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瞬时大风、冰雹、雷暴、视程障碍现象中雾组、降水、续报等方面总结了贵州省重要天气报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期适应重要天气现象观测和编报的要求,提高天气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面测报业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从2012年4月1日起新疆所有的气象台站,取消了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的发报任务,改为发送新长Z文件传输数据文件,同时对基准站和基本站的观测任务和发报任务进行了调整,并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和编报以及新长Z文件数据传输做出了新的规定。全体测报工作人员应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地面测报工作业务调整后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快速地掌握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新要求,提高地面观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反映着大气中不同的物理过程,是天气变化的体现。天气现象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冬季夜间天气现象观测是其观测的盲点,本文根据多年观测经验结合新型自动气象站,对如何做好冬季夜间天气现象观测进行阐释,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反映着大气中不同的物理过程,是天气变化的体现。天气现象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冬季夜间天气现象观测是其观测的盲点,本文根据多年观测经验结合新型自动气象站,对如何做好冬季夜间天气现象观测进行阐释,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修订《县级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中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变化情况,结合自动观测天气现象原理与特点,对数据文件格式中天气现象编码(ww和W1、W2)的规则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并提出熟练编码的建议,有助于提高气象观测员特殊条件下手工编报技能与校准自动编发疑误能力,便于资料使用部门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6.
宗铄 《北京农业》2013,(24):153-154
根据地面测报业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对基准站和基本站的观测任务和发报任务进行调整,并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和编报以及新长z文件数据传输做出新的规定。快速地掌握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新要求,提高地面观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崇辉  纪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20-16121
根据对编报规定的理解,总结归纳出一般天气现象、有雷暴和降水时选报W1W2过去现象编码的流程,为地面测报人员编报7wwW1W2组提供一种简便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观测角度对日常航空天气报告(METAR)中的风、能见度、天气现象、云组、温度/露点、修正海平面气压、补充报告等电码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各项要素在观测实际中的应用,以期提高编报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日常观测中5组易混淆的天气现象,从定义及特征、天气条件、出现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区分和辨别,观测员在日常观测中正确辨别和记录这些天气现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由于天气异常和天气现象的多变性,出现短时突发性天气现象的频率逐年增加,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都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针对空基和天基观测系统的发展得到很大重视,同时也取得了极大成就,不过作为短时重要天气预报有力数据支撑的地基观测发展却相对缓慢。为进一步提高气象保障水平,实现城市内微尺度天气现象短时的测报预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微尺度气象监测服务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丰富地基观测方法,提高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更加准确地推演和预报微尺度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1.
飑天气现象是夏季地面观测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由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于飑天气现象的定义比较笼统和模糊,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判定标准,因此常常有多记、漏记飑天气现象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观测质量的下降。本文通过对飑线天气系统的分析,结合雷达云图的特征,明确了飑天气现象的特征及其与冷锋的区别,并根据飑线系统所对应飑天气现象特征,判别是否出现了飑天气现象,避免多记、漏记,从而提高地面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天气报8NhCLCMCH组在地面气象电码手册中提到的很少,以列表举例的形式对此组编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使观测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8组的编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8年3次伴有雷暴或飑线的天气过程中揭阳市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发生时揭阳市各气象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飑线出现时各气象要素变化激烈,二者发生时都要求有风切变,飑线风切变更大些,得出飑线和雷暴天气现象的异同点,对今后观测飑线和雷暴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当区分好飑线和雷暴之后,在编报时需注意区分过去1 h和观测前1 h这2个时间段,选择正确的电码编报。  相似文献   

14.
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扬沙和浮尘2种天气现象的意义,从发生条件、天气背景、能见度观测、风速上游台站记录等方面对2种天气现象进行辨析,以为准确判辨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地面测报工作中,天气现象中的轻雾与霾时常出现。从轻雾与霾的成因、颜色、出现时的天气条件、出现时间以及指示意义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区别,并探讨这2种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确保此类气象资料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概述常见的几种对流性天气现象,依据现行国家、地方观测标准和书籍等,探讨在这些对流性天气发生时地面观测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对流性天气观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对云的演变进行初步统计,同时通过长期的对比和验证,发现云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在未来云、天实行自动观测时,可以根据云的演变对云的自动观测数据进行判定,同时根据云与未来天气现象的关联对天气现象自动观测数据进行判定。通过连续观测云的生消演变,可以预测未来几小时甚至未来1~2 d的天气。云的观测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因为对应的天气条件造成的,天气为一种物理过程,存在的意义便在于对天气变化进行展现。文章主要从农业气象观测中最为重要的积雪以及雾霾这些作为主要出发点,简单概括要进行观测的气象种类,之后结合实际状况对农业气象观测中自动气象站的使用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9.
数据文件格式下天气现象的起止时间记录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观测中天气现象是重要观测项目,而起止时间是天气现象的重要内容,随着观测自动化的发展,数据文件格式不断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天气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规定相对滞后。本文从天气现象起止时间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地面观测自动化不断发展、数据文件格式不断规范下天气现象起止时间记录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地面观测数据的维护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4月中国气象局对地面观测报文及传输方式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基层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随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变动最大的是增加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文章以当前的业务调整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着眼点,从地面管理角度出发,对基层台站在地面观测业务中观测数据的维护、录入规定、传输方式、重要天气报发报内容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台站的测报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