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萍 《蔬菜》2022,(2):46-47
为解决辽西地区西兰花春季冷棚生产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存在栽培技术落后、用工较多、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轻简化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起垄定植、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轻简化,使西兰花产量达到32.25 t/hm2,较传统栽培提高了22.86%,节省劳动力3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15%左右,节约成本25%以上,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韭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韭菜轻简化高效栽培采用穴盘 育苗,与传统土地平畦育苗相比可节省人工 80% 左右,降低成本60% 以上;温室种植, 东西向做高平畦,微耕机做畦节省人工60% 以上,降低成本50% 以上;高平畦、滴灌种 植节水、节肥30% 以上,稀植栽培利于收获 和产出优质韭菜。  相似文献   

3.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属淮北沿海地区,秋季光温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有利于西兰花的生长发育,实现优质高产。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西兰花秋季栽培,单株顶球直径为18~20cm,单球重400g以上,一般667m^2产量1000kg以上,符合西兰花出口产品质量要求。现将秋季西兰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将西兰花引种到新疆阿拉尔市,通过温度、湿度、光照控制等育苗技术研究,探索总结了西兰花育苗配套技术体系。通过水肥管理、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光照控制等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西兰花栽培技术体系,制定南疆西兰花育苗及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待大葱株高达40 cm以上时,大行距内采用传统的培土方式,小行距内安装免培土装置。该栽培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水节肥、省工、操作简便的优点,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40%以上。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大葱生产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双侧培土变为单侧培土,大沟灌水变为  相似文献   

6.
下原蘘荷是江苏如皋传统的地方特色蔬菜,栽培历史悠久,201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下原蘘荷以纺锤形花苞供食用,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熟食口感脆嫩、略带麻涩,姜味芳香,回味微甘,蘘荷菜肴为如皋当地一大特色菜品。该文从产地环境、栽培管理要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生产记录等方面介绍了下原蘘荷优质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台州市地处浙江沿海,是我国主要的西兰花种植区,其中上盘镇则是冬春西兰花的最大的栽培基地之一.据初步统计,全市种植1万hm2,占浙江省西兰花种植面积的3/5以上,年出口1万余t,已成为台州市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在西兰花引进种植的十余年间,我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现将其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西兰花—毛豆—西兰花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在山东肥城市广泛应用,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该模式的技术要点,以期为农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探索秋冬茬盆栽彩椒栽培技术,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示范了椰糠盆栽彩椒营养液循环栽培生产模式。采用自动灌溉、合理的水肥配比、回流液回收利用及栽培管理技术,其中栽培技术内容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及管理、授粉、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实现水肥配比合理化,节省人工;肥效较高,水肥循环利用率达90%,节水50%以上;使作物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施药次数减少;667 m~2产量达5 570 kg,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20%,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与传统密度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田间条件下相同两个棚,采用密植栽培和传统密度栽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栽培密度的西瓜长势、品质没有差异,密植栽培比传统种植667 m^2产量提高1 993.16 kg,提高了27.78%。密植栽培比传统种植667 m^2经济效益提高8 647.02元,提高了28.98%。在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中,综合考虑小果型西瓜生长势、坐果率、植株发病率、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67 m^2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建议广大瓜农应用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绿色安全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生姜茎基腐病,促进生姜产业健康发展,对茎基腐病在莱芜生姜上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阐述,并在大量调查和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茎基腐病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其中莱芜生姜茎基腐病致病菌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生姜整个生长期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序列分析,对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组织法和田间试验研究甲壳胺对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生姜茎基腐病病原菌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和林栖腐霉(Pythium sylvaticum)。甲壳胺对3种腐霉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422.711 2、401.699 5、446.910 7μg·m L~(-1)。显微观察显示,甲壳胺处理后的腐霉菌丝膨大、扭曲,分枝增多,菌丝内部出现空泡化。活体组织法试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可以明显抑制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可以明显预防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姜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生姜绿色生产的目标,对莱芜区生姜上的姜蓟马和姜螟2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来减少虫口密度;物理防治是利用粘虫板防治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姜螟;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保护天敌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4.
耿丽华  宋顺华 《蔬菜》2022,(8):49-50
摘要:为了有效地控制西瓜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描述了西瓜菌核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的危害症状; 发现引起西瓜菌核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且是一种土传病害,其发生严重程度与气候条件和田 间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最后,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角度阐述了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亮  袁红  盛浩  李华兴 《蔬菜》2022,(10):42-47
摘要:为了有效地识别和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在介绍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致病菌生物学 特性、发病症状与侵染传播的基础上,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综述防治措 施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展望,提出集合抗病育种、农艺治理、土壤消毒、生化防治等防控措施的综合 防治方法是符合“科学、绿色、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理想选择,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及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控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BR(油菜素内酯)和农艺措施防控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和茎基腐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棚外种植3行玉米可使棚内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40.71%,防效达70.53%.对大棚番茄植株喷施不同浓度BR可降低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发病率,其中,...  相似文献   

17.
土壤容重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容重分别为1.49(CK)、1.36(T1)、1.20(T2)g·cm-3的3种土壤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容重较小的土壤,其孔隙度较大,最大持水量较高,有利于生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生长末期T2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和叶片数分别比CK增加17.9%、14.0%、35.2%和36.1%,单株根、茎、叶、根茎鲜质量分别比CK提高43.3%、24.4%、28.1%和35.2%,收获时CK、T1、T2的产量分别为2534.1、3017.7和3326.8kg·(667m2)-1,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此外,生姜根茎干物质、淀粉及挥发油含量随土壤容重降低而降低,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则相反,粗纤维、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则基本不受土壤容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棚辣椒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选择不同的高温闷棚杀菌方法,以本地传统的高温炕地杀菌方法为对照,调查不同处理对地温和土壤pH值的影响,调查不同处理大棚辣椒的根结线虫、疫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测量大棚辣椒产量。结果表明,应用石灰氮、覆盖地膜和大棚膜进行高温闷棚对大棚辣椒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新发现的越橘镰孢果腐病菌(Fusarium acumin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产孢最适培养基为OA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产孢最适温度为21℃;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最佳氮源分别为酵母粉和尿素;pH 5~6适宜菌丝生长,pH 6产孢最佳;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全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为51℃(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7℃(10 min)。病菌生长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病菌生长的影响最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21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咯菌腈、丙环·嘧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0.5000 mg·L~(-1)。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咯菌腈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越橘镰孢菌果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防效较好,能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对黄瓜根腐病及土壤病原菌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氰氨化钙土壤消毒技术防治黄瓜根腐病,通过病害防治效果、植株生长情况等指标,结合土壤中茄病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明确氰氨化钙不同剂量处理后病原菌菌量的动态变化,以此评估氰氨化钙土壤消毒防治黄瓜根腐病的施用效果。应用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监测土壤中茄病镰刀菌带菌量,最低检测量为1×101个拷贝·g~(-1)。研究结果表明,氰氨化钙最佳施药量为120 g·m~(-2),其茄病镰刀菌消毒3 d菌量大幅下降,9 d时降为0,种植黄瓜苗后菌量恢复缓慢,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为66.56%~74.41%,植株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