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普及、规范,促进了村级民主的发展,是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但在其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处理中、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关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现阶段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总结,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不断提高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探索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乡村自治活力,促进乡村善治,维护村民权益的内在要求。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村民说事”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实践,探索形成了“村民说事、多方议事、高效办事、规范评事”协商议事制度。“村民说事”提高了“接诉即办”工作水平、维护了村民权益、促进了乡村治理、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领导力;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凝聚力;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吸引力;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创造力;完善协商制度,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培养农民的民主精神,加强民主的制度建设,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分析和处理好农村基层的各种政治关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帅 《山东农业》2003,(9):15-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基层民主建设。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他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因此,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主要方面,也是广大村民实现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村民自治制度,指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那么,在农村财务管理领域如何体现“管理民主”的要求,更好地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呢?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落实和保证村民“四权”入手,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至关重要。依法实行村民自治,是发展农村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农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前沿指挥部”,发挥好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境,其中,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简称“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突显出来,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多角度地分析农村“两委”矛盾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整合二者关系的正确途径。1 农村“两委”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1.1 主观认知上的误区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村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但它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在全国…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村民自治研究凸显。研究村民自治必须 立足于乡村社会,宗族文化则是村民自治实施的乡村文化基础。本文以宗族文化浓厚的潮汕地 区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潮汕农村社会,探讨宗族文化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为潮汕宗 族文化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基层民主”,并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范畴。当前,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所在,也是关系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其发展至今的实践而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0.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村民自治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其政策逐步得到加强和改善,村民自治逐步法制化、规范化。村民自治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明确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11.
姚安县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利项目,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主人翁地位的回归,充分激发了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以此论述村民“一事一议”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2.
瑞金市积极探索以“两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他们的经验在于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 ,寻找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必须适应新形势变化 ,常抓不懈 ,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村级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中国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村民自治”制度为核心的道路,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影响,这当中也出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找到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新的突破口,是实现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浙江省温岭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致力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尤其是对扩大农村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刘龚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138-139,5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全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农村基层民主面临村民民主意识淡薄、封建残余严重、政治效能偏低、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失衡等问题。寻求解决之道需要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民主制度、实施差异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决定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面貌,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不了解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就无法把握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一条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当前河南农村的村民自治尚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河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现状,分析影响当前农村村民自治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爱平 《河南农业》2019,(25):64-64
选举权是农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实行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以来,特别是201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后,经过多次选举实践,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也比较薄弱,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河北省巨鹿县张王疃乡党委围绕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庑善村民自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对村级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这一方法,发展和规范了一条广大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农村管理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乡各项工作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阳信县地处鲁北平原,辖6镇7乡,851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耕地面积46公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199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7.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 近年来,该县在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狠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新形势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的新情况,积极探索解决农村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有效途径,推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目前,全县851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务公开,村村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共有村民议事会成员17632人、理财小组成员3210人,有765个村建立了高标准的村务公开栏。为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县委、县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