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稻田进行黄鳝、泥鳅的生态混养 ,是我县近年来摸索成功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实践证明 ,稻、鳝、鳅兼作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 ,而且能形成稻、鳝、鳅之间的生态食物链 ,解决黄鳝的生物饵料供应、鳝鳅的种苗自繁、清除稻田的虫害 ,从而提高稻田种养的综合经济产出率 ,增加经济效益。一般放养尾重 2 5g~ 50g的鳝种 ,经 1~ 2年的稻田养殖 ,即可长成 1 50g以上的个体 ,放养尾重 1 0g左右的鳅种当年即可长成 3 0g以上的个体 ,稻田鳝鳅生态混养年均收益在 1 50 0元 /亩以上。1 稻田的选择与田间工程的开挖用于养殖的稻田应选择靠近…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单位水面效益,1997年我们试验了大水面鱼鳝混养技术,在不单独投饵的情况下,取得了亩产鳝15kg以上,亩增纯收入800元的佳绩,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准备工作1.水面为荡滩,面积100亩,平均水深1.2m,水质清新,无污染。池便坚实,不渗...  相似文献   

3.
姜希泉 《淡水渔业》1999,29(9):41-42
由于稻田中近90%属浅水区,不适合一般鱼类的生长,这是稻田养鱼鱼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利用好浅水水域,是提高稻田鱼产量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思路,1997年我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混养了适合浅水水域的泥鳅,效果良好。现将生产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稻田改造试验稻田条件:试验在我系原养鱼稻田中进行。稻田面积11亩,底为粘土,田埂为土质,高出田畦面1米。田中有一个长方形鱼溜,溜宽3米,深1米,长10米。鱼沟设置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米远。沟宽、深各03米,在四方中央各开一沟与鱼溜相通…  相似文献   

4.
吴理和 《内陆水产》2005,30(7):18-19
稻田中近90%属浅水区.不适合一般鱼类的生长.这是稻田养鱼鱼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利用好浅水水域.是提高稻田鱼产量的重要途径。2004年我们在稻田养鱼实践中,混养了适合浅水水域的泥锹,效果良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提高藕田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进行了藕田鳝鳅合养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一、田块的选择与准备试验田是一普通农户的藕田,该田面积1.1亩,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月初开始藕田建设,在田四周开挖围沟,宽1.5米、深0.5米,围沟四周均匀建有6个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米2,深0.5米;田中开挖纵横沟,宽0.8米、深0.4米,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坑相通。在沟、坑内设置有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进出水口在池…  相似文献   

6.
田鱼 泥鳅稻田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浙江省瓯江流域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青田县位于瓯江的中下游,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环境造就该地区天然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但传统的稻田养鱼是以种稻为主、养殖单一品种——瓯江彩鲤(俗称田鱼)为辅,不仅存在经济效益差、种稻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给田鱼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等问题,而且秋冬季节由于水稻收割后稻田内水质恶化极易造成田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具有肉质细嫩、口感好、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等特点。据报导,经常食用黄鳝,可以明显改善人体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并有滋阴美容之功效。市场一直维持较高的价位,并且深受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省等市场的欢迎,出口潜力很大。稻田养鳝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使稻鳝共生,提高稻田生态和经济效益。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通过近二年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葛莉莉 《淡水渔业》1999,29(9):43-44
稻田虾蟹混养业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具有较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兴系统致富工程。宜兴市目前稻田养虾蟹面积达2400亩,1998年在新建镇为点的基础上进行30亩技术试点,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管理于11月上旬在试点田抽样验收,在产量、产值、经济效益及养殖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并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在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蟹的成活率,采取了二级放养的管理措施。1 一级暂养4月15日左右购进大棚培育的4-7期的幼蟹放专池强化培育,亩放800只,水深60厘米。放种前用生石灰每亩10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待药…  相似文献   

