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仔猪阴囊疝气为常见病 ,此病在一些地区发病率高达2 %~ 12 %。患此病的仔猪肠蠕动受限制 ,营养吸收受影响 ,生长缓慢 ,因而降低经济收入。阴囊疝气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开。即先切除睾丸而后再封闭腹股沟环 ,用这种老方法治疗 ,术后阴囊容易发炎、食欲下降或完全丧失食欲。现介绍不摘除睾丸的手术法。将停食 12 h的患猪仰面固定在手术台上 ,呈前低后高姿势 (可在后躯下垫沙袋 ) ,术部按外科手术常规处置 ,用 0 .5 %普鲁卡因做浸润麻醉。在腹股沟外环相应位置做长 6~ 8cm切口 ,把疝囊内的肠管复位到腹腔内。在距腹股沟的外环 1.5~ 2 cm…  相似文献   

2.
<正>公猪阴囊疝按肠管是否发生粘连分为可复性疝和不可复性疝,按疝发生的部位分为一侧性疝和两侧性疝。阉割时采用倒悬式保定,术式分为阴囊部开刀法和腹股沟管外环处开刀法。阴囊疝小猪必须及早阉割并进行手术整复。阴囊部疝气又称腹股沟阴囊疝,因猪的腹股沟管过于宽大,小肠随睾丸落进阴囊的总鞘膜囊内而引起。其特点是阴囊增大、柔软,能摸到内容物,多发生在左侧。手术方法介绍如下。1保定先检查疝气发生在哪一侧,采用倒悬式保定。  相似文献   

3.
公猪先天性阴囊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整复脱出的内容物是彻底治愈此病的根本办法。常规手术方法是腹股沟管外环切开法和阴囊底部切开法两种。此二法在实施手术时,切口离术部远、出血多、术野小,导致手术时间长,手术中往往需要扩大创口才能凑效,操作极为不便。为此,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实践中对143例公猪可复性阴囊疝采用了腹股沟内环切开法进行治疗,收到很好效果,特将此法叙述如下,与同行商榷。1手术部位腹股沟管在乳头连接线旁开2cm处,倒数第一乳头对应处,左右各一。术部在倒数第一乳头正中点与乳头连线旁2cm处为切…  相似文献   

4.
李喆 《兽医导刊》2019,(4):157-157
猪腹股沟阴囊疝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猪外科疾病,小公猪的猪腹股沟阴囊疝病发病几率较高,而且猪腹股沟阴囊疝不仅会在没有阉割的小公猪身上发病,而且会在已经阉割的小公猪身上发病。猪腹股沟阴囊疝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仔猪出生时,或者是在仔猪2月龄内。  相似文献   

5.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在民间俗称为疝气或通肠猪,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猪腹股沟阴囊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腹股沟环闭锁不全或撕裂,导致肠管等脏器脱落到腹股沟及阴囊内。2009年6月17日,我们在学校动物医院接诊了一头曾患有先天性腹股沟阴囊疝的小公猪,初诊为粘连性腹股沟阴囊疝,但经过手术治疗才确诊为小公猪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6.
我所有1头杜洛克种母猪,今年3月份产仔7头,其中有3头公仔猪为先天性腹股沟阴囊疝。当3头仔绪3个月龄时,我们进行了保留睾丸腹股沟外环缝合的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结果。具体方法是将患猪仰卧在适当的饲槽内深定,后躯要比头部稍高。术部消毒,用0.25%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将疝内容物送还腹腔,在患侧外环与体轴平行切开皮肤3厘米,然后钝性剥离脂肪层和肌肉至腹股沟外环(保留总鞘膜),当确认疝内容物全部纳入腹腔后,用缝合  相似文献   

7.
仔猪的外疝很普遍。在切利亚宾斯克联合企业的国营农场里进行仔猪检查时,有2.04%的仔猪患外疝,其中腹股沟阴囊疝占57.7%,脐疝占41.7%,腹壁疝占0.6%。查明,整年舍饲的仔猪疝气在一年内均匀发生,在栽培牧场上有组织的进行猪的放牧,仔猪外疝数量减少一半还多。为了治疗仔猪疝气提出了各种手术方法,但是,  相似文献   

