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14,(2):56-57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07品种名称:内香6优498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内香6A×蜀恢498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8.2d,比对照II优838短0.6d。株高106.7cm,穗长26.0cm,有效穗数221万穗/hm2,粒数173.2粒/穗,结实率81.9%,千粒重30.9g。产量表现:2012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97kg/hm2,比Ⅱ优838增产4.3%。  相似文献   

3.
我县于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油115号玉米品种,亦购买了在辽宁省范围内制种专利权.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99年在全县14个乡镇引进试种高油115号玉米266.8hm2,平均产量400.28kg/667m2.其中东部山区种植106.4hm2,产量443.06kg/667m2;北部沙荒区种植33.4hm2,产量372.78kg/667m2;西部丘陵区种植87.3hm2,产量339.57kg/667m2;中部平原区种植39.7hm2,产量416.46kg/667m2.  相似文献   

4.
正该品种是双流县发兴农作物研究所用DM63A作母本与乐恢18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20号。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13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9 051kg/hm2,比Ⅱ优838增产5.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32kg/hm2,比Ⅱ优838增产5.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55kg/hm2,比Ⅱ优838增产5.1%。  相似文献   

5.
《种子世界》2014,(4):61-62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22品种名称:荆两优1198选育单位:湖南活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荆118S×R1198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9.4d,比对照Ⅱ优838长5.3d。株高128.8cm,穗长25.5cm,有效穗224万/hm2,粒数188.2粒/穗,结实率75.9%,千粒重31.1g。产量表现:2012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40kg/hm2,比Ⅱ优838增产8.1%。  相似文献   

6.
协优 795 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 A与浙恢795 4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具有茎杆粗壮、株型紧凑、穗形大、千粒重高、产量高、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等特点 ,2 0 0 1年 3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在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推广种植 1.4万 hm2 。1 品种特性1.1 产量1999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临安点中小区单产达到10 0 12 .5 kg/ hm2 ,比汕优 6 3增产 18.3% ,达极显著水平 ;临安市品比试验中比汕优 6 3增产 16 .6 % ;大田生产试验 0 .75 2 hm2 ,增产 14 .1%。 2 0 0 0年临安市单季稻区试中 ,单产为 9348kg/ hm…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规试验和大田示范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了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在天祝的表现。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优良,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正规试验平均产量达到7114.5kg/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北青5号增产21.8%。在二阴山区旱地大面积示范平均产量达到6126.0kg/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北青5号增产19.6%。  相似文献   

8.
<正>正帮豪玉108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8865×281H组配选育而成。2012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13。该品种生产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品质优。1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9 293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57kg/h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  相似文献   

9.
<正>苏两优29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苏29S×苏恢795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3。1种植表现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 55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84kg/hm2,比对照增产8.5%。2012年在共和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新品种华玉13于2012年和2013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区域试验,2012年产量10 463kg/hm2,比对照鄂玉25增产7.50%;2013年产量9 407kg/hm2,比对照鄂玉25增产2.9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935kg/hm2,比对照鄂玉25增产5.24%。为进一步掌握华玉13特征特性,摸索该品种在二高山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及配套栽培技术,于2013年春季开展了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为品种审定及审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潘忠 《中国种业》2013,(7):93-93
张谷6号是张掖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抗旱谷子新品种。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谷2012001。该品种生育期115d,幼苗叶、叶鞘为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153.8cm,穗型纺锤型,穗长22cm,穗粗2.7cm;米黄色,千粒重3.6g,子粒容重613.0g/L;2011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测试,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2.77%(干基),胶稠度119.0mm,硒(以Se计)含量0.019mg/kg。适于制作中国的传统食品和深加工食品,如煮粥、小米酥等,微量元素硒含量较高;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株高随肥水条件变化不大,茎秆粗壮坚硬,抗倒伏能力强。2010年,在甘州、民乐、山丹等县(区)试验示范10hm2,平均产量8614.5kg/hm2,较对照品种张掖286增产60.2%;2011年,在甘州、民乐、山丹等县(区)试验示范12hm2,平均产量8398.5kg/hm2,较对照张掖286增产60.1%。  相似文献   

