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志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36(4)
国有林区是我国发展林业的主体,内蒙古国有林区是我国四个较大的国有林区中的一个,是我国主要木材的供应地。内蒙古国有林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就必须重新选择主导产业。文章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内蒙古国有林区的产业发展现状,然后结合模型,建立了综合评价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采用实证分析,找出内蒙古国有林区的主导产业。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适合内蒙古国有林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SSM模型的内蒙古国有林区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竞争力强、扩散效应大的林业主导产业来带动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林业产业特征和区域空间属性,运用SSM模型对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家把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科右前旗纳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范畴,给兴安盟地区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存在主要问题,就如何解决和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如何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和实施经济转型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的出台,对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来说,是开发建设60年以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标志着林区经济开始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总体特征就是重心转向生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就是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一、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转型政策衔接 相似文献
5.
《林业实用技术》2015,(8)
2009年9-10月,在祁连山夏玛林区采用访问与样方法结合的调查方法,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秋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25块样方、13个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秋季蓝马鸡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有:地貌、坡度、坡位、郁闭度、乔木层高度、乔木层胸径、灌木层盖度;对秋季栖息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喜好选择中山地貌、15~35°坡度、中坡位和下坡位、灌木层盖度低于30%作为栖息地,避免选择郁闭度高的成熟乔木林。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人为活动频繁的压力下,种群数量可能下降,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志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4):111-112,41
国有林区是我国发展林业的主体,内蒙古国有林区是我国四个较大的国有林区中的一个,是我国主要木材的供应地。内蒙古国有林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就必须重新选择主导产业。文章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内蒙古国有林区的产业发展现状,然后结合模型,建立了综合评价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采用实证分析,找出内蒙古国有林区的主导产业。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适合内蒙古国有林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提出了适合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有效经营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在对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东北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由于多年的高强度采伐,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采伐抚育失调。为切实加强林区生态保护,转变林区发展方式,从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保护生态为主转变,着力改善民生,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11.
12.
随着治危兴林工程的深入开展、天保工程一期的即将完成,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又将进入一个关键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林业在我省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森林资源资产的优化配置问题,有助于森工企业改革传统的对森林资源无偿占有和开发的旧观念,重塑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体系,创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高效运营,为森林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普陀山风景区林相改造思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普陀山各景区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更换树种、加强植被抚育管理等措施的林相改造方案,逐步淘汰黑松林,使整个景区形成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意义,结合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现状,提出森工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