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氯虫苯甲酰胺SC12.5毫升对水45千克/亩、20%氯虫苯甲酰胺SC15毫升对水45千克/亩对棉铃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推荐在棉铃虫三代盛发期开始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2.5毫升对水45千克/亩,隔15天一次,连喷2~3次,也可与其他杀虫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混合和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
9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己唑醇SC、43%戊唑醇SC、12.5%烯唑醇WP,EC50为0.0651~0.6315 mg/L,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抑制活性较强,10%多抗霉素WP、30%乙蒜素AS、250 g/L丙环唑EC、50%多菌灵WP、20%三唑酮EC,EC50为1.3006~4.2026 mg/L,抑菌活性也较好;43%戊唑醇SC(500 mg/L)、12.5%烯唑醇WP(500 mg/L)、10%己唑醇SC(500 mg/L)、250 g/L丙环唑EC(500 mg/L)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68.7%、66.0%、65.3%、63.3%,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5,(6):35
防治指标:当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20%,蚜虫蚜株率达10%以上的田块,要立即用药防治。防治适期:4月中旬。每亩可选用以下高效药剂配方:(1)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克/亩+25%氰戊·乐果(蚜青灵)乳油60毫升/亩。(2)20%三唑酮乳油60~80毫升/亩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25%吡蚜酮悬浮剂20毫升/亩。以上药剂配方任选1种,药量对水30公斤/亩喷雾或  相似文献   

4.
48%催杀悬浮剂各处理浓度对棉花安全,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48%催杀SC12毫升对水45千克/亩、48%催杀SC15毫升对水45千克/亩对棉铃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推荐在棉铃虫三代盛发期开始用48%催杀SC12毫升对水45千克/亩,隔15天1次,连喷2~3次,也可与其他杀虫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混合或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小麦拌种后,晚出苗2~3天,但出苗5天后麦苗叶色浓绿,苗矮苗壮,根系发达。从冬前、拔节期、后期防效及测产情况看,1%FS20毫升拌种10千克/亩、12.5%硅噻菌胺FS(全蚀净)20毫升拌种10千克/亩、2.5%FS(适乐时)20毫升拌种10千克/亩,均能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可以在小麦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防止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建议轮换交替这几种措施,另外考虑到拌种对后期全蚀病的防控下降,建议在生产过程中,搭配其他合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用喷雾法对荔枝蛀蒂虫卵进行13种杀虫剂的杀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杀虫剂在稀释2 000倍时,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480g/L毒死蜱EC、10%联苯菊酯EC、10%醚菊酯SC、10%虫螨腈SC、60g/L乙基多杀菌素SC、35%硫丹EC、20%甲氰菊酯EC等8种农药对虫卵的杀伤率可达50%以上;在稀释1000倍时,只有10%联苯菊酯EC杀伤率可达100%、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杀伤率有93%,1.8%阿维菌素EC-480 g/L毒死蜱EC(1∶1)、35%硫丹EC、480 g/L毒死蜱EC、10%醚菊酯SC、1.8%阿维菌素EC-20%甲氰菊酯EC(1∶1)、10%虫螨腈SC等6种农药的杀伤率为70%~80%,而20%甲氰菊酯EC与60g/L乙基多杀菌素SC 2种农药的杀伤率仅为60%左右,1.8%阿维菌素EC、5%多杀霉素SC与4.5%高效氯氰菊酯EC 3种农药的杀伤率在50%左右,240 g/L氰氟虫腙SC及20%氯虫苯甲酰胺SC 2种农药的杀伤率只有40%。可见在现有杀虫剂中,大多数品种对荔枝蛀蒂虫卵只有一定效果,能完全杀伤荔枝蛀蒂虫卵的品种不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等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试验了30%丙硫菌唑OD675毫升/hm2、30%丙硫菌唑OD+43%戊唑醇SC450毫升+300毫升/ hm2、75%肟菌.戊唑醇WG300克/hm2、30%唑醚.戊唑醇SC600毫升/ hm2、25%氰烯菌酯SC+43%戊唑醇SC3000克+300毫升/ hm2药效对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于小麦扬花初期施药,上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好且对小麦安全,防效依次为84.72%、76.39%、72.22%、75.00%、75.00%。适合在本地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对荔枝蛀蒂虫成虫有较好触杀作用的杀虫剂,为荔枝蛀蒂虫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日龄荔枝蛀蒂虫成虫为对象,用13种杀虫剂以不同稀释倍数设37个处理,采用室内喷雾法进行不同处理对荔枝蛀蒂虫成虫触杀效果测定。【结果】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5000倍、5%多杀霉素SC 4000倍、480 g/L毒死蜱EC 4000倍、35%硫丹EC 4000倍、1.8%阿维菌素EC+480 g/L毒死蜱EC(1∶1)4000倍、10%联苯菊酯EC和20%甲氰菊酯EC 2000倍及4.5%高效氯氰菊酯EC 1000倍处理对荔枝蛀蒂虫成虫的24 h触杀死亡率均可达100.0%;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虫螨腈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240 g/L氰氟虫腙SC等4种杀虫剂对荔枝蛀蒂虫成虫的防效则低于60.0%。【结论】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0%联苯菊酯EC、480 g/L毒死蜱EC及1.8%阿维菌素EC+480 g/L毒死蜱EC混配剂对荔枝蛀蒂虫成虫有较好的防效,可作为荔枝、龙眼产区防治荔枝蛀蒂虫成虫的首选药剂;10%联苯菊酯EC、20%甲氰菊酯E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可作为备选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防治小麦蚜虫,可以在麦蚜(苗蚜和伏蚜)盛发期喷施10%(有效成分含量200克/升)吡虫啉20克/亩、21%噻虫嗪10毫升/亩、20%丁硫克百威60毫升/亩、4.5%高效氯氰菌酯60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4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4毫升/亩、40%氧化乐果60毫升/亩,推荐轮换交替施用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小麦叶锈病发生初期,欧博20g/亩、30g/亩、40g/亩、20%三唑酮EC60g/亩喷雾处理对小麦叶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防早衰、抗倒、抗逆、增产等作用,且对小麦安全,可在小麦生产中大面积推广。55%多年来小麦生产中发生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吉林地区在玉米大斑病发生初期,药剂筛选时,首选18.7%嘧菌酯·丙环唑SC 15毫升·克/亩,防效为89.25%,其次选择125克/升氟环唑SC 12毫升·克/亩,防效为83.64%,430克/升戊唑醇SC 15毫升·克/亩,防效为83.41%,增产幅度在11%~14%。  相似文献   

