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其科学技术在过去数千年中曾经遥遥领先于欧洲。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曾经是科技沙漠的欧洲,而没有产生于中国?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及今后我国科技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日造园风格的异同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造园体系大致可分为东亚、西亚和欧洲三大体系;而“言东方园林,必举中国与日本为代表,盖两国文化固互相交流久矣,既有似处,而又有不似处,各逞民族特性也。”陈从周先生一语道出了中、日园林既同出一脉,但又各有特色。 东方造园体系是以中国文化为主干的东亚汉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东亚中国文化圈的特点是:以汉文化为基调,在文化的诸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共通性,在文化发展及演变上,带有系统的整体性及连动性。而作为子系统的东亚造园体系则亦然。其总体特征是:以中国造园体系为渊源和根本,以自然山水园为基本形式和风格,以意境美为  相似文献   

3.
长青 《林业月报》2001,(2):34-34
梨在植物分类学中为蔷薇科梨属,最初以野生状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温带地区。梨从野生走向驯化栽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品种繁多的栽培梨中,目前只分东方梨和西洋梨两大类。东方梨起源于我国,又称之为中国梨。  相似文献   

4.
塔影重重     
对于“塔”,字典是如此定义的:“是一种在亚洲及佛教中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起源于佛教(浮屠)。”不过我认为,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直接得益于几种禾本科植物的驯化和栽培。孕育西亚、北非以及欧洲文明的是小麦,以长江文明为代表的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文明的基础是水稻,而玉米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根基。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世人才有了关于玉米的文字记述。稍后玉米被引种到欧洲,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6.
玉石之路     
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首开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在东西方经济与文化  相似文献   

7.
鸟类是植物传粉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有关鸟类传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特别重要的传粉鸟类群[蜂鸟科(Trochilidae)、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和吸蜜鸟科(Meliphagidae)]上[1]。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特化的鸟和花的协同进化关系,欧亚大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传粉现象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2]。尽管欧洲发现了最早的传粉鸟化石,但在欧洲和亚洲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几乎没有鸟类传粉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曾经创造了古文明,同时又亲手毁灭了古文明。古文明被毁灭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毁灭了哺育古文明的摇篮——森林。“巴比伦文明”于四、五千年前,在亚洲、非洲和欧洲接壤的一片名叫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上形成。这个平原受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滋润,河的上游山地是莽莽林海,形成了土地肥沃的千里沃野。从四千  相似文献   

9.
非洲     
西非木材价格和木材市场动向西非地区的原木价格稍有上扬,而大部分价格保持稳定。欧洲原木采购量很小,大部分原木销到了亚洲,最大买主中国,还有印度,在市场上仍很活跃。虽然一些商人称部分树种库存很少,满足一般质量订货的能力已有限,但欧洲锯材市场仍表现清淡,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如何?又将以怎样的措施加入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当中?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东西方对水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水景发展历史,明晰东西方对待水景的不同态度与欣赏程度,将会有助于我们对东西方水景的进一步认识似乎大凡是人都喜欢水。东方人与西方人都很喜欢在水边嬉戏,东西方文明也不约而同的是从水边开始,但经过笔者考证,东西方人对水和水景的认识与喜爱程度却有明显的差异。 1 信奉不同的哲学体系是东西方对水景欣赏程度差异的本质原因 1.1东方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湿法耐磨层技术在强化木地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晓秀  周萍  淦洪 《林业科技》2001,26(3):43-44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商品名称为强化木地板)源于欧洲,现流行于欧亚大陆,有蔓延全球之势,由于其所用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其产品档次和性能差异较大,强化木地板是一层或多层专用浸渍纸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基材表面,再在面层加上耐磨层、背面加平衡层浸渍纸,经热压而成的地板。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年前初识新疆我便产生了再也无法割舍的“塔里木情结”,而对这一片热土的自然与生态,历史与文化,社会与民俗,都兴趣浓厚、情有独钟。学者们认为,古代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交流与融合之处就在塔里木;而解读世界文明之谜的钥匙也可能就藏在塔里木。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塔里木盆地就是一座探访研究不尽的富矿。我曾三次走进塔里木盆地,然而多是沿着盆地周缘的现代公路沿线的城镇旅行,而这一次我决定深入盆地腹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去寻访那里的与世隔绝和化石般古老的村庄,去凭吊古丝绸之路上扑朔迷离的古城和古遗址。而实现这…  相似文献   

14.
长江、黄河、澜沧江孕育和浇灌了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像三条巨龙,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华大文化的精魂血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17日,一场名为《敬畏生命,我用一生守护您》的油画主题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序幕。这是全国第一次以藏獒为主题的油画艺术展,也是中国首次以狗为绘画主题的展览。开幕式上,海外友人、政界、商界、艺术界等群贤毕至。是什么样的人有如此的号召力?是什么样的绘画打动了如此多的人?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藏獒画家第一人”、“东方画獒大师”、“守望东方生灵的艺术使者”的画家林跃。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上的岛国.历史上曾受中国的文化及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开始学习效仿中国的会计制度.到了近代,日本先后借鉴德、法、美等西方强国的会计制度,但又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分析了中外园林艺术的社会背景、特点及差异,同时着重论述了不论是西方园林还是东方园林,重要的是它们的设计都应该表现出欢乐气氛。  相似文献   

18.
刘晓宇 《中国林业》2012,(20):30-31
《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动物福利:动物留给东方,福利献给西方?》一文,看后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中国现在倡导动物稿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反对的或是说不赞成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我是赞成动物福利的,但当我听到对面阵营的声音后心里却是很高兴的,为什么?因为我发现引起我们争论的不过是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9.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无论是一种我们曾经熟悉的动物渐行渐远,还是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植物销声匿迹,对于生物链都是一场灾难,对于人类都是一次打击。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已无需一问再问。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梦!中国发出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20.
相较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文明不仅来得迟,而且在牺牲生态和环境方面,又基本重蹈了西方的覆辙。代价之沉重,教训之深刻,令所有关注这一历史进程的人都嗟叹不已。原因在哪里?出路在哪里?人与自然究竟应该如何相处?多年来,人们都在思考。前不久,由第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偿还生态欠债》一书问世。这本长达32万字的宏篇巨著,第一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系统地对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多年来在保护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其权威性、科学性、创新性不言而喻。姜春云同志振聋发聩地指出:我国生态和环境现状“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本文是姜春云同志为该书亲自撰写的“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现刊载出来,以飨读者。本刊还将在第二期上对该书进行较为详尽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