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较多,总体品质较好;但鲜籽粒皮略厚,产量偏低,部分品种抗倒(折)性差。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要加强对薄皮性状和抗性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抗倒、耐寒、耐热、耐涝、耐旱的优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柳糯16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中分院采用温带种质(Ln30121)×温热带种质(Lj2000-2-3)杂交育成的优质白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品质优良、综合抗性较好等特点,一般鲜果穗产量达874 kg/亩,果穗品质达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二级标准,适宜在广西鲜食糯玉米生产区种植。2012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2007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7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各参试点糯玉米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等试验结果,对参加区域试验的24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桂糯218、桂糯219、南繁糯1号、燕禾金N-1、萃糯1号、雪糯8号等6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苏玉糯1号,通过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推荐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另有美玉5号、HN010、YHN-2和恒糯1号等4个品种因单季综合表现较好,2008年继续参加试验;而其他14个品种因单季表现较差,结束试验.  相似文献   

4.
优质白糯玉米柳糯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糯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中分院以自选系Lx618—1为母本,Lj2000—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白糯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短、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综合抗性较好等优点,一般鲜果穗产量13500.0kg/ha,果穗品质达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二级标准,适宜在广西鲜食糯玉米生产区种植。2009年5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桂糯54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NBW4112为母本,以YL6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纯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的选育以“甜味糯”型糯玉米为目标,采用了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融合了北方糯玉米和广西糯玉米的优良特性,在品质上具有皮薄、柔嫩性好、甜度较高、风味佳、果穗外观好、籽粒饱满平整等优点,同时在产量和抗性上表现优秀,是鲜食和加工两用的新品种,于2022年参加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并通过了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本文阐述了桂糯541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为今后利用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选育“甜味糯”玉米新品种提供例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4个鲜食甜、糯玉米为参试品种,在崇左、桂林、河池和玉林4个试验点进行对比试验。参试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中较对照表现好的品种并不突出,综合评价来看糯玉米中金糯卡001、兆香糯2号和对照品种京科糯2000以及甜玉米中海珍和对照品种华珍均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广西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200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的糯玉米品种进行分析,从品质、产量以及其他抗逆性方面探讨了广西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市鲜食玉米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育种研究相对滞后。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了适合在广西、上海及周边推广,产量、品质及其他特性优良的白色糯玉米新品种‘申糯8号’。‘申糯8号’是利用自选自交系N176作母本,自选自交系N001作父本培育而成,具有出苗快且整齐、幼苗长势旺、果穗外观优、感官品质好、蒸煮口感佳、综合抗性强等特点。2012年,参加上海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穗产量963.7 kg/亩,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29.8%,品尝品质综合评分86.7分。  相似文献   

9.
"西子糯2号"是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选育的中熟偏早、高产优质的鲜食糯玉米新组合.母本Z03和父本Z31均是由糯玉米品种间杂交,后代经过连续自交,定向选育获得的自交系.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鲜食外观品质好等性状,2007年通过浙江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在相对水平条件下,目标选择依次为:抗性>品质>产量。以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糯农家种为基础材料选育亲本,以温带种质与热带(亚热带)种质为主要杂交模式,育种与试验示范相结合,是选育适应性好的鲜食糯玉米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丰富糯玉米种质资源,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7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果穗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结果表明:‘荆恒一号’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斑病抗性也优于对照。参试糯玉米品种‘荆恒一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上海奉贤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瑞登糯208是南宁瑞登农资有限公司选育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2009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9017号)。该品种是集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于一身的鲜食加工兼用型糯玉米新品种,其鲜穗商品外观好、营养丰富、糯性好、生育期适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适宜广西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广西柳州市农科所承担的科技项目《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通过技术鉴定,优质鲜食糯玉米—柳糯9号、柳糯10号这两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不仅每667米2可增产100千克,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新品种桂糯518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利用温带、亚热带优良地方种质资源基础上,采用"热带亚热带系×温带系"杂优模式育成了糯玉米新品种桂糯518。该品种具有适口性较好,品质较优,田间表现长势旺,整齐度高,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抗性强的特点。抗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茎腐病、黑粉病、。适宜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海南、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等东南鲜食糯玉米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5.
鑫糯A380是柳州市鑫丰成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XFC2000-1-5-2为母本,XFC-1-3-3为父本杂交配制育成的糯玉米单交种,生育期中熟,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较好等特点,一般鲜果穗产量为11 250.0~13 500.0 kg/hm2,高产栽培可达15 000 kg/hm2,栽培密度为45 000~49 500株/hm2,果穗品质达到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二级标准,适宜广西鲜食玉米主产区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池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收集了近年通过审定或引种的14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田间抗性和蒸煮品质等表现。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钱多多X8、金卡糯5号、荣玉糯9号、河糯136,这4个品种比较适合在河池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鲜食玉米杂交组合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病性及抗性遗传模式,为选育抗锈病鲜食玉米新品种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调查鉴定244份鲜食玉米新组合对南方锈病的抗病性,并结合前期亲本材料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抗性遗传初步分析.[结果]在244份玉米杂交组合中,以中抗和感病品种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6.56%和33.61%,而抗病和高感的杂交组合分别占9.02%和0.82%;在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3种不同类型杂交组合中,甜玉米组合总体抗性最差,该类型以感病品种最多,占54.55%,抗病水平品种只占3.64%.分析鲜食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抗病性发现,当父母本抗病性均为中抗水平以上时,其杂交组合主要表现为抗或中抗水平;其他抗性水平父母本杂交,出现感病后代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244份鲜食玉米新组合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主要表现为中抗,缺乏高抗或免疫类型;甜、糯玉米抗锈病能力为数量遗传性状,属主效基因加修饰基因遗传模式;鲜食玉米抗性育种应选用中抗水平以上自交系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油菜-秋延鲜食糯玉米"、"蚕豆/春季鲜食糯玉米-秋延鲜食糯玉米"、"春季鲜食糯玉米-秋延鲜食糯玉米",三种不同茬口为试验研究对象,探素各茬口单位面积的最大收益。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最大收益的茬口安排为:蚕豆/春季鲜食糯玉米-秋延鲜食糯玉米。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 阐述了糯玉米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介绍了糯玉米由一个突变体到现在上百个品种, 各种花色的发展过程; 糯玉米由简单的青嫩果穗鲜食到现在的青嫩鲜食、保鲜加工、深加工等多种利用途径, 以及形成了产业化; 分析了糯玉米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要根据我国国情因时、因地、逐步扩大的建议; 明确了现阶段糯玉米的育种目标除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要求外要求鲜食及保鲜加工以适口性、商品性好为主; 工业用深加工以籽粒产量高, 支链淀粉高为主; 饲用主要以生物产量高为主。  相似文献   

20.
山东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研究了2003—2008年山东省审定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品质和抗性结果及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科研与企业紧密结合,扩大生产规模,细化市场,拓宽营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