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水牛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均属沼泽型,大致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利用粗饲料能力强,性温驯,使用年限长,体格粗壮,胸深广和乳脂率高。但乳、肉生产性能较低,后躯发育较差,这些缺点急待改进,1957年和1974年分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引进么拉55头和尼里/拉菲50头。这两个河流型乳用水牛品种都能适应中国环境。目前在中国约有么拉2300头和尼里/拉菲210头。引种目的主要是通过杂交以改良本地水牛。1965年开始用人工授精方法共繁殖么拉杂种牛约120000头,这些杂种水牛的生产性能都优于本地水牛。1977年进一步用尼里/拉菲公牛和么拉杂一代母牛杂交,已繁殖其后代含尼里/拉菲、么拉和本地水牛种质分别为50%、25%、和25%的三品种杂交水牛1492头,这种杂交水牛的生长速度和乳、肉生产性能等表现都颇为理想。因此,三品种杂交水牛可作为我国选育乳肉兼用型水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水牛饲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为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促使水牛由单一的役用转为向乳、肉、役综合利用方向发展,自1982年开始进行水牛杂改工作,至1987年止,全县利用么拉和尼里牛冻精共冷配本地母水牛351头,受胎185头,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3.
<正> 自我省引进优良水牛品种—摩拉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以来,已获得摩杂1代水牛5万头、摩杂2代水牛1000多头。杂交水牛在初生重、日增重、耐粗饲、抗病力、肥育性能、耕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据典型调查:杂交水牛初生重平均为41公斤,比本地牛平均25公斤提高60%以上。杂交牛的体高、体斜长、管围、胸围、胸深等,在两岁时已达到或接近本地成年牛的体尺。开始调教和使役时间要比本地牛提前1岁至1.5岁。耕作能力也大大提高。据安岳  相似文献   

4.
河流型摩拉水牛在国内外颇有盛名。1973年引入贵州杂交改良本地沼泽型水牛,目的在于改进贵州水牛的体型结构,提高其乳、役、肉生产性能,以扩大经济利用。目前全省改良面已过50余个县,杂交水牛的数量已超过6000头,改良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漳州市水牛及其杂交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漳州市水牛存栏11.13万头,主要分布在九龙江、鹿溪、漳江、东溪等流域的水稻产区;是我市主要家畜。本文介绍我市水牛及其杂交改良效果。1漳州本地水牛的特征和生产性能1.1外貌特征漳州水牛属沼泽型水牛。毛色多为青灰色,颈胸部有一或二道灰白色横纹,四肢内侧及下端毛色灰白,体表有毛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南靖、漳浦、平和等县曾数次出现过白水牛。漳州水牛体型小,体质结实紧凑,身短腹大,前躯发达,后躯发育不良。头大小适中,面平额宽,鼻孔大,唇宽大,角根粗、角长,多呈镰刀型。眼有神、明亮,耳…  相似文献   

6.
水牛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畜种之一,喜水耐热,水牛在产奶、产肉及役用等经济用途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是重要的牛种资源.水牛体质健壮,是低品质饲料的有效利用者,在相同条件下,瘤胃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主要是乙酸),水牛高于瘤牛,由于乙酸多,则有利于乳的形成及提高乳脂率,乳汁优良,饲养成本低,利用年限长等优点,但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与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水牛及其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文利镇水牛杂交改良有成效李秀棠灵山县畜牧水产学会一、基本情况文利镇在广西灵山县南部,距北海市80多公里。全镇共有15个行政村,2.8万多人,耕地面积29380亩,天然草场11万5千多亩;还有大量的河沟、水塘、沼泽地可以放牧,有大批稻草、蔗叶等秸秆可以...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水牛品种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奶水牛品种改良工作的推广应用情况和当前的发展现状,指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国内外水牛发展动态,阐述了云南省水牛杂交改良及市场现状、水牛挤奶、牛奶特性及销售情况。提出了云南省水牛的发展思路,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前言贵州水牛属沼泽型。其体型中等,性情温驯,抗病力强,耐粗耐湿,役用性能好,使役年限长,是我省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役畜。但晚熟,繁殖率低,后驱发育较差,乳、肉生产力低,经济利用不合理。河流型印度摩拉流牛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奶、役、肉性能均较好,用以改良沼泽型水牛的效果已为国内外所肯定。我省1973年开始引进杂交贵州水牛,目前改良面已达50余县,杂交一代水牛的数量超过6000头。为了深入了解在我省自然环境条件下,摩本一代水牛(下称摩杂水牛)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性状、生产性能及存在问题,以便积极发展和培育这种杂交牛,扩大其经济利用,并提供制定水牛品种改良规划和培育新品种的依据。1980~983年间,在省科委、省畜牧局的支持下,我们采取全面了解和重点调查相结合、访问群众写实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对惠水、长顺、三都、独山、道真、正安、兴仁、晴隆、普安、织金、大方等12个县的摩杂水牛和本地水牛随机进行实际秤重和体尺测量,对比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与德昌水牛的杂交改良效果,笔者对杂交一代牛初生、1周岁、2周岁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测定杂交一代母水牛的产奶量、泌乳期,分析产奶性能情况.结果显示:杂交一代牛的平均初生重为42.58±6.32 kg,1周岁体重为285.22±15.09 kg,2周岁体重...  相似文献   

