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鸡舍内安装电灯泡总的要求是瓦数小、灯泡多、灯距短,以达到光线均匀。照射水料槽,应将灯泡设置在两列笼间的走道上,灯距3米。如安装两排以上的灯泡,各排灯泡要交叉排列,可使地面获得比较均匀的光线。灯高2~2.4米为宜,灯泡用白炽灯较好,灯头上要设置灯罩,使聚集的光线朝下,尽可能不让光线直接照射到上层鸡笼。1平方米面积配2.7瓦,可提供大约10勒克斯的光照。多层笼养蛋鸡舍,为顾及下层鸡笼的照度,每平方米应达到3.5瓦。1~2周龄内的雏鸡由于视力较差,光照强度要求适当强些,为10~20勒克斯;育成阶段5勒…  相似文献   

2.
兔舍采光一般采用自然光为主,人工光照为辅。兔舍采光值的大小,以光照系数表示,即窗户的采光面积与兔舍地面面积之比,一般以1:10。光线入射角不低于30度,窗户下缘距地面高度一般为80~100厘米,在下缘高度一定的条件下,要达到入射角30度的设计要求,只有加高窗户上缘高度,以利采光。窗户与窗户之间间距宜小以保证舍内采光的均匀性,例如窗间距离5厘米,两窗间靠墙处的光照为55勒克斯;窗间距离125厘米,就只有35勒克斯。可见,窗间距离愈大,舍内光照愈不均匀。在实践中有采用通长窗的,即兔舍一侧墙壁设一长形…  相似文献   

3.
鸡舍内安装电灯泡总的要求是瓦数小、灯泡多、灯距短、光线匀、照射喂料槽,应将灯泡设置在两列笼间的走道上,灯距3米。如安装2排以上的灯泡,各排灯泡要交叉排列,使地面获得比较均匀的光线。灯高2~2.4米  相似文献   

4.
密闭式鸡舍的光源采用人工光照的形式,克服了自然光照的季节性,从而明显地提高了鸡群的生产性能。1光照管理应遵循的规则1.1根据地理纬度、鸡种、饲养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光照制度,并从雏鸡开始贯彻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和光照时间。在鸡由育成到产蛋的过渡中,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开始增加时最多不能超过1小时,以免导致脱肛。1.2舍内灯泡分布应均匀,如有多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获得均匀的光照;灯泡之间的距离应是灯泡高度的一半。保持灯罩、灯泡的清洁,并随时换去坏灯泡。1.3舍内电源要可靠,电压要稳…  相似文献   

5.
密闭式鸡舍的光源采用人工光照的形式,克服了自然光照的季节性,母鸡可以在任何季节产蛋,从而明显地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1光照管理应遵循的规则1.1根据地理纬度、鸡种、饲养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光照制度,并从雏鸡开始贯彻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和光照时间。在鸡由育成到产蛋的过渡中,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开始增加时最多不超过1h,以免导致脱肛。1.2舍内灯泡分布应均匀,如有多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获得均匀的光照;灯泡之间的距离应是灯泡间距的一半。脏灯罩、脏灯泡均会降低光照强度,因此,要擦去灯泡、灯…  相似文献   

6.
高鹏 《中国家禽》2000,22(6):44-44
1场舍建筑1.1鸡舍尽量建在无高大遮挡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地方。1.2鸡舍尽量取东西走向,舍内地面要高出舍外20~30 cm。前后通风窗要大,尽量靠近地面。墙高不低于2m,前檐应超出1m,或设石棉瓦遮檐,避免阳光直射。1. 3两幢鸡舍间距不小于 10 m,在鸡舍周围 2~3m栽植高于2m的树木,减少舍顶的阳光照射。1.4鸡舍屋顶和墙壁涂成白色,以反射热量,并可加厚屋顶的铺草厚度,这样能使舍温下降2~3℃。1.5夏天,在鸡舍屋顶上加盖一层石棉瓦,使石棉瓦与屋顶留有5~10 cm的空隙,也可在鸡舍内2…  相似文献   

