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亦云  虞国跃 《蔬菜》2022,(2):80-82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 1801),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Alticinae)菜跳甲属Phyllotreta,又名黄跳蚤、菜蚤子、狗虱虫等,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在南方的蔬菜产区危害尤其严重[1-2].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喜...  相似文献   

2.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又叫黄条跳蚤、跳蚤、跳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为世界性害虫,几乎在全国各省市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青菜、芥菜、油菜、花椰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还能取食刀豆、豇豆等。成虫常群集在叶背取食,被害面布满椭圆形小孔洞,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  相似文献   

3.
彭震  罗金燕 《蔬菜》2011,(3):37-38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又叫黄条跳蚤、跳蚤、跳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为世界性害虫,全国几乎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青菜、芥菜、油菜,花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还能取食刀豆、豇豆等。成虫常群集在叶背取食,被害叶面布满稠密的椭圆形小孔洞;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  相似文献   

4.
田坤发 《蔬菜》1999,(11):20-21
黄条跳甲[Phyllotretavittata(Fabr.)]即黄曲条跳甲,又称菜蚤子、土跳蚤、黄跳蚤等,属鞘翅目叶甲科害虫,主要为害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也能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并能传播软腐病。该虫在我国分布极广,为害损失大。据笔者调查,该虫对白菜、萝卜的为害株率达100%,为害盛期百株成虫量高达2454~5375头,不仅直接造成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叶菜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因此,掌握该虫发生规律,并做好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mm左右,黑色有光泽。前胸…  相似文献   

5.
2010~2013 年,在海拔1 800 m 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萝卜生产基地,通过田间调查和黑光灯诱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山萝卜地下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结果显示:高山萝卜常见地下害虫有4 目7 科11 种,其中以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和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Meigen)〕为害最重。高山萝卜地下害虫发生程度与季节有关,小地老虎的为害集中于6 月中下旬及7 月中旬;黄曲条跳甲的为害集中于8 月;灰地种蝇的为害集中于5 月。高山萝卜地下害虫的防治应以小地老虎、灰地种蝇和黄曲条跳甲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黄条菜跳甲俗称黄条菜蚤,是属名的通称,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陕西地区发生的有黄曲条菜跳甲、黄宽条菜跳甲、黄直条菜跳甲、黄狭条菜跳甲、奥地利菜跳甲5种,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  相似文献   

7.
黄曲条跳甲俗名土跳蚤、地蹦子、狗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十字花科蔬菜栽培中的重要害虫。该虫近年来在陕西许多蔬菜产区发生严重,田间虫口数量大,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1为害症状黄曲条跳甲成虫与幼虫均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和油菜等。成虫群集于叶片取食,使被害叶布满稠密的小孔,对叶肉较厚的品种只啃食叶肉而残留表皮。该虫喜食植物幼嫩部分,故以蔬菜幼苗期受害最重,刚出土的幼苗被害可成片枯死,而在留种地主要危害花蕾和嫩荚。幼虫生活在土中,专门危害寄主根部,使根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疤痕。幼虫可咬断须根,导致叶片发黄…  相似文献   

8.
黄曲条跳甲是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跳甲善于跳跃且危害时间长,防治难度较大,一般常使用黄板诱杀,但效果不理想,为此作者开展了跳甲聚集信息素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厦门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跳甲聚集信息素诱芯可增加黄曲条跳甲的诱捕数量且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蔬菜生产中建议播种后10 d左右悬挂黏有跳甲聚集信息素诱芯的黄板,每667 m^2悬挂16~20张为宜。  相似文献   

9.
黄曲条跳甲在汉中1年发生4~5代,从初春至晚秋均可为害,尤其是秋季,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十字花科蔬菜应与其他蔬菜轮作换茬、并注意彻底清园和深耕晒垡,同时,抓住黄曲条跳甲成虫善于跳跃、喜欢活动的特点,采取包围式用药,以防成虫逃跑,而对于幼虫,则宜采用药液灌根的方式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的预测预报工作,我们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开展了绿、黄、白、蓝4种色板诱集黄曲条跳甲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板和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集力较强,有针对性地选择绿色色板用于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监测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城郊菜地一年四季都种植短期叶菜类蔬菜,尤其是小白菜,一年可种7~8茬,是供应永安市城区蔬菜重点产地.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及连作,黄曲条跳甲普遍发生,为害程度越来越重.据调查,每年黄曲条跳甲发生程度达3~4级,已成为菜地最难防治的害虫.为有效遏制该虫的繁殖和为害,2010-2014年永安植保站对该虫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结合实地调查,提出绿色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曲条跳甲为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本文研究了呋虫胺悬浮剂防治萝卜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呋虫胺在120g/hm2、90g/hm2、60g/hm2条件下防治黄曲条跳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防效分别为99.32%、96.97%、93.61%,且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为7d左右,建议与其它农药进行轮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设施栽培技术的普及,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作者针对上海市郊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黄曲条跳甲,保障蔬菜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黄曲条跳甲(简称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近年来,发生危害日趋猖獗,受害的蔬菜面积日益增加,造成蔬菜减产,品质下降。开展防治跳甲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配套技术,对控制跳甲为害,提高蔬菜产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难以控制的重要害虫之一,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损失。本试验以白萝卜品种丰收303为试材,研究昆虫病原线虫(EPN)对萝卜黄曲条跳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对萝卜地黄曲条跳甲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萝卜播后0、15 d和30 d各施用1次,小区试验防效可以达到75%以上,大区试验防效也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蔬菜跳甲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甲属于鞘翅目叶甲跳甲亚科,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约有1400种。成虫体长2-4mm,为黑色小甲虫,鞘翅中央有一条黄色曲线,中部窄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为跳跃足,故又称黄曲条跳甲、黄条跳甲。  相似文献   

17.
李宁东 《蔬菜》2012,(8):32-33
黄曲条跳甲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分布广,为害特别严重。介绍了中山市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习性、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提出针对该虫应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以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蔬菜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斌 《现代园艺》2008,(6):30-31
<正>我县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0.93万hm2以上,是重要的果蔬生产基地。近年来,黄曲条跳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日益严重,2005年累计发生面积达0.43万hm2。针对严峻形势,2006~2007年我们实施了蔬菜黄曲条跳甲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于家村小白菜黄曲条跳甲发生严重,造成小白菜缺苗毁种。由于长期以来,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造成黄曲条跳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该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采取了合理轮作、黄板诱杀、频振杀虫灯诱杀、无公害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防治黄曲条跳甲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黄条跳甲,俗称跳蚤、菜蚤子等,幼虫俗称白蛆,属于寡食性害虫,仅危害鸡毛菜、萝卜、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近年来,上海地区茄果瓜类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逐步以种植十字花科绿叶菜为主,导致黄条跳甲发生量逐渐增大,同时冬季设施内叶菜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为黄条跳甲顺利越冬提供了条件,黄条跳虫现已成为影响上海地区叶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9年以来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在跳甲防治上的不科学使用,致使上海近郊各区在蔬菜农药残留抽检中,啶虫脒超标现象时常出现,给蔬菜安全生产带来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