12.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普遍引入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区目前已生产杂交水牛近2万头。崇左县种畜场是1974年创办的小型种畜场。办场时引进摩拉公牛1头。几年来已获得杂交水牛42头,逐年支援各社、队。  相似文献   

13.
在1957年春季本社接到“嵩明一区东村社水黄牛杂交调查报告”一份,为使报导求其正确,我们当于去年五月去函该专署,请他们派人到嵩明县再实地了解,九月间得到回信,证明属实。由于水黄牛杂交的传说向来是令人怀疑的,但我们对这篇报告是采取“不妨再行严格试验以观其效”的态度,今天介绍出来也是本乎这个原则。编者在此补充两句:在1956年上半年以前该社的母水牛是否绝对没有和邻近的公水牛交配过,社内养的头水牛除二十多头母牛外是否没有一头公牛。真是这样,我们过去对水黄牛杂交所抱的怀疑态度,当然需要改交。又据北京农大汤逸人教授在印度的调查,就有一头水黄牛杂种不孕的母牛。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华阳县、筠连县和江西省分宜县都寄来了有关黄牛与水牛杂交成功的报告,由編輯部摘录,作出报导如下。希望各地对黄牛和水牛杂交成功的事例和試驗結果能作出更确实而詳細的报导。  相似文献   

15.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马尔康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邛崃山脉北段,属高原峡谷区。幅员面积6632.73km2。境内属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干雨季明显,四季不分明。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据根全国水牛育种协作组的屠宰试验作业计划,对三品种杂交水牛的产肉性能要进行屠宰试验,以期在利用外来品种改良本地水牛产肉性能方面,取得试验资料,便于全面评定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尼里水牛与温州水牛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与温州水牛进行杂交试验 ,观察其生长性能。结果表明 ,尼温一代水牛的初生体重、体尺及成年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与温州水牛相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杂交后成年体重增加 10 0kg以上 (公牛增重 10 9 9kg ,母牛增重 10 3 4kg) ,增幅达 2 0 %以上 (公牛增幅 2 1 2 %,母牛增幅 2 0 8%) ,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 尼里/拉菲水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乳用水牛品种之一。1974年巴基斯坦政府赠送我国尼里/拉菲水牛50头,现已发展到230多头。尼里/拉菲水牛在我国自然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生长发育好,生产性能高,性温驯,适应性强等特性,并且有较稳定的遗传性状。我们利用它与本地水牛杂交,其尼杂1代水牛表现良好。尼杂1代水牛结构匀称,体型中等。头轻、脸较长、口鼻呈方型。角根粗、角由两侧向上向内弯曲,弯度较大。颈适中、胸宽深、腹围大,肋骨开张良好,背腰宽平,后躯宽广,斜尻,四肢强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云南本地水牛的产奶和产肉性能,云南省1974年、1997年和2002年先后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摩拉水牛对云南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摩拉水牛、本地水牛为研究对象,从杂交后代体形外貌、生长发育情况、产奶情况几方面对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引进的种公牛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精液品质优良.杂交一代水牛初生重、1月龄、3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水牛(P<0.05),杂交一代水牛和本地水牛12月龄体尺、体重均极显著低于同龄摩拉水牛(P<0.01),杂交一代母水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本地母水牛(P<0.01),但显著低于杂交二代母水牛产奶量(P<0.05).表明本地水牛可望利用摩拉水牛进行改良培育成乳用型水牛.  相似文献   

20.
引进摩拉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水牛试验,通过采取去势本地公牛,观察、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冻精保存方法,实施多次重复输精和犊牛早期培育补饲,我市水牛冻精改良首次获得成功,冻精改良配种受胎率达到36.19%,其摩杂一代公、母牛周岁体重分别较本地同龄水牛提高45.30%和49,89%,各阶段体尺体重都比本地牛有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深受农户欢迎和喜爱,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