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组培苗田间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组培苗第1代分蘖多,但能够生长拔节成为有效茎的比例很低,本文对提高甘蔗组培苗分蘖利用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组培苗田间加速繁殖的初步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研究形成和生产甘蔗良种侧枝快繁的几项关键技术是:植期大田以夏植母茎侧枝苗生产环节最适宜;品种应选择生长旺盛,根茎发达,血缘关系较近的,有利于侧枝苗发生和生长;甘蔗侧枝苗处理技术,去顶时间以有10个有效节为宜,二、三次处理以侧枝苗形成4片叶或侧枝茎部萌动、使甘蔗侧枝苗假植生根、大田移栽成活率均达90%以上,甘蔗繁殖速度由传统的5-8倍提高到30倍,为甘蔗良种的迅速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腋芽培养假植成活率较低,是目前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加速甘蔗种苗繁殖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壮苗炼苗、一级苗假植、二级苗假植及大田移栽等环节阐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4.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在不降低增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养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使用相同配方[MS液体培养基(30 g/L的蔗糖+1 mg/L 6-BA+0.1 mg/L NAA)pH 6.0]、不同容量的培养基对甘蔗组培苗进行增殖培养,并观察对比其增殖效果,以确认浅层培养是否具有较好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在增殖F2~F5代的培养中,果酱瓶中加入1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较常用的2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增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甘蔗腋芽苗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蔗糖》1998,(1):25-26
甘蔗腋芽苗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为依托,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工厂化生产方式繁殖的甘蔗幼苗。与传统的甘蔗良种繁殖方法相比,甘蔗腋芽苗繁殖技术有如下优点:①繁殖速度快,一般一个甘蔗芽一年可繁殖生产10万株左右甘蔗苗,能使新育成的或新引进的、种源稀少的甘蔗良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从而充分发挥良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甘蔗腋芽苗无病健康,可减少病虫害的传播蔓延;③生产数量相等的种苗所占用空问及土地面积少,且不受季节的限制,全年都可生产。  相似文献   

6.
组培技术在生产上的最大应用就是进行加繁。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报道过甘蔗的离体繁殖(Prasad Chaturvedi,1992和Dhumale等人,1994)。繁殖率因品种而异,也与生长调节剂的不同含量有关(Nikhade和Raut,1993,Patel等人,2001)。拉胡里生物技术中心正在对三个甘蔗品种进行离体繁殖,以便通过糖厂苗圃向蔗农提供甘蔗种植纯种。  相似文献   

7.
花生的繁殖系数较低,育成或引进一个新良种,往往要较长时间才能普及到大田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生产的迅速发展。因此研究花生良种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系数,对加速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80年春,笔者在繁育花生良种粤油551—116原种时,使用压枝促使高节位果针入土结荚的办法,5斤花生获得了486.6斤的总产量,繁殖系数达97.3倍。为了进一步研究压枝技术及其增产效果,笔者又以粤油551—116品种连续进行了两造的试验其中81年春繁压枝处理的繁殖系数高达123.3倍(表1)。  相似文献   

8.
3年来大田生产实践表明,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种植香蕉组培苗好处是:①优良品种能得到迅速繁殖推广;②组培苗生长迅速,整齐,收获期较一致,有利于集约化经营和形成商品化生产;③极大地减低香蕉束顶病危害,较易获得稳产高产;④果指熟色好,卖价较高;⑤果穗生状较好,产量较高。每亩产值可由于增加产量和提高卖价而增收1361元。  相似文献   

9.
陈德  杨景 《甘蔗(福建)》1997,4(3):27-29
新台糖10号引入我县后,利用甘蔗良种场,进行试验,表证,示范和加速繁殖,通过试验,表证和示范,了解该品种是一个早熟,产量和品质兼优,宿根性特好的优良品种。针对该品种的特性采取一系列组织措施和配套技术,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加速繁殖,在仅有16.7公顷耕地的县甘蔗良种场,用七年时间,累计为全县繁殖和推广提供该品种种苗554吨,供760.6顷大田种植,创纯收461.26万元。  相似文献   

