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别在试验场与养户处开展2个试验。一是试验场试验:随机选择长天龄三黄肉鸡1 600只,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全程使用常规饲料(36~75日龄使用饲料粗蛋白17%),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小鸡阶段(1~35日龄)、大鸡阶段(76日龄至上市)使用常规饲料,中期阶段(36~75日龄)使用低蛋白日粮,且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但其中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上市肉鸡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中鸡使用饲料粗蛋白质14%,其上市肉鸡只鸡利润最高,比对照组高了1.15元/只;二是养户试验:随机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养户8个,分成4组(对照组1、对照组2、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2个养户,每个养户大约8 000只鸡。其中对照组1、试验组1限量饲喂,对照组2、试验组2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使用低蛋白日粮且限量喂料)上市肉鸡出现较多"啄毛"鸡,次鸡率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使用低蛋白日粮条件下,不宜采取限量喂料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3.
(一)合理饲养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开食.开食后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面,让雏鸡练习啄食,3天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5~6次;46日龄以后饲喂4~5次.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喂勤添,以饲喂八成饱为宜.随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1~4日龄,最好饮5%的温红糖水,以利于雏鸡腹中剩余蛋黄的吸收利用.饲喂时要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少,都是雏鸡患病的先兆.  相似文献   

4.
雌肉用后备鸡易于过肥,采用限饲或隔日喂饲可抑制增重,但都不令人满意。文献表明,饲料和水分的消耗在时间上密切相关,肉用仔鸡当不给料时,饮水量下降。反之,当不给饮水时,则耗料减少。因而对鸡限制饮水,会自动减少吃料。本试验用肉用后备鸡,以自由采食、隔日喂饲。每天停止供水3小时和每天停止供水23小时等法作饲养试验。其中:隔日喂饲法是22~35天控制喂料(47~48克/只/天),38~56天隔日喂饲(90~109克/只/隔一天);每天停止供水23小时法是15~56天每天供水1小时,饲料自由采食。所有后备鸡1~35日龄的日粮内含粗蛋白20%和代谢能2970千卡/公斤,36~56日龄的日粮内含粗蛋白16%和代谢能2805千卡/公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是我国珍贵鸡种之一,因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乌骨鸡适宜农户饲养,适应性很强,母鸡一般180日龄开产,年均产蛋100~130个,高的可达150个;若肉用,饲喂全价饲料60日龄,体重可达400克,90日龄达700克。 一、乌骨鸡雏的饲养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第2天开食,头3天内,喂给泡过的小米或碎米,并在饲料中拌人熟蛋黄(每百只3~5个),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鸡采食。从第5天起喂给配合饲料,配方是:玉米54.13%、高粱5.0%、麦麸4.0%、大麦5.0%、鱼粉10.0%,豆饼16.10%、槐叶粉3.10%、骨粉2.5%、食盐0.37%。将饲料放人浅饲槽内,拌人适量青绿饲料,任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日喂6~8次,3周龄后每日喂4~6  相似文献   

6.
1饲喂 日粮配合比例大致为谷物类60%~70%,饼类10%~15%,糠麸类10%.15%,填充料(草粉)10%~15%,矿物质饲料4%~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每只每次喂料150~180g,小型鹅100—130g,日喂3次。喂料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  相似文献   