12.
<正>盐两优22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221S×盐恢888配组,于2007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1。1种植表现2009、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1%。2012年在黄花塘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13.
《种子世界》2010,(4):53-54
<正>龙园锦春登记编号:黑登记2009034原代号:20-9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特征特性:腌渍型黄瓜品种。产量表现:2007~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9524kg/hm2,较对照品种叶三旱黄瓜增产21.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147kg/hm2,较对照品种叶三旱黄瓜增产13.2%。适应区域:黑龙江省各地。  相似文献   

14.
<正>1试验概况本试验安排在河南滑丰种业科技示范园内,参试品种9个,详见表1。试验按照品种序号排列,3次重复,每品种种植1畦(每畦3m宽),10m长,小区面积30m2,基本苗180万~225万/hm2。2试验管理播种期10月14日,播量120kg/hm2。基肥施斯尔特复合肥750kg/hm2,尿素225kg/hm2。整地,秸秆还田后人工撒施复合肥和尿素,机耕机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黍子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个优质黍子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掌握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品质、产量等特点,筛选出内糜8号、晋黍8号、雁黍11号、榆黍1号等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可在晋北地区推广应用。内糜8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793.10kg/hm2,蛋白质含量为16.0%,脂肪含量为4.2%,粗淀粉含量70.2%。晋黍8号折合产量居第2,为2685.16kg/hm2,蛋白质含量为16.7%,脂肪含量为4.4%,粗淀粉含量72.2%。雁黍11号折合产量居第3,2586.21kg/hm2,蛋白质含量为15.4%,脂肪含量为4.0%,粗淀粉含量71.7%。  相似文献   

16.
桂夏豆10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中豆8号为母本,巴1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连续多代系谱选择育成的南方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区试平均产量2 887.5 kg/hm2,比对照桂夏1号增产4.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98.0 kg/hm2,比对照桂夏1号增产8.7%.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15001).  相似文献   

17.
刘璋  刘辉 《耕作与栽培》2012,(1):49-49,34
为探索适宜的杂交水稻品种,2011年3~10月在余庆县构皮滩镇红飞村马田组进行杂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5848产量最高达683.68kg/667m2,其次冈优825产量居第2位,产量达669.22kg/667m2,居第3位的是Y两优302产量达650.33kg/667m2,上述3个品种均比对照增产达20%以上,增产20.62%~26.8%;科优21和中优158增产幅度相对较小,增产达16.7%~19.8%。  相似文献   

18.
在甘肃省泾川县对引进的8个夏播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承豆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971.03kg/hm2,较对照增产36.53%;其次是9835、1015、吉育47,每 hm2产量分别为3316.83kg、3220.99kg、3137.66kg,较对照分别增产14.04%、10.74%、7.88%,且田间表现生长整齐、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可在泾川及相同生态区域夏播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胡朝凤  成荣芳  付荣华 《种子》2014,(4):104-106
为稳定粮食安全,建立遵义市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连片示范单产的新突破,品种选用是关键。筛选结果为:科优21产量最高,达790.87 kg/667 m2,金优785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93%,贵香优5号居第4位,比对照减产6.84%,Ⅱ优602比对照减产8.15%,居第5位;Q优6号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10.5%;6个品种在千粒重、结实率、成穗率及抗稻瘟病方面具有较高品种优势,除贵香优5号还需在遵义市进一步的试验、示范外,其余5个品种均适宜在遵义市与试验区生态条件相同的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海口市琼山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晚季稻生产期间,由于台风暴雨多,给晚季稻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不断地引进和选育出适宜于我区晚季生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晚季我们开始引进了新组合绿永优5128,并分别安排在我区的旧州镇十公里洋和红旗镇七水洋进行种植示范,面积达23.5hm2,其中:十公里洋种植示范9.8hm2;七水洋种植示范13.7hm2,成熟期经实割验收,十公里洋平均产量6 702kg/hm2,比博Ⅱ优15平均增产371kg/hm2,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