10.
新台糖20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1997年宜州市科技情报所调入组培苗繁殖,经两年试种观察,表现为早熟、高糖、丰产、宿根性好,适应本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已在许多种植物上获得了成功。苎麻腋芽培养与繁殖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芽形成根的时间短,而且移栽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对苎麻腋芽培养繁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巳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用于苎麻培养的培养基包含有售价较高的琼脂、  相似文献   

12.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已在许多种植物上获得了成功。苎麻腋芽培养与繁殖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芽形成根的时间短,而且移栽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对苎麻腋芽培养繁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已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用于苎麻培  相似文献   

13.
旱地甘蔗三高栽培综合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田栽培条件下,在影响甘蔗生长的因素中, 人们对自然因素的影响还不可能有效地加以控制, 但可以通过调节栽培技术措施,避开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满足甘蔗生长对自然因素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旱地甘蔗生长的自然因素,利用单项技术措施的互补综合效应,形成了一套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经大面积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平均单产达87 .6t/hm2 ,投入产出比1∶3 .6,实现了旱地甘蔗“三高”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宿根甘蔗大田生态生物学特性.是提高蔗区宿根甘蔗产量的一项最基本功夫。认识宿根甘蔗在甘蔗生产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意义,调查其在当地生产中的现状;掌握其与当地生产环境条件相结合的大田生态生物学特性.将栽培“三大环节”贯彻于生产全过程,实现宿根甘蔗产量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苎麻良种繁育的新技术——麻株离体压条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良种繁育过去多采用种根繁殖,种根繁殖经历了从大种根繁殖到小种根繁殖,再发展到细切种根繁殖的演变过程。繁殖系数由小到大。用种根繁殖,对于保持良种种性和纯度,增加无性繁殖系数,扩大良种栽培面积,虽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此类繁殖方法必须在挖取麻蔸的基础上进行,而且繁殖系数也不理想,所以,在育种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从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甘蔗苗的材料与方法,论述了幼苗向大田移植的操作要点,并简述了甘蔗组培快繁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甘蔗品种改良上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在甘蔗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甘蔗育种、品种改良上正逐渐显示出常规育种无伦比的优势。本文综述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在甘蔗育种、品种改良上应用情况,以及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宏伟的生物技术发展目标,综述了生物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快速繁殖、食品与添加剂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总结了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新近发展起来的人工种子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实用化、产业化和商品化将是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以及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9.
何生  麦华溪 《福建甘蔗》2007,(1):30-33,10
甘蔗高产高糖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相关因素,如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品种生长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合理施肥方法、灌溉条件、病虫害防治等。近年以来,广东湛江甘蔗生产在实施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甘蔗宿根矮化病对该区甘蔗的抑制作用也愈益显露。只有正确地认识该病害,合理做好防治,才能确保甘蔗生产的稳步发展。本文试通过对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处理对比试验,探讨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已在包括甘蔗在内的许多农作物生产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已于1994年在路州荷马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南方研究中心甘蔗研究所的甘蔗育种计划中开始实施。生物技术在育种计划中将会有一个重要影响的鉴定领域是种质评价,特定种与特定特性的DNA标志和转基因甘蔗的生产。在两个商用甘蔗品种和17个甘蔗近缘野生种上进行了5S rRNA位点的DNA序列多态研究。克隆了52个多态染色体组DNA序列,并测定了5S rRNA位点。现在,这些发表自基因银行的序列目前是有用的。以这些DNA序列为基础,设计了三个甘蔗种的特异性的DNA标记,并正被用于帮助后代选择。在既具有抗除草剂和glufosinate,也抗甘蔗花叶病毒H系的转基因甘蔗生产的温室植物评价上,也取得了进展。在新千年里,期望农业研究院和大学的育种家、农学家、遗传学家、病理学家、昆虫学家和生理学家在甘蔗有关生物技术项目上,如鉴定、克隆和基因分子鉴定研究上为提供重要的农艺特性或重要病虫害而多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