9.
河蟹是一种高蛋白富营养的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河蟹学名中华绒螫蟹,行两栖生活,脱壳生长,喜居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上的洞穴及石砾、水草丛中,稻田是河蟹的理想生活场所,发展稻田鱼蟹混养是一项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1994年我站在全县进行11.02公顷稻田鱼蟹混养试验,共产蟹4944.1公斤,产鱼5529.3公斤,产稻68764.8公斤,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林忠华 《科学养鱼》1995,(12):12-12
稻田鱼鳖混养高产技术稻田鱼鳖混养,互惠互利,既充分利用水面,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设备投资少,技术简单,管理容易,是当前特种水产养殖中值得推广的新模式。一、鱼鳖混养的可行性1.鳖的残饵和排泄物具有肥水作用,促使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急剧增殖。有利于草鱼、...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于2007年在盘锦市坝墙子镇进行了稻田河蟹、泥鳅鱼的混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稻田中饲养泥鳅,进行投饵施肥,亩可获泥鳅75-100kg,效益明显高于稻田养鱼,不失为农村致富的一条新途径。本文拟将稻田养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伟  任乔 《科学养鱼》1998,(11):37-37
1997年我站在胡台镇机匠卜子村李孝春家的5亩稻田中进行稻田鱼鸭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水.稻总产2500公斤,亩产500公斤,产鸭275公斤,产值1650元,利润1000元;产鱼.900公斤,产值8100元,利润1180元;鱼鸭总产值为9750元,总利润2330元,亩.利润466元。一、鱼鸭混  相似文献   

14.
利用~季中稻田实行种稻养鳝,是我市近年来摸索成功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实践证明,稻鳝兼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稻鳝共生相得益彰,降低种稻养鳝的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稻田生产的综合经济产出率,增加农业投入。一般尾重25克的鳝种,经4-5个月稻田养殖,即可长成50-150克的个体。稻田养殖比单植水稻净增收入1000余元。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养殖黄鳝的稻田应选择通风、透光,进排水方便且水源无污染,土壤保水性能良好的田块。为了便于操作管理,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2亩/块),如面积过大,可以人工筑埂分成面积大小适宜…  相似文献   

15.
詹松文 《内陆水产》2005,30(4):20-21
1.1 每块养殖稻田面积以1hm^2左右为宜,配套进排水系统。土质以壤土、粘土为佳。可以利用单个田块养蟹,也可集中连片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16.
17.
稻田鱼鳖混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尤其野生鳖,价格更是不菲。利用稻田这一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开展鱼鳖混养,有利于提高鳖的品质,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为此,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该项试验,并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选择试验田面积2亩,位于永嘉县渠口乡石柱村青岩坑,距离村庄较远,向阳,水质清新,无污染,环境幽静,符合鳖的生态要求。2.设施建设(1)防逃墙:稻田三面用空心砖堆砌而成,高1.2米、宽0.2米,内侧用水泥砂浆抹面,安装“T”型压口,另一边靠山坎,坎高2~2.5米。(2)食台…  相似文献   

18.
海信 《齐鲁渔业》2004,21(9):18-18
水质良好的池塘设置网箱种草育鳅养鳝,泥鳅上下游窜有利于增氧,并能防止黄鳝相互缠绕发生死亡;网箱内移栽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既能净化水质,又能为黄鳝提供隐蔽、栖息场所。这种生态网箱育鳅养鳝方法管理方便,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在面积为3亩的稻田中投放167克/尾幼鳖100只,鲢鱼寸片150尾,鳙鱼寸片50尾。经过六个月的精心饲养,收成鳖38.4公斤,鱼31.4公斤,稻谷亩产532公斤,饲料系数1:1.83。投入产出比1:2.3,亩均收入超过1200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农儿水产养殖合作社进行了稻鳅共生生态养殖试验.试验结果为稻田养泥鳅每667㎡可产泥鳅62kg;产无公害稻谷450kg.亩增效益1430元,不但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而且降低生产成本,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实现稻鳅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