8.
<正>在养猪生产中,猪疝气病是畜体腹部的内脏器官通过腹壁天然孔或人工的孔道脱至皮下或其他腔孔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仔猪。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脐疝、腹股沟阴囊疝和腹壁疝。笔者于2014年1月手术治疗了一例仔猪疝气现作一介绍。1诊断仔猪为公猪体重约20kg,精神体况良好,吃食正常;外观可见睾丸处肿大,触摸无痛感,柔软有弹性,温度正常;用手轻轻挤压可见缩小,隔着阴囊可以感觉内容物为管状物,但是内容物比较多,并未发现阴囊有疝环。主述阉割后没多久就发现了阴囊开始肿大,初发  相似文献   

9.
皮外缝合结扎法是在不开创或开创切口很小的情况下进行的 ,除常用于仔猪脐疝的治疗外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还将此法用于小公猪阴囊疝及公牛阉后出血的治疗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皮外缝合结扎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1 1小公猪阴囊疝的治疗及去势 :皮外缝合结扎法的去势术 ,主要适用于25公斤以下的小公猪的可复性腹股沟阴囊疝。操作方法 :术者右手紧抓猪右后肢小腿部 ,将猪左侧卧 ,术者左脚踏住猪颈部 ,右脚踏住猪尾 ,助手抓住猪两后腿 ,阴囊部碘酊消毒。此时术者左手按压患部 ,使疝内容物还纳腹腔 ,然后左手捏紧腹股沟管及…  相似文献   

10.
1 发生原因及危害阴囊疝指肠管(通常是小肠)进入了腹股沟管继而进入阴囊形成了阴囊疝.临床上阴囊疝多见于猪.有的把阴囊疝叫阴囊赫尔尼亚.阴囊疝的特点是阴囊增大,摸起来柔软,也容易摸到内容物.一侧性的多见,往往在左侧,右侧阴囊疝比左侧少,两侧的更少.因阴囊里有肠管 ,饱食时就增大,饿食时就缩小.又因肠腔内总是有气体,用手触摸容易感觉肠腔内气体流动,挤压时还可听到咕咕声.所以,民间取的名称就多了.最常用的名称"通肠猪"、"气包猪".据观察,此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如某一头公猪配种的后代中出现阴囊疝仔猪多,甚至一窝中多达4头阴囊疝患猪.因此,对产阴囊疝仔猪多的与配公猪,都列入淘汰处理之列 ,所有带疝仔猪都作阉割处理.  相似文献   

11.
公猪的腹股沟阴囊疝有遗传性,常在出生时发生,或出生几个月后发生,而且多半见于一侧。也见于后天性的。常规阴囊疝的手术疗法是在疝孔(腹股沟环)位置切开皮肤及筋膜,把疝内容物纳回腹腔后,封闭疝孔,再按常规缝合筋膜与皮肤。此法疗效虽较确实,但操作较麻烦。笔者曾对二十余例患有阴囊疝的小公猪于去势的同时进行手术,成功率达100%。具体方法是: 由助手呈倒提姿势。术时,先把小肠送回腹腔,然后用中指、食指和拇指捏住阴囊颈部,把睾丸推向阴囊底部,使阴囊皮肤紧张,将睾丸固定。术者用右手持刀,沿  相似文献   

12.
仔母猪的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一侧性发生较为多见。一般出生后2~3周龄就出现症状,随着仔猪的生长,疝囊体积逐渐增大,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继发性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病变。我县仔猪习惯上都是整窝阉割,一般选择在40~50日龄时进行,兽医在阉割中若发现公猪的腹股沟阴囊疝,随即进行总鞘膜结扎处理,但对母猪的腹股沟疝病例,刚任其发展,一般都是在猪发生严重继发症时才请医治疗。为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方便手术,笔者考虑到仔猪阉割时个体小、易保定、疝囊体积不大且无继发症,又是空腹等特点,在整窝猪阉割时即给患腹股沟疝的仔母猪行修补术。近年来共做这种手术49例,无一例失败。一、手术方法保定不需要助手,跟阉割仔公猪一样,将仔母猪身体左侧着地,术者左脚踩住颈部,右脚踩尾巴。切口部位选择在紧靠疝气环的后侧,术部用70%的酒精消毒,不必要麻醉。首先右手把大部分疝内容物推入腹腔,再用左手的前三指捏住疝囊的小部分内容物,使其形成一个白果(银杏)样大小的小球,右手持阉割刀在小球上把皮肤切开2厘米左右的创口,深度不可切破疝囊膜(即膨大的腹股沟管),左手稍用力把捏成的小球挤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先后对268例仔猪阴囊疝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复发和感染。仔猪阴囊疝是由于仔猪小肠及网膜经腹股沟管进入鞘膜腔内而引起,98%为一侧性,2%双侧性,及少数仔母猪患腹股沟疝,占患病仔猪1%~2%。最佳手术时期为20~30日龄,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将严重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和上市。1致病原因仔猪阴囊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仔猪阴囊疝多见于仔猪腹股沟管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一例猪腹股沟阴囊疝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 《北方牧业》2006,(13):16-16
<正> 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内脏器官(多为肠管)经腹股沟环脱出,进入阴囊称之为腹股沟阴囊疝,此病经常发生,且多发生于幼猪。1 症状阴囊疝多见于20千克以下仔猪,阴囊部膨大,听诊可见肠管蠕动音,后肢提起或于推压时消失,但复原后又出现。2 治疗治疗腹股沟阴囊疝方法:手术整复,患猪倒提保定,局部剪毛消毒,切开阴囊后,还纳疝内容物,尽量于创口深部闭合腹股沟环,并力求多带一些环壁周围组织。3 病例河北省丰润区老庄子镇陈家庄村朱某饲养的一头仔猪在被畜主阉割后发现阴囊肿胀,发红、发热,猪出现厌食、精神委顿等现象,自行注射抗生素无效后找笔者,经检查发现阴囊部膨大,听诊没有肠管蠕动音,后肢提起或推压时肿胀不消失,内容物较硬。说明内容物在阴囊内时间长,出现水肿或粘连现象。  相似文献   