7.
管理方法:根据鸡的不同日龄,每天定时、定点喂料3~5次,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按免疫程序对不同日龄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用生物围圈或用尼龙网限定鸡的活动场地,不让鸡漫山遍野乱跑。晴天可全天放牧,阴雨天不能放牧。喂鸡时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酵母水解物对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200羽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酵母水解物产品,其他各处理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6、32 kg/t酵母水解物和1 kg/t高核酸.结果显示:在三黄鸡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可显著提高出栏质量,降低料肉比,饲料中添加1 kg/t的高核酸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正鸡的饲养方式有自由采食和间隔饲喂方式两种。间隔饲喂是将全天的喂料量分次投给。在夏季,由于温度高,如果饲料一直在料桶里,很容易发生酸败,而且大部分时间鸡只并不采食,因此,采用间隔饲喂方式比较好。第一次投放饲料,可以适当多一些,以鸡只采食1 h左右为宜。采食完后暂时停料,让鸡饮水或自由活动。由于鸡只一旦吃饱后,就开始挑食,扒食,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每次投喂量可以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饲喂低粗蛋白质日粮对长天龄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分别开展了试验场试验与养殖户试验。于试验场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1 60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和各试验组雏鸡阶段(1~35天龄)及成鸡阶段(76天龄~上市)均饲喂常规日粮,对照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7%的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及试验3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4%、12%及10%的低粗蛋白质日粮,各组日粮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养殖户8家,随机分成4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2家养殖户,每家存栏8 000只鸡。对照组和试验组雏鸡阶段(1~35天龄)及成鸡阶段(76天龄~上市)均饲喂常规日粮,对照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7%的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中鸡阶段(36~75天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4%的低粗蛋白质日粮,各组日粮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其中,对照Ⅰ组、试验Ⅰ组限量饲喂,对照Ⅱ组、试验Ⅱ组自由采食。试验场试验与养殖户试验开展过程中,每天统计耗料量,试验结束时分别计算并分析各组肉鸡的上市率、个体均重、料重比、次鸡率及只均利润等指标。试验场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肉鸡上市率、料重比及次鸡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3组的个体均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1组只均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养殖户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的次鸡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结果提示,中鸡阶段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4%的低水平粗蛋白质日粮,能够提高三黄肉鸡的只均利润,且以自由采食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1合理饲养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h开食,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让其啄食,3d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1~45日龄饲喂5~6次/d;46日龄以后饲喂4~5次/d.要少喂勤添,以饲喂8成饱为宜.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1~4日龄,最好饮5%的温红糖水,以利于雏鸡腹中剩余蛋黄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日粮营养水平对地方品种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方品种鸡的品种特性和地方环境的差异 ,其生长速度、性成熟期、肉质风味和营养需要不同。本试验以广西三黄鸡、广西灵山麻鸡和河南固始鸡为主要对象 ,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生长慢速型地方品种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为饲养生长慢速型地方品种鸡制定营养需要量和配制适宜的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采用 3× 3因子设计分组 ,选用 1日龄三黄鸡、灵山麻鸡和河南固始鸡各 1 0 5只 ,每个品种分为 3组 ,每组 35只 ,共 9组 ,1、4、7三组饲喂高蛋白高能量高赖氨酸和高蛋氨酸的高营养水平日粮 ,2、5、8三组饲喂…  相似文献   

13.
确保蛋鸡育雏初期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产蛋成绩,衡量雏鸡和青年鸡发育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体重和胫骨长度,五周龄体重和产蛋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雏鸡和育成鸡阶段体重差,还会导致免疫效果差,死亡率高,胫骨长度作为衡量鸡骨骼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养鸡业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现就育雏初期如何确保雏鸡发育良好提几点看法:1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在育雏4周龄内饲喂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效果要好。有些鸡场饲喂2周左右的肉雏鸡颗粒饲料(肉鸡饲料营养水平较高),雏鸡阶段一般不限制饲养,自由采食。在饲喂技术上也有讲究:少喂勤添,每日至少喂6次,每次喂料后…  相似文献   