7.
冬季气候寒冷,蛋鸭光照短,觅食少,一旦饲养不当就会导致冬鸭减产甚至停产,因此,要做好冬季饲养管理工作。笔者在以往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8个要点,现分述如下:1避免着凉蛋鸭冬季一旦受凉受寒即掉膘瘦体,影响产量,因此,冬季应在背风向阳、高爽干燥的地方建鸭舍,并勤换垫草或干炉灰,舍温控制在5℃以上。2补充光照冬季应保证蛋鸭日照时间在15小时左右。一般每平方米2~3W为宜,每15m2安装的40W灯泡1个,灯头高度距鸭体2m,灯与灯离3m。3密度适宜按每平方米计算:地面平养6~8只,网上平养8~10只,笼养20只…  相似文献   

8.
减少地面蛋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大多数母鸡养成在产蛋箱里产蛋的习惯。开产前后是母鸡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显著地降低脏蛋率,减少地面蛋。 1.产蛋鸡舍光照设计合理:光强度一般以10~40勒克斯为宜,过暗过强的光照都容易引起鸡产地面蛋。光线分布要均匀一致,不要有明区、暗区,因鸡喜欢在暗光区聚集产地面蛋。 2.产蛋箱的摆放要合理:产蛋箱要求能够开关,栖架距地面不高于50厘米为好。摆放要求:①分布均匀,产蛋箱间距不超过3米。②放置应与鸡舍纵向垂直。③蛋箱应尽可能放在灯的下面,创造幽暗的箱内环境。④遮光蛋箱,要遮盖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大农村养鸡户所用鸡舍绝大部分为开放式,合理的开放舍的光照强度与光照制度可使鸡正常生长发育,控制性成熟;提高产蛋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养鸡户的经济效益。光照强度的单位是勒克斯。40瓦(W)的有反射罩的白炽灯泡在2米处悬挂在15米2的范围内的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如果使用日光灯则瓦数可降至白炽灯的1/3。商品蛋鸡的光照制度为:0~3天,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第4天至17周为5勒克斯,18周以后又恢复为10勒克斯。通过光照强度勒克斯的单位数可以计算出个别鸡舍所需灯的个数及瓦数。进行这两次光照强度变动,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光照是调节青年将性成熟和使母鸡适时开产,达到将来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近年来,通过对一些褐壳蛋鸡饲养户的调查分析发现;因光照不当而导致母鸡早产早衰、产蛋量偏少、开产蛋重小及其“不适时雏鸡”等现象。本文综述一些正确光照管理技术。1密闭式鸡会或半开放式鸡舍经过遮黑技术改造后的光照管理制度。首先,鸡舍内应安装光照强度调节器,以及开、关灯时间自动控制器和监控装置。在14日龄采用充足的光照强度(10~20勒克斯),14日龄后逐渐减弱光照强度至百勒克斯,若鸡群发生啄解现象应进一步减弱光照强度,最低可降至3勒克斯…  相似文献   

11.
适宜的光照能刺激母鸡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卵巢和输卵管的活动增强,加快卵子的形成、排出和输卵管的发育,从而提高鸡只的生产力。1光照强度鸡觅食所需光照度一般是低的,稍经熟悉后,鸡能在不到2.7勒克斯的照度下觅到食槽并吃食。但要达到刺激垂体和增加产蛋量,则需要2~4倍于此的光照度,也就是每平方米给3瓦的光照度为宜。2鸡不同时期的光照管理2.1育雏期光照对雏鸡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但照明时间的长短对采食有较大影响。一般1~3日龄雏鸡以连续24小时照明,照度为15~20勒克斯,即0.37平方米有光源1瓦(用…  相似文献   

12.
吴凡 《水禽世界》2011,(1):49-49
1补充光照冬季由于自然光照短,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h,可在每10m2的棚舍安一盏40~60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  相似文献   

13.
1.减少热辐射。鸡舍要座南朝北,鸡舍前面不要有其他建筑物,保证气流畅通;鸡舍的西、南两侧植树,但不要矮小的灌木档住南风,植的树要干高,冠大,荫宽;地面应种植草皮,以减少尘埃,降低反射热;屋顶刷上白漆两层,屋顶上安装固定喷头,并具有足够压力,自屋顶喷凉水,可使舍温降低5℃左右。 2.通风换气。密闭式鸡舍要开动所有风机,开放式鸡舍打开所有窗户,还可以将沿鸡舍长轴过道两头的门,改用铅丝网门,促使空气沿鸡舍长轴流动,达到通风换气。如还降温不够,在对着舍内长轴的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或风扇。 3.降低气温。进入鸡…  相似文献   

