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欧洲和日本等数值预报资料,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将兴安盟地区2011年6月18~20日出现的高温天气过程与2007年和2010年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总结高温天气预报着眼点,从而对以前兴安盟气象台总结的高温天气预报着眼点进行检验和修订,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7年7月11—21日永靖县连续性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形势、地面形势、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2017年7月11—21日永靖县出现的连续性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8月1—3日出现在扎兰屯市的极端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扎兰屯市极端高温天气主要由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造成的;暖高压脊发展强盛阶段,200 hPa高空以下主要是下沉运动,其中在500~850 hPa区域内是下沉运动最强区,暖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下沉增温的过程中,近地层出现了热低压;蒙古暖脊继续发展加强,高空锋区位置偏北,接近北纬60°,整个扎兰屯市处于锋区下弱辐合区内,下沉气流控制全市,为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辽东山区一次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016年8月辽东山区一次典型的高温天气过程,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该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地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低层暖平流持续时间长、前期气温持续升高是本次高温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的叠加作用是高温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天福  刘鹏 《农技服务》2012,(3):359-36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结合各物理量场资料,对2010年4月30日发生在贵州西部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探讨贵州西部发生强对流天气的云团移向特征及各物理量场特征,以期提高贵州西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常规资料、物理量场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07年8月7—8日发生在赤峰地区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出此次暴雨的大气环流特征、物理量场的基本特征和多普勒雷迭产品的一些典型特征。为今后类似天气的监测和临近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次降雹天气的预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草青  郭洪权 《农技服务》2009,26(10):112-113
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并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09年3月28日广西西北部出现的冰雹天气进行分析,得出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形势、物理量场分布、强对流的指数变化以及雷达回波产品特征。  相似文献   

8.
霍星远  刘鹏飞  尹洪涛  谢华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14-1515,1518
利用天气图、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辽宁省朝阳地区一次龙卷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龙卷风在当地出现时天气特点以及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各种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产品等资料,对7月29~30日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从高低空地面形势、物理量场、天气演变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暴雨的产生是高、中、低层多种尺度系统、多种物理量机制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 ,对2010年3月19~21日和4月24~25日的两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物理量场等条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不同,其物理量场配置、强度、影响范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16年8月12日和8月14日忻州市发生了2次局地暴雨天气。本文应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对2次降水天气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形势及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次突出区域性大雨天气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空环流特征、地面实况资料、各层物理量场数据、卫星云图等,综合分析了区域性大雨天气成因,并且提出了一些前期环流形势和各高度层物理量指标,为今后预报该类突发强降水天气过程总结经验,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时常规观测资料以及物理量场特征,针对2016年5月10日—11日临夏州极端高温天气过程出现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区域垂直方向上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垂直配置使高压区的强下沉运动明显,空气的下沉绝热增温作用是形成临夏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主要物理机制。中低层较好的正变温区域配合地面相对湿度仅为22%的异常干燥空气,与北方高层干空气南下的叠加,是导致此次过程中临夏地区最高温度极值被打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地面受热低压或热低压前部影响,地面要素场天空状况为晴天到少云,测站基础气温较高,相对湿度不大,地面风力不大,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为产生此次极端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叶东 《农业与技术》2013,(4):165-166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6月7-8日发生在河南中北部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高温过程是由于500hPa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好,东北冷涡位置偏东,高空形势稳定,中低层受暖脊控制有明显暖平流,地面处于低压带内;物理量场上中低层湿度较低,有利于温度快速升高;垂直速度场上有明显下沉运动,有利于绝热增温,而涡度场和散度场的垂直结构表现出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特征,有利于下沉运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鹤岗市夏季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延芬  白玉兰  高珊 《农技服务》2010,27(5):617-618
利用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观测资料、天气图、物理量场等,对鹤岗市夏季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动力触发机制,分析了该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物理量场的配合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地面低压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水汽向暴雨区的输送和辐合、对流层较强的上升运动,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暴雨主要由强对流天气造成。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等常规天气资料,运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6年8月26—27日漳州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漳州全市出现的局部暴雨过程,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低层弱切变,配合弱冷空气渗透南下引起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副热带高压及冷空气南下是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暴雨发生前几日的高温状态,加上低层水汽辐合,造成大气不稳定能量堆积,为局地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刘春容 《北京农业》2013,(24):164-165
2009年12月22-24日(简称"12.22"),新疆塔城地区出现了一场全区性的强寒潮天气过程,也是近50 a来(1960-2009年)历史同期(12月)最强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基于此,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高度场、温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各项资料及T213物理量场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预报经验教训,以期提高寒潮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天气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造成三穗县2011年5月11~12日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和物理量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三穗县的暴雨预报提供一些参考。分析结果: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原因主要受冷空气和中低空低涡切变影响;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补充;三穗上空水汽通量散度呈强烈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水汽的汇集抬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场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2008年8月21日发生在山东省济宁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是受西风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形成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暴雨落区在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中心的左前方。卫星云图资料上暴雨云团的移动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基本一致,切变线上云团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0.
一次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场资料等,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3年4月19日莱芜市出现的一次雨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一次典型的回流降水过程,850 hPa温度臆-4益、地面臆1益线对降水性质有指示作用,有利于准确判断雨雪相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