15.
郑凯 《中国猪业》2019,14(5):95-96
腹股沟阴囊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发于仔猪,常由于腹股沟管闭锁不全,腹腔中肠管等在腹压增大状况下被挤进鞘膜管和鞘膜腔中形成。该病妨碍仔猪生长,严重时发生肠粘连,发病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局部肿胀、疼痛等全身反应,继而休克死亡,治疗该病常与去势同时进行。本文介绍了一例猪腹股沟阴囊疝气附带去势病例,以期为仔猪阴囊疝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阴囊疝临床上多见于公马和公猪。笔者对一种公马采用手术方法进行了腹股沟阴囊疝的治疗,其特点是即保留该马的种用功能,又达到了治愈目的。现将手术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0年8月28日,通榆县王某来我院求治一匹患腹股沟阴囊疝的种公马。该畜主养马26匹,其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仔猪腹股沟阴囊疝病例,曾整复近100余例。常用的方法是在腹股沟处找到疝气孔,切开皮肤至漏口处,还纳内容物,闭合疝气孔即可。注意事项:如果腹股沟阴囊疝属于嵌闭性,需要将疝气孔的周边作新鲜创,否则无效。这种方法虽好,但较为麻烦,个别猪腹压较大,在手术时小肠易鼓  相似文献   

18.
阴囊疝是小公猪常见病之一。在阉割时往往不注意检查或畜主自行阉割时,切除睾丸后肠管随后脱出。以往对此症均采用开创阴囊切口,在腹股沟管外环缝合打结的疗法,此疗法虽有效,但创面大,  相似文献   

19.
猪阴囊疝是小公猪常发的一种外科病,其原因是由于腹股沟管内环过大造成。手术治疗是治疗猪阴囊疝的根本方法。总结十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得出手术治疗猪阴囊疝的技巧是:将猪倒挂保定,将手术部位选在腹股沟处环处,疝囊皮肤用皱襞切开法,用向同一方法旋转总鞘膜管方法闭锁疝轮。采取这些措施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母猪饲养量在增大。仔猪的生产量也随之增多,原先很少出现的仔猪腹股沟阴囊疝,现在成了很平常的事。在手术治疗中,由于手术人员的技术粗糙,加上养殖户的术后护理不当,造成手术失败的很多。1 病因本病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多为一侧性,先天性是腹股沟管内环过大所致,公猪有遗传性,后天性疝主要为腹压增高使腹股沟管扩大所致。如爬跨、母猪的挤压、跳跃和其他的激烈挣扎都可引起。2 症状一般的疝内容为肠管,外观两侧阴囊不一般大,有疝的一侧大,并从腹股沟管处至阴囊处肿大。手触柔软,无热痛提高后股,用手挤捏阴囊,疝内容物即可缩小或消失,恢复站立姿势后,阴囊又恢复原样。3 治疗本病只能手术治疗。3.1 镇静肌注盐酸氯丙嗪,按每千克体重1~3毫克。3.2 保定用梯子或门板倒挂,分别用绳子固定四肢,这种保定法有三个好处;3.2.1 可以最大限度减轻腹压。3.2.2有利于疝内容物还至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