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新型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作为试验样机,通过一系列正交试验和理论分析,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揭示了影响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6,(1):23-23
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设计的I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是一种既适用于稻麦秸秆粉碎还田,又适用于玉米,棉花等高秆作物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具。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以Solidworks为代表三维设计软件已广泛应用到农业机械设计中。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虚拟样机设计,建立整机三维模型,完成结构及尺寸检查;对动刀辊运动仿真,完成动刀辊动平衡检验;对甩刀进行有限元分析,完成甩刀强度校核;为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康运城 《农家致富》2006,(16):23-23
河北省邢台远大机械厂近年来反复试验开发出一种新型棉花秸杆粉碎机。该棉花秸杆粉碎机能把棉柴等作物秸秆切断并进行粉碎(粉碎后为2~3厘米丝状),粉碎后的秸秆可供造纸行业和制板行业作原料.也可用来栽培食用菌以及作粗饲.是用户致富理想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5.
张芳 《乡村科技》2019,(10):121-122
通过大量社会调研,从生产实践和推广实际出发,设计了一款集棉柴收获和秸秆粉碎于一体的棉柴一体机。该一体机通过拖拉机上皮带轮的转动,传递给各个皮带,最终带动锥齿轮的转动,以将水平作用力转变为竖直作用力,进而带动刀盘的转动,进行作业,然后将采集的棉柴进行粉碎,不仅减轻了广大棉农朋友的棉柴收获强度,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棉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棉花副产品含有一定量的棉酚,动物摄取过多棉酚会导致中毒,选用经济实用的脱毒法对提高棉花秸秆的安全性和饲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室外自然放置、化学、高温生物发酵以及食用担子菌接种等方法对棉花秸秆进行处理,探讨脱毒效果.[结果]棉花秸秆室外自然放置一年,其棉酚脱毒率达到50;以上,但粗蛋白含量同时减少;化学处理中Ca(OH)2+尿素处理效果最佳、其脱毒率达到56.1; (P<0.01).粉碎棉花秸秆经高温生物发酵3d后棉酚脱毒率达28.4;,但不同粉碎粒度间无显著差异;食用担子菌香菇和平菇接种培养60d后棉酚脱毒率分别达到44.0;、51.0;,接种平菇的脱毒效果优于香菇(P<0.01).[结论]棉花秸秆经Ca(OH)2+尿素化学处理或食用担子菌平菇接种培养60d后的脱毒效果最佳,脱毒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7.
麦玉轮作和麦稻轮作是我国一年二熟区重要的种植制度,该种植制度下秸秆资源丰富,秸秆还田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但它也存在抑制作物生长、传播病虫害等弊端。对麦玉和麦稻一年二熟轮作制度下的秸秆还田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经分析比较,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和小麦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水稻秸秆粉碎覆盖还田为麦玉和麦稻轮作制度下相对较优的秸秆还田模式组合。  相似文献   

8.
水稻灭茬机扶茬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水稻灭茬机作业时,驱动轮容易将高留茬压倒,引起轮辙处倒茬多,导致水稻秸秆粉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方法】研发了一种具有扶禾功能的水稻灭茬机,利用固接于扶茬轮轴上的"L"型扶指,采用扶茬轮轴和粉碎轮轴双侧带轮分流传动方式,实现前置扶茬系统与后置粉碎系统配合作业,使水稻秸秆倒伏的留茬被扶起后立即喂入粉碎室。采用正交设计试验验证灭茬机的田间性能。【结果】水稻灭茬机的前进速度、扶辊转速和扶指宽度均对水稻秸秆粉碎率有显著影响。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机具工作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前进速度5.38 km·h~(–1)、扶辊转速160 r·min~(–1)和扶指宽度50 mm,该组合的水稻秸秆粉碎效果最好,粉碎率达到92.52%。【结论】该扶茬机结构简单,对水稻秸秆的扶茬粉碎效果好,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提升高留茬稻秆的粉碎效率。  相似文献   

9.
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棉花秸秆是棉花收获后的作物残体。为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棉花收获后必须把秸秆及时粉碎还田,否则直接影响来年复耕播种。本文针对目前水平旋转式秸秆还田机秸秆粉碎长度不均匀、留茬高度过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通过对整机的结构配置、Y型甩刀的加工工艺、排列形式、刀轴转速及动平衡校核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其最佳结构及排列形式。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工作参数的较优组合。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9 km/h,滚刀转速为2 400 r/min,刀片离地间隙为10 cm时,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7.5%,留茬平均高度为9.5 c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该机型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螺杆挤压机对粉碎后的秸秆物料进行加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 ,找出秸秆含水率、粉碎粒度、螺杆螺距、螺杆头部与喷孔间隙对试验指标的影响。通过通用旋转组合试验 ,找出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者用单一秸秆粉碎还田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作物秸秆这一生物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秸秆粉碎机具按功能可分为秸秆还田和秸秆回收两种,功能单一,为了使秸秆粉碎能满足还田及回收的要求,新疆农科院农机所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结构简单,功耗小,可完成多种作物秸秆的粉碎还田及回收,通过简单的转换装置就既可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在不需要风机的情况下,凭借甩刀的击打力及其产生的风力又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回收,试验证明此种机具基本能够满足秸秆粉碎还田及回收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机收的同时,收割机上装有粉碎秸秆器,将秸秆粉碎后抛撤于地表.玉米还田主要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14.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机收的同时,收割机上装有粉碎秸秆器。将秸秆粉碎后抛撒于地表。玉米还田主要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15.
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刀辊工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制一种无须借助风机既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又可完成秸秆回收的作业机,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核心部件刀辊的主要工作参数,分别对甩刀的排列、刀辊高度及转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1.玉米的摘穗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趁秸秆青绿,及早摘穗,并连包叶一起摘下。2.秸秆粉碎玉米摘完穗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及时粉碎。作业时要注意选择拖拉机作业档次和调整留茬高度。粉碎长度不宜超过10厘米,严防漏切。玉米秸秆不能在撞倒后再粉碎,否则既不能将大部分秸秆粉碎,还  相似文献   

17.
走村串户粉碎秸秆是一项又脏又累的苦力活,年轻人大都不愿干,中年人干这活的也不多了,可养殖户利用粉碎的秸秆饲料饲喂畜禽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秸秆粉碎生意红火。河北省大名县吴未城村一位从事秸秆粉碎的加工户每天接到的预约电话很多,他每天能粉碎各类秸秆500千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专家分析,近些年农机市场形势看好,可能形成经济增长点的耕作机械主要有3类: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一些地区普遍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现有的各种类型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要求,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机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麦收后不同耕作制度和田间管理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方法]运用比较法,研究了麦收后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和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3种处理对小麦秋播墒情的影响。通过烘干法,测定3种模式下农田土壤含水量、储水量、耗水量。[结果]3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的土壤含水量高于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和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略高于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1 m深土壤储水量大于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和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而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的土壤储水量大于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3个模式的耗水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土壤深度为1 m的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小麦高茬旋耕还田模式、高茬粉碎秸秆覆盖模式、高茬粉碎秸秆后播种夏玉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1 水稻秸秆翻埋还田技术模式a.技术路线秋季联合收获机收获水稻+稻草粉碎还田(或双轴水田旋耕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秋季耕翻→春季灌水泡田→耙地或埋茬起浆→机械插秧。b.技术要点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功能的水稻收获机收获水稻,秸秆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或用双轴水田旋耕机于秋季水稻收获后适时进行秸秆粉碎作业,粉碎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cm,残茬高度小于15cm;采用水田型翻地犁进行耕翻作业,达到扣垡严密、深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