14.
1重视环境条件全面检修鸭舍,舍外加扣塑料薄膜,舍内加厚垫草,定期更换新草,门窗悬挂草帘,确保深夜棚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一般要求每1d连续光照时间不少于16h,可在鸭棚内每30m2面积安一盏60W灯泡,灯泡离鸭背2m高,并装上灯罩,实行早晚定时开灯,补充光照时间要恒定,决不能忽长忽短,忽早忽晚,忽亮忽暗。提高饲养密度,每1m2养8~9只。同时注意鸭舍通风换气,鸭放出后打开门窗,回舍后关闭门窗。2调整日粮结构提高日粮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到15%~17%,补充白菜等青绿饲料。日粮中添…  相似文献   

15.
<正>1补充光照冬季由于自然光照短,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小时,可在每10m2的棚舍安一盏40-60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1.5m。鸭群晚上进棚舍后也可通宵亮灯。在充足的光照作用下,排卵诱导素分泌增加,卵泡发育加快,产蛋率提高,比不补光的鸭群多产蛋20%-25%。  相似文献   

16.
1补充光照 冬季由于自然光照少,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h,可在每10 m^2的棚舍安一盏40~60 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1.5m。鸭群晚上进棚舍后也可通宵亮灯。在充足的光照作用下,排卵诱导素分泌增加,卵泡发育加快,产蛋率提高,比不补光的鸭群多产蛋20%-25%。  相似文献   

17.
1提高风速,降低舍内温、湿度夏季温度高,舍内外温差较小,使空气流动相对减缓,加之湿度较大,使鸡舍内易造成高温高湿环境。因此,普通鸡舍应打开前后窗促进空气自然对流,无窗鸡舍开动风机,加大气流速度,以充分换气,并注意勤换垫草、保持地面干燥。在盛夏酷暑时风速可调节1.6m/s~2.5m/s,可收到较好的效果。2降低饲养密度在密集饲养下,鸡体周围空气流动不畅,个体间过分拥挤,相互间产生的辐射热使体温升高。通过减少饲养密度,能迅速降低鸡周围的环境温度,防止生物热聚积、滞留,使体感舒适。3利用生物隔热,减少太阳…  相似文献   

18.
舍养的蛋鸡,鸡舍外墙、屋顶用白色涂料涂抹,以减少阳光对鸡舍的热辐射。必要时,可以在屋顶上加铺一层麦秸等隔热物,舍内安装电风扇,门窗要大便于采光和通风换气,加速空气流通,并用凉水在舍内喷雾降温,条件好的可在进风口处安装湿帘、水帘。在鸡舍向阳  相似文献   

19.
大棚饲养肉鸡具有鸡舍建筑简单、投资少、效益高,夏秋季节利于通风降温等优点。目前大棚肉鸡饲养管理的理想水平应为:全期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49日龄出栏体重应达2.6kg,全期料肉比应为1.9押1,均匀度应达95%,综合用药费用不超过1元。其主要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下:1大棚建造技术建棚要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水电充足、交通便利、远离村庄、无环境污染的地方。走向以东西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保温。一般长20~30m,高2.0~2.5m,宽8~10m,呈拱型或半拱型。建造长20m、宽10m、面积200m2的…  相似文献   

20.
1问:产蛋期光照应如何控制?答:蛋鸡光照要遵循只能加光不能减光的原则,从18周龄开始,逐渐增加光照长度,一般每周增加30~60分钟,直到16小时光照。开放式鸡舍可以利用自然光结合早晚补加人工光照来保证每天的光照时间,用于照明灯泡的高度最好在鸡背上方2米左右,光照强度应在5~10lx,即每平方米面积有3瓦灯光为宜,为了保证效果最好给灯加灯罩。2问:有哪几种疫病引起产蛋鸡群产蛋突然下降?答:引起产蛋突然下降的疾病很多,如鸡新城疫、减蛋下降综合症(EDS-76)、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的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3问:对产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