14.
2013年7月14日,有3名养鸡户来我站就诊,2个养户养的是三黄鸡,分别饲养85日龄的鸡500只,李某有110151龄的鸡1200只,养本地鸡的王某饲养3月龄的鸡300只。3个养户的共同特点是散放饲养,白天鸡在山上的草地放养,夜间用围网,每天饲喂1次杂粮食物,最近出现死亡想象,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死亡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笼养鸡的饲料浪费是很多养殖场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问题 ,对于限制饲养的后备鸡 ,饲料的浪费尤为严重。为了减少饲料浪费 ,笔者进行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2 0 0 2年 3月 9日至 2 0日 ,共 1 2天。1 .2 试验地点在一栋后备鸡舍内选取下层 4联 1 2个鸡笼共 3 6羽 1 4周龄后备母鸡进行试验。1 .3 试验器材塑料板、细铁丝、钳子、编织袋、透明胶布等。1 .4 试验方法第一阶段 :每天喂料一次 ,用编织袋铺放地面收集喂料时所掉出的饲料 ,连做 4天 ,每天将收集到的饲料数量记录下来。第二阶段 :每天喂料两次 ,连做 4天 ,每天将收集…  相似文献   

16.
<正>1.开食。雏鹅出壳后在24~36小时内开食为宜。体形大、健壮的雏鹅还可适当提早开食;体形小、较弱的鹅,应适当地延迟开食时间。开食一般在饮水后即可,喂时可先把碎米或饲料撒在牛皮纸或席子上,也可撒一些在雏鹅身上,引诱雏鹅啄食,慢慢地雏鹅都会来啄食。开食后3天内每隔2~3小时喂一次,以后每日5~6次,每次饲喂时间为25~30分钟,随着日龄增加饲喂次数可递减。  相似文献   

17.
仔猪断奶后,采食饲料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一般到了35日龄左右便会出现贪食、抢食的现象。这种旺盛的采食阶段,俗称“旺食期”。仔猪进入旺食期至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每天增重可达0.5千克以上。因此,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可促进仔猪快速增重,提前出栏,使养猪效益明显提高。养好仔猪旺食期仔猪,要做好以下几点:   1.固定次数,少喂勤添。从仔猪30日龄开始,就要增加喂料次数,一般日喂5~6次,并要固定时间,使猪养成定时采食的习惯。仔猪定时采食,既可增加消化能力又能保持食欲,不致影响下一顿的采食量。每次喂料时还必须少喂勤…  相似文献   

18.
不同营养水平对广西玉林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本公司+农户的养殖习惯,将玉林三黄鸡分为小鸡(0~28日龄)、中鸡(29~56日龄)、大鸡(57~91日龄)和育肥鸡(92~120日龄)四个阶段饲养.不同的饲养阶段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代谢能从11.92~13.60MJ/kg、粗蛋白21%~14%、赖氨酸1.12%~0.71%、蛋+胱氨酸0.84%~0.56%、蛋氨酸0.48%~0.3%、色氨酸0.24%~0.13%.结果表明,在此营养水平范围内,以增重和经济效益为综合衡量指标,均能适合三黄鸡快速生长,并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养猪小常识     
1 猪每天喂多少料合适 :日粮应根据需要确定。可按“喂料量 =0 0 4×体重”加以计算。根据猪的生长规律 ,采取前期喂饱 ,中期不吊架 ,后期限饲的原则。公式系数在 5 0千克以前采用0 0 45 ;5 0~ 80千克时用 0 0 4;80千克以上用 0 0 35。例如体重 70千克猪喂料量为 0 0 4× 70 =2 8千克。2 猪每天喂几次料最适宜 :根据猪的类别、年龄、生理特点和饲料性质决定每天的饲喂次数。一般种公猪和母猪每天喂 3~ 4次 ;哺乳仔猪喂 6~ 8次 ;断奶仔猪喂 5~ 6次 ,肥育猪喂 3次。每次喂料间隔时间应一致。3 仔猪何时阉割最适宜 :2 0日龄阉割增重…  相似文献   

20.
1饲喂日粮配合比例大致为谷物类60%-70%、饼类10%-15%、糠麸类10%-15%、填充料(草粉)10%-15%和矿物质饲料4%-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鹅每次喂料150-180g,小型鹅种100-130g,日喂3次。喂料应定时定量,先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