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脾胃不和是指脾胃机能失常而引起的消化不良。1病因病机本症多因饲喂失调,劳逸不当,使脾胃的受纳、腐熟、运化、传导功能失调而造成。1.1因久渴失饮而饮冷水太多,或久卧寒湿之地或被阴雨苦淋,阴寒之邪侵入畜体,传于脾胃,脾胃阳衰,腐熟运化机能失常,而成胃寒证。1.2因暑期炎热,失于饮水,或乘饥而喂热草、谷料太多,致使热积于胃,耗伤胃津,腐熟运化机能失常而成胃热证。1.3因偷吃大量谷料,或突然喂精料过多,致使料毒积于胃  相似文献   

2.
理中汤是《伤寒论》治疗霍乱病、呕吐泄利、寒多不饮水等证的代表方剂。笔者曾应用此方做适当加味治疗家畜几种常见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于下:(一)原方组成:人参炙甘草自术干姜(二)方义:本方以辛热之干姜为君,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人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并为佐使之用。四药配合,中焦  相似文献   

3.
家畜脾胃病在兽医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其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弱,常因饮食、寒湿等伤及脾胃,或因脾胃本身气虚运化无力等,以致饮食积滞,湿浊困脾,以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其虚在脾为本,其实在胃为标,与张仲景“虚则太阳,实则阳明”之论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助脾胃纳化,脾、胃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1虚寒泻症《黄帝内经》云:"寒者必虚"。又云:"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泻。若脾土不能制湿,则发生泄泻"。家畜外感寒邪,传于脾胃,或内伤阴冷直中胃肠,脾胃阳气不足,寒邪内盛,致使运化无力,升降失常,胃弱不能腐熟消导,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气不升,脾气不降,清浊不分,乃泄泻。  相似文献   

5.
《养猪》2020,(4)
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防御外邪入侵需要依靠体表卫气的固护。人体卫气由脾胃运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旺则气血运生有力,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老年人脾胃功能低下,卫气弱则易被邪气外扰,而肺主皮毛,邪气外袭,首先犯肺,继而易引起  相似文献   

6.
<正>黄疸是指以目黄、身黄、尿黄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其病原较为复杂,在兽医临床上症状也有所不同。黄疸症有阳黄疸和阴黄疸之分。阳黄疸是湿热、毒疫之邪外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不得外泄,影响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皮肤及黏膜而发生黄疸;阴黄疸是寒湿所致。1发病情况牛犊出生后第一天精神正常,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中兽医临床治疗十分重视顾护病畜胃气,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脾胃为"后天之本",临床上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调理脾胃气机,令气血调和,经脉通畅,六腑通利是祛邪愈病总钥。1胃气在病畜治疗中的应用1.1治胃大法以和降为顺: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气机升降有序,乃为常态。故胃气以下行为顺,通降为和,其病理表现则是胃气失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其病因较为复杂,在兽医临床上症状不一.常见的黄疸症有阳黄疸和阴黄疸之分.阳黄疸是湿热、毒疫之邪外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不得外泄,影响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滋,浸渍皮肤及猫膜而发为黄疸;阴黄疸是寒湿所致.  相似文献   

9.
牛瘤胃积食,西医称为急性瘤胃扩张。主要是由于采食过量的粗饲料或精饲料而引起牛的一种严重前胃机能障碍性疾病。中医则称之为宿草不转、瘤胃食滞。是过食草料损伤脾胃、中焦腐熟运化失职,大量草料停积于胃,滞而不化而引发左腹胀痛的病症。  相似文献   

10.
驴和大白鼠脾虚证动物模型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以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功能之一,但脾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防卫功能。《内经·五癃津液别篇》就有季脾为之卫”的论述;《金匮要略》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难经》“诸病由脾胃生”更提出了脾胃旺盛,不易发病;脾胃  相似文献   

11.
幼犬多幼阳之体,其身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自然界的六气敏感,入冬以来几乎每天都能接诊2~4例因风寒湿等因素造成的幼犬泄泻病例,总体说来这类病例为中焦阳气虚弱。中焦以脾胃为主,分阳和气,均为功能,阳的作用是腐熟热化,气的作用是受纳运化,往往阳虚弱的时候气亦虚弱,  相似文献   