12.
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与2%阿维菌素EC、48%毒死蜱EC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667 m2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最佳,药后第3 d、第7 d和第15 d防治效果分别达82.85%、92.78%和95.69%,显著高于2%阿维菌素EC 100ml/667 m2和48%毒死蜱EC 100 ml/667 m2。因此,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防治稻纵卷叶螟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建议在水稻生产上使用为10 ml/667 m2。  相似文献   

13.
防治棉花蚜虫,可以在棉蚜盛发期喷施10%(有效成份含量200克/升)吡虫啉20克/亩、21%噻虫嗪9.5毫升/亩、20%丁硫克百威60毫升/亩、4.5%高效氯氰菌酯44.4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4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4毫升/亩或40%氧化乐果27.5毫升/亩,推荐轮换交替施用延缓棉蚜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虫剂防治蔬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 g/L三氟甲吡醚EC、10%虫螨腈SC、4.5%高效氯氰菊酯EC、40%毒死蜱EC、150 g/L茚虫威SC、1.8%阿维菌素EC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药后1、3、7天防效均在80%以上。100 g/L三氟甲吡醚EC、10%虫螨腈SC、4.5%高效氯氰菊酯EC均具有良好的速效性,防治间隔期在7天以内。100 g/L三氟甲吡醚EC、40%毒死蜱EC、150 g/L茚虫威SC、1.8%阿维菌素EC具有良好的持效性,防治间隔期在7~14天。在防治小菜蛾上应突出一个"早"字,采用速效性与持效性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24%甲氧虫酰肼SC对棉铃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推荐在棉铃虫三代盛发期开始用24%甲氧虫酰肼SC18.5毫升对水45千克/亩,隔15天1次,连喷2~3次,也可与其他杀虫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混合或轮换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繁昌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品种。[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结果]25%氰烯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430 g/L戊唑醇SC、25%咪鲜胺EC在小麦齐穗-扬花期施用,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病指防效在82.98%~87.02%,防治区比不防治区增产幅度达8.38%~15.07%。[结论]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应优先推广使用25%氰烯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430 g/L戊唑醇SC、25%咪鲜胺EC,并合理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17.
化学防治是小麦赤霉病防治中主要的应急措施,针对近年来响水县小麦赤霉病频发、重发,且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品种较多,难以掌握各种药剂使用剂量等现状,对多种用药方案进行试验,寻求科学的药剂配方,为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2017-2018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期内两次施用40%咪铜·氟环唑SC50 g/亩、25%氰烯菌酯SC120 g/亩、48%氰烯·戊唑醇SC70 g/亩、37%戊唑·咪鲜胺EW70 g/亩等药剂,病指防效均在90%以上,可以在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县水稻二化螟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丁虫腈EC和5%丁虫腈SC(锐劲特)进行田间药剂试验,使用5%丁虫腈EC防治水稻二化螟看二化螟发生程度,用量50~60毫升/667m2,为大面积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区域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对白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区白粉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运用随机区组方法,定点调查各小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重,病情指数分别为35.65、35.63和30.82,显著高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轻,病情指数分别为9.95和6.00。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和19%啶氧·丙环唑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4.94%和82.77%。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4.57%~71.12%。【结论】新疆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显著重于北部地区,发生程度为3~5级。新疆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相对较轻,发生程度多为1~2级。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16%吡虫.噻嗪酮WP、25g/L多杀霉素SC、20%吡虫啉SL、20%甲维.丙溴磷EC、20%高氯.马WP和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等6种杀虫剂对烟粉虱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甲维.丙溴磷EC、20%高氯.马WP和25g/L多杀霉素SC对烟粉虱有较好防效,药后10d防效均在80%以上;20%吡虫啉SL和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烟粉虱防效一般,药后10d防效在70.09%~76.92%;16%吡虫.噻嗪酮WP对烟粉虱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