。效益超过年初计划,前景看好.纵观今年网箱养鱼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鱼种的越冬管理工作几年来已取得了不少经验,越冬成活率已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地区已达到了90%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有不少地区成活率仍不够理想,还须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这方面工作,特别在目前苗种生产速度还不能完全适应扩大养鱼水面和密放精养需要的情况下,加强鱼种后期饲养,减少越冬死亡提高成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搞好鱼种越冬工作?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我区鱼种生产基地和养殖专业户培育的鱼种在越冬期间成活率很低,有的个别鱼池内鱼种规格偏小,体质很差,在水下全部死光,也有的鱼池鱼种在越冬期体质消耗很大,小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5%~20%,甚至25%~30%,大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0%~15%。这些...  相似文献   

19.
傻鲫网箱育种和越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只(50m^2)网箱进行傻鲫鱼鱼种培育和越冬试验,效果良好。鱼种单产77.5kg/m^2,规格为80.4g/尾,饲养成活率达92.7%,饵料系数1.52。经140d越冬,成活率90%,越冬个体减重率10%。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85,(1):28-28
优良鱼种生长快、成活率高,选放优良鱼种是养鱼增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