12.
黄立兴 《水禽世界》2023,(5):20-21+27
<正>暑天的两个主要病邪为湿与热,夏暑季节,外界湿气大,温度高,阳气外泄,中焦空虚,最容易引起脾胃阳虚,导致采食减少,消化不良,腹泻水肿等。养殖生产中,健运脾胃,温阳化湿,健胃消食,消除水肿,改善体内环境,可以大大减少禽类胃肠炎、神经系统与心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治脾疗喘案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说一大支柱。它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是血气津液之源。脾是身之本,为五脏之母;胃为腑,若胃不和,则脾不磨。所以脾胃正,则五脏受荫;脾胃伤,则百病丛生。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胃主受纳,熟化水谷。脾胃分工协作,相辅相成,以造化营养,运滋全身。故善治者,注重调理脾胃。多年来,中兽医引用此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甚为满意。如肺部  相似文献   

14.
胃肠虚寒症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寒湿邪气侵入脾胃,致使脾胃功能障碍,运化失调,清浊不分,形寒肢冷的一种中焦虚寒性疾病。本人在二十余年的临床治疗和病例统计分析,该病多发于每年的6月~8月,占该季节发病总数的55%以上,在临床实践中,本人中药采用加味健脾益胃散、西药采用解热镇痛等输液治疗此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肝炎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胁痛、胀满、积聚诸类疾病。因脾胃正气不足,受湿热时邪所侵,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成疾患。当湿热阻于脾胃,使其升降失常时,则会呈现纳呆、呕吐、苔腻;如湿热结于肝胆,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出现黄疸;肌骨受湿热熏蒸,经脉阻滞,气血不畅时,则致乏力体衰。临证所见的暴发型重症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为典型代表),符合中医“急黄”范畴,隋代《诸病源候论》即有论述:“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猝然发  相似文献   

16.
<正>脾胃不和是指脾胃的升降失调纳运失常,而引起消化机能降低的病症。脾主运化,胃主纳藏,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又为中气之源,两者共同担负消化机能,当脾胃发生障碍,即可产生消化机能的变化,所以脾胃不和是多种消化机能反常后而出现的多种综合症。常见有胃寒、胃热、脾虚、过食四种。  相似文献   

17.
黄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其病因较为复杂,在兽医临床上症状不一。常见的黄疸症有阳黄疸和阴黄疸之分。阳黄疽是湿热、毒疫之邪外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不得外泄,影响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皮肤及黏膜而发为黄疸:阴黄疸是寒湿所致。笔者在2009年7月份遇到一例犊牛阳黄疸型病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加味参术健脾散,治疗急、慢性羔羊消化不良症207例(包括牛犊2例),全部有效;治胃积食53例,治愈率亦达93.1%。现介绍如下。 (一)病因幼畜刚脱离母体,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皮薄体柔,腠理疏松,脾胃功能尚不健全,若护理不当,饲喂失宜,则易致病。如食初乳过多,使脾胃运化受阻而成积滞;脾胃素虚,运化失司,致乳食不消,  相似文献   

19.
泄泻即腹疾,而腹纳三脏,为三阴三都会(后肢太阴脾,后肢厥阴肝,后肢少阴肾)一脏不调,便能泻痢。三脏以脾为主,因脾为后天之本,主管食物和水液运化,饲料中的精微上输于肺生化气血,又由胃把糟粕下排入肠出体外,协调完成“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之功能。任何外邪或内伤因素影响脾胃功能,都能引起运化失调,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形成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泄泻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久泻不止,滑脱不禁,日久由于病程长,邪气渐盛,正气不足以拒邪。患畜此时内脏虚寒,唇色淡白,脉迟细、食少神萎、消瘦赢弱、四肢无力。甚则中气…  相似文献   

20.
<正>附子理中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该方具有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之功。方解: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以复脾胃之阳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以醒中运之机;党参益气补脾,振奋脾胃之气,共为辅助药;甘草和中补土,调诸药为使药,合用以奏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之效。主治脾胃阳虚,运化无权,自利不渴,呕吐腹疼,腹满不食,口淡舌白,脉迟缓,阳虚失血,病后喜垂涎、胸痹等证由中焦虚寒而致。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脾胃虚寒,慢性腹泻,顽固性流